2000年以來,我基本不看國產劇,甚至於國產電影也是不看。偶爾看了高評分的幾部,也是有被欺騙的感覺。近日備受熱議的《山海情》,就拿出時間看了接近一半了,能看下去,對我來說,就算是有良心的好劇了。
《山海情》的成功,在於真實性。不同於以往的國產劇,抗戰神劇西裝革履,一塵不染,古裝劇綾羅綢緞,擠眉弄眼,現代劇嗲聲嗲氣,故作玄虛……從國產劇中脫穎而出,像是一股清流,讓人看到,中國的導演、演員、劇作家還是有人的,還是有人做人事的。下面來說說這部劇的真實性都有哪些體現。
首先是衣食住行。衣食住行,是一個時代最真實的縮影。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出行的工具是什麼,首先要符合這個時代特徵。從這裡,才能看出時代背景,才能理解人的精神狀態,才能夠把受眾吸引到那個時代裡,才能把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帶回去。劇中的土胚房、地窖子,感覺很真實,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困苦,他們衣著,他們飲食,的確讓我這個70後感覺記憶猶新。
其次是精神狀態。一個時代的人,都有一個時代精神狀態。雖然改革開放已經十多年了,但是地處西北的寧夏,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精神狀態?看到這部劇的人,除了經歷那個時代和那個環境的人,很難想象。所以,像我一樣的人就會感覺不可理解,而又非常理解,那時候了,還是那麼窮苦,是真的麼?最後,我只能相信,的確是貧窮限制了他們的想象,也限制了他們的眼界,直至於他們還是會選擇堅守貧窮,給吊莊帶來不可想象的阻力。
再次是新舊思想的碰撞。年輕人總是渴望改變,但是守舊的勢力,卻總是作為一種阻力,改變著年輕人。在吊莊搬遷、東西扶貧的大背景下,這一代年輕人勝出了。他們沒有被父輩的守舊所碾壓,即使是命運多舛的水花,也在這場機遇中,活出了精彩。更為重要的是,父輩也受到年輕人的影響,做出了改變。
我的觀感,是這部劇的成功得益於它的真實性,但是,作為一名70後,我總感覺有些東西還是不夠真實,或許成為這部劇的缺憾。
上個世紀90年代,我的家鄉膠東半島,已經逐步有了現代氣息。但是我總感覺,寧夏的貧窮,劇裡沒有更好地體現出來,用一條褲子、得福得寶上學、水花出嫁等等小故事,矛盾不夠突出,是不是當時更貧窮而沒有展現?或者是故意不展現?從網上看到一位攝影愛好者拍攝到一位老人才搬遷了幾年,每天靠著騎腳踏車撿垃圾收入二三十元謀生,這僅僅是幾年前。所以當時的貧窮程度展現的是不是不夠真實?且不說寧夏,當時的山東也有很多地方是很貧窮的。
精神狀態衝突得不夠突出。重土難遷,是中國人的一個傳統,世世代代守候的地方,搬遷是不是矛盾會非常突出?這種矛盾就應該體現在前文中說到的,老年人的守舊,年輕人的突破,求條活路的心理,總之,矛盾不夠突出。讓得福他爹的一個小計謀,實現了吊莊,我覺得太過於簡單。
目前只是看到12集,先寫這些,希望中國的影視作品能夠多出精品,因為過去這二十年,除了《我的團長我的團》、《闖關東》寥寥幾部劇可以看看之外,電影一部都不值得看!影視作品作為藝術作品,應該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但是絕對不能脫離生活!
#《山海情》究竟靠什麼打動觀眾?##《山海情》近五年最高分國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