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豆瓣高分電影##成年人的崩潰時刻##週末影視#

影片講述了1959年,內向的託德·安德森前去威爾頓預備學院讀書。他的室友尼爾陽光開朗,卻天天受父親管制。

一天,他們班上迎來了新教師約翰·基丁。基丁以反傳統的教育方法,向學生介紹了許多有思想的詩歌,提倡自由發散式思維:他讓同學們撕掉書上刻板教條的前言,擺脫束縛與傳統;他讓所有同學站到桌子上,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看待這間教室,看待事物;他用獨特的方法引導內向的託德從一張畫像出發,說出自己心中的詩歌......漸漸地,一些人接受了他,開始勇敢把握自己的人生。

不久,尼爾在學校圖書館裡意外發現了一本刊登著基丁簡歷的威爾頓年鑑。原來基丁曾參加過一個名叫“死亡詩社”的組織。在尼爾的倡導下,“死亡詩社”得以重建。從此,“死亡詩社”的成員們趁夜深人靜偷偷出校,在當年基丁聚會的小洞穴裡讀詩、寫詩、舞蹈、嬉笑,釋放著青春生命的激情。

但是,麻煩和不幸也隨之而來。尼爾在基丁的感染下決定追求自己成為演員的夢想,雖然遭到父親的極力阻攔,但仍然參加了《仲夏夜之夢》演出;納克斯暗戀上名花有主的女生克莉絲,並勇敢地在一次聚會上吻了她的額頭;一向膽小的託德也開始堅強勇敢起來......一切的一切都引起諾倫校長的注意,令他十分不滿。演出結束的那天晚上,將要被迫轉學的尼爾用父親的手槍自殺了。

尼爾的死震驚了整個威爾頓。校方迫於輿論壓力,開始調查尼爾自殺的原因,“死亡詩社”的秘密也被其中一名同學全盤托出。調查結果表明,基丁對於威爾頓開學所發生的事情負完全責任。又是一堂英語課,當同學們正在新老師——諾倫校長的引導下朗讀著課本的前言時,被趕出學校的基丁前來告別。“死亡詩社”的成員紛紛站上書桌,像基丁曾經要求他們做過的那樣向他致敬。

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很容易讓人想起相同題材的經典高分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不同的是,《死亡詩社》更似現實,它所傳遞的溫暖也像雪中的炭火彌足珍貴。電影的結束沒有童話樣的大反轉,尼爾真的死了,納克斯真的退學了,基丁老師真的被驅逐出校了。殘酷的現實最終並沒有被改變,懷揣熱血的人們終究向現實妥協。

在電影中,可能大多數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滿嘴“我希望你成為...”“我是為了你好”“你必須考上...學校”的父母;說著“以後有的是時間”“分分分”的老師;有過年少輕狂和無數幻想,但是最終還是走上了大多數人走過的路的自己......

現實無法被改變,曾經的夢想與瘋狂也不會被改變。基丁老師曾告訴同學們,“CARPE DIEM——及時行樂。這裡的及時行樂並不是要人放縱自我,而是要珍稀青春的時光,去做,去追,去瘋狂。“以後有的是時間”是一個莫大的謊言,就好像我們小時候十分渴望一個玩具卻不能買,等長大了,有錢了,可以買了,卻再也沒有當年的渴望與快樂了。

我們讀詩、寫詩並不是因為它們好玩,而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分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沒錯,醫學、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哪怕我們終將屈從於現實,只要心中有詩,便有希望。

11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自己翻拍自己的“電影”,劇情一模一樣,鏡頭特寫女主誘人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