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孫儷釋出了一條微博引起熱議。原來是朋友從農場拿了些雞蛋,孫儷的孩子想試試能不能孵出小雞。
於是孫儷和孩子一起精心培育,竟然孵出了15只小雞,一起見證了小雞破殼而出的畫面,榮升一家19口“大戶人家”。
翻看孫儷的微博,孩子們經常有些奇思妙想。
等等看到娃娃光腳怕它冷,非要脫襪子給娃娃穿,孫儷便和等等一起把娃娃變成了“美人魚”。
小花說她是一隻不欺負人的好恐龍,孫儷便給她準備恐龍裝,玩角色扮演,儘量滿足孩子們的想象。
面對孩子的願望,孫儷家都是一副“你若奇思妙想,我定竭盡全力”的勢頭。這次孵雞蛋也不例外。
每個人兒時都有個孵雞蛋一類的奇思妙想,但像孫儷一樣不輕視孩子的願望,並竭盡所能地陪伴孩子實現,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01
否定,抹殺奇思妙想的“真凶”
杭州某小學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孵雞蛋。
訊息一出立馬遭到家長吐槽:孵雞蛋有什麼用?用什麼孵?孵不出來怎麼辦?孵出來了養著還是直接弄死?
甚至還有家長詢問哪裡可以購買剛出生的小雞,來應付學校的作業。
孵小雞真的很難完成嗎?也不盡然。
成年人總有一種習慣性否定思維,對於麻煩的事情會本能抗拒。用心的家長會竭盡所能保護孩子的童真,而不是找各種理由一票否決。
陪孩子一起嘗試,給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一定善於思考、思想獨立。
事實證明,孩子都是渴望嘗試的,但面對父母“恕不奉陪”的態度,他們選擇了沉默。
沉默和失落,就是今後你無法再走進孩子內心的一道鎖。心內的鎖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所鬆動,但奇思妙想的能力,失去了便一去不復返。
曾有一項調查,受調查的全球21個國家,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數第一。
在中國的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佔4.7%。當面對麻煩的事物,國外多數家長會鼓勵孩子嘗試完成,而國內多數會選擇忽略、逃避。
阻撓孩子的想法,孩子成年後會變得墨守成規、缺乏主見,遇到困難時容易畏手畏腳,止步不前。孩子奇思妙想的能力,需要我們竭盡所能去保護。
02
走進孩子的世界,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去年有個節目《媽媽是超人》,節目中,嗯哼主動說要給媽媽做果汁,於是嗯哼直接將水果放到杯子裡。
這錯誤的做法霍思燕並沒有阻止,因為兒童有兒童的異想世界。
於是霍思燕引導他:這沒有成為汁呀!
嗯哼恍然大悟,將水加到杯子裡。果+水,可不就是果汁了嘛!霍思燕依然沒有打斷嗯哼,並陪著嗯哼用他的方法做果汁。
嗯哼嚐了一口“果汁”,意識到沒有味道,提出要用筷子攪拌。霍思燕立馬遞給他一雙筷子。
霍思燕沒有看不起嗯哼的想法,而是用引導的方式幫助嗯哼去完成這件事。
從“果汁=果+杯子”到“果汁=果+水”,再到“果汁=果+水+攪拌”,嗯哼的想法看起來天馬行空、不著邊際,卻是兒童特定世界想象力的體現。
哲學家杜威說:“兒童的世界是一個具有他們個人興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個事實與規律的世界。”
尊重孩子的想法,給與表達的空間,我們能做的只是引導和提供條件。只有讓孩子充分表達和嘗試了,才能保護孩子奇思妙想的能力。
霍思燕所做的,就是不阻撓他的奇思妙想。
不管孩子的想法在實踐過程中是否成功,陪伴孩子完成他想做的,把自己當孩子,感受他感知的世界。陪伴,勝過成敗本身。
03
做懂孩子的家長,讓孩子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我們不是全能的父母,每個人的認知水平都是有限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a、充分尊重孩子的表達欲,敢說,下一次才會更敢想
一個6歲的孩子獲得了“宋慶齡兒童創意發明獎”,受採訪時他說:我跟爸媽說要是馬路能像傳送帶一樣多好!爸媽說:這個想法很好,你去實現吧!
後來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他完成了“移動的斑馬線”這個充滿人文性的作品:綠燈亮時,人站在斑馬線上就能被送到馬路對面,兩側護欄自動升起,保護行人安全。
有個網友說:小時候我看我媽騎車累,就跟媽媽說,以後馬路都變成傳送帶那樣,人往上一站就可以到別的地方多好啊。
我媽回我一句:胡說八道,這樣人是要退化的!後來我就再沒想過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孩子心中的零星火苗是會燎原,還是熄滅,取決於家長的態度。
家長的一句“胡說八道”讓孩子不再開口,失去了表達想法的慾望,想法自然也就枯竭了。先讓孩子敢說,才會讓孩子敢想。
b、為孩子的想法提供幫助,而不是失敗暗示
安安的媽媽是個工程師。有一次安安想手工做棟大房子。雖然有難度,但安安媽沒有打擊她,而是藉助自己的職業優勢陪孩子一起完成。
房子做完了,安安又提出了新要求:“媽媽,我覺得房子裡還要有傢俱。這些傢俱要是能像我家的傢俱一樣能動就好了。”
這可愁懷了安安媽。
但她並沒有說“寶貝,做不到、不行”,安安媽開始在網上查資料、打電話給朋友,確定安安的想法有可行性後帶安安去選材、製作。
最後,安安做出了和她預想的差不多的房子。
安安每次提出想法,安安媽都會一一辨別,如果是暫時無法完成的,她會說“寶貝,只要你多思考,以後一定能做出來”;能夠完成的,她就陪伴安安、鼓勵安安“寶貝你真棒!”
承認自己知識有限並不是沒面子的事。和孩子一起查閱資料、探索,勇敢嘗試,為孩子提供我們能提供的幫助。安安媽給孩子提供幫助的過程何嘗不也是她學習、成長的過程呢?
c、合理胡鬧, 陪孩子釋放天性
孩子都喜歡在牆上亂寫亂畫,孫儷家的孩子也不例外。
孫儷選擇了順應孩子的天性,因為孩子2~4歲的時候是塗鴉敏感期,在牆上畫畫沒有邊框限制、隨意性強,更容易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於是孫儷由“試圖阻止”到開始陪孩子“胡鬧”。
準備好可以換的牆紙,既尊重孩子的想法,也能儘可能減輕自己的負擔;不小心塗壞了傢俱,就當做限量款傢俱,成為孩子今後寶貴的回憶。
孩子的“胡鬧”大多數是天性使然,只要家長把關好“胡鬧”的尺度,何不陪著孩子一起釋放天性呢?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評判家庭教育的做法哪種最好,但如果孩子能夠奇思妙想,暢所欲言,家長能夠盡其所能,陪伴左右,這個孩子一定是幸福的。
讓孩子成為一個能夠奇思妙想的幸福人,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寶媽加油站:傳播不焦慮的育兒法,為人父母的溫暖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