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邊一間普通的辦公室裡,小林大悟安靜地凝視著父親。他沒有想到,當這個讓他仇視了三十年的父親,變成一具遺體躺在面前時,自己會如此的平靜。
他的雙手溫柔地揉開父親僵硬的臉龐和手臂,輕輕褪去父親的衣物並仔細地為他擦拭身體。最後,按照記憶中父親的樣子為他化妝,讓爸爸體面而鮮活地走過人生最後一步。
作為一名入殮師,這是小林工作的正常流程,他已經習以為常了。
但是,當看見父親僵硬的手中,掉出那枚小時候他親手送給父親的“石信”時,本以為自己可以冷靜面對的他,再也無法迴避多年來對父親的思念和親情的力量,第一次在工作中失聲痛哭。
這是日本電影《入殮師》的最後一幕,整部影片平靜而溫暖,沒有常見的大尺度,沒有激烈的衝突,沒有華麗的特效,卻能在近乎平鋪直敘的劇情中,不斷製造平地起驚雷的內心衝突。
於是,《入殮師》就這樣用其平靜而溫暖的樣子,成為了日本自1956年之後,唯一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
《入殮師》的成功在於,主人公小林大悟所面對的問題,是所有人都會遇到的,不分國度,不分種族,只要生在這世間,都會透過這部電影感到切身之痛。
任何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經歷一次次的心靈蛻變,才能尋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
或者說,想要安然地面對人生,我們需要一次次的和解,來顛覆對生活、對生死和對自我內心的認知。
1. 夢想與現實的和解
在成為入殮師前,小林是東京一個管弦樂團的大提琴手。從小開始學習大提琴的他,把音樂作為了自己的畢生夢想和人生依靠。
可是,當老闆宣佈樂團解散時,彷彿小林是那個唯一不知所措的人,其他人都簡單收拾就離開了,只有他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他心裡明白,以他的演奏水平很難再找到一個合適的樂團,而他剛剛貸款買下了一把1800萬日元的大提琴。
失去了以夢想為依託的工作,還因為夢想欠下了鉅額的債務,這就是夢想帶給他的一切。
萬般無奈下,他做出了斷舍離,賣掉了大提琴。妻子也給予了足夠的理解,陪著他離開東京回到了山形縣老家繼續生活。
可就算是沒有了債務、房租等問題,繼續生活還是需要工作的。小林自然也不能免俗,他在瀏覽報紙時看到了一則招聘資訊:NK代理的“協助送行”崗位,不限年齡、待遇優厚、工作時間短,而且入職就是正式員工。
這對於只會拉大提琴而沒有其他技能的小林來說,無疑是充滿吸引力的。而且他以為所謂的“協助送行”,是旅遊類的工作,而NK代理也應該是一間旅行社。
直到他來到NK會社才發現,NK是納棺的縮寫。而協助送行,則是幫助死者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也就是入殮。
小林傻眼了,第一反應自然是拒絕,但是當社長掏出一把鈔票交在他手上的時候,他向現實低頭了。收下錢,默認了社長的挽留。
小林的第一次任務,是為一位已經死亡兩週的獨居老人服務。腐爛的屍體和惡臭的空氣讓他不斷作嘔。直到收工回到辦公室,他還無法逃離恐懼的陰影。只是,他又一次敗在了老闆遞來的鈔票下。
夜裡,小林睡不著,找出了小時候用的提琴,想用琴聲來慰藉一下自己,畢竟,現在能安慰自己的,只有這從兒時就有的夢想。
拉著琴的小林,眼裡滿是心酸、無奈和難過。而隨著琴聲,臉上又寫滿了溫暖、期待和希望。
有多少人,兒時的夢想是科學家、醫生、宇航員…而長大後,他們的工作卻是助理、銷售、外賣員…我們到了小時候羨慕的年紀,卻沒有成為小時候羨慕的那個人。
小林賣掉心愛的大提琴、離開繁華的東京、還從事了入殮師這樣一個不會被認可的職業,就是夢想一步步與現實生活和解的過程。
夢想,很多時候是需要用世俗的手段去保護的。
記得曾看到過一段話:理想和現實是有落差的,也許,總有一天,我們前進的理由不再是夢想,而是生活。
然而,至少在夢想消失在心中之前,你要藉著它的力量,還能撐多遠,就撐多遠。
成年人的世界裡,誰不是一邊破碎,一邊前行。破碎的是夢想,前行的是生活,我們往往自己都不知道,夢想與現實,早已和解。
生與死的和解整部影片裡,花費了大量篇幅在入殮儀式的刻畫上,不同的人死去,又有不同的家人面對著親人的遺體做出不同的反應。
但無論是什麼樣的逝者,或是怎樣的家人,社長和小林在面對遺體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平和、肅穆、莊重。
尤其是小林,從最開始的害怕,到後來把這個工作當做一份事業來做,我們在他的臉上看到的,是真正跨越了生死界線的安穩。
小林最開始時對屍體的畏懼,其實就是對死亡的恐懼,而這種恐懼在他對死亡一次又一次的碰觸下,逐漸地消逝無蹤。
所以,最為有效的突破恐懼的方法,就是真實的接觸恐懼;最能讓人平靜對待死亡的辦法,就是直面死亡。
影片中,火葬場負責焚化的老先生說:“死只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就像穿過門一樣。而我作為看門人,在這裡送走了很多人。我總會對他們說,路上小心,總會再見的。”
入殮師和焚化工,大概是這世上最瞭解死亡的職業了吧,他們不但看破了生死,還學會了向死而生。
就像村上春樹說的:死並非是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生與死,兩個人性中最嚮往和最恐懼的存在,我們努力的爭取著生,努力的躲避著死,希望它們永遠不要相遇。
可我們不知道的是,生與死,早已在人心之外,握手言和。因為,它們就像我們的身體和影子,永遠無法分割。
3. 自己與自己的和解
文章開頭小林為父親入殮的情景,是電影的最後一幕,當他最終放下對父親的怨恨和不解,只是用最單純的、作為一個兒子的心去面對三十年未見的爸爸時,看起來他是原諒了父親當年的拋棄,選擇了與父親和解。
其實,小林真正面對的是自己的內心,他選擇和解的那個人,是他自己。
在生活中,我們會不斷受到外界的干擾,不停接收來自周遭對自己的評價。對於這些干擾和評價,我們最終的選擇只能是從最真實的內心出發,要麼選擇在別人的影響下做一個看似隨和的人,要麼選擇遵從本來的自己,當一個固執的傢伙。可無論怎樣選擇,我們都需要先和自己對話。
這樣就不難看出,《入殮師》這部電影,貫穿始終的,正是小林與自己的不斷和解。
當客戶以“你們不就是靠死人賺錢”這種話,來表達對社長和小林遲到的不滿時。小林沒有生氣,以自己良好的職業道德真誠地向客戶道歉。
當兒時的朋友得知他的職業後,勸他“找一個正經的事做”,還讓自己的家人離小林遠一點時。小林沒有埋怨朋友的不理解,而是更加盡心盡力的去工作。
當妻子勸小林放棄入殮師這個職業不果後,以離開小林回去孃家為手段,進一步逼迫他轉行,甚至在懷孕後以孩子的未來為理由,一次又一次的試圖改變小林的想法時。小林還是堅定的選擇了繼續做下去。
說他不生氣、不尷尬、不痛苦,那是不可能的。
別人的所作所為,化成了我們內心的情愫,而真正能化解這些情愫的方式,只有說服自己,也就是自己與自己的和解。
從始至終,小林無愧於逝者,更無愧於自己。雖然無法改變際遇,但他的選擇是,用時光,慢慢與自己和解。
4.
人的一生,永遠是無法順遂的,有的人在跌宕起伏的命運裡低下頭,讓自己一蹶不振;有的人在艱難困苦中,孕育出了豁達與淡然,完成了人生中的一場場蛻變。
無論夢想與現實,還是生存與死亡,或是外界與自我,所謂和解,是讓我們透過對生活和時間的把握,不再被名利所困,不懼被流言所傷,坦然的接受,與世界各安其時,與他人各安其命。
和解,是一場最好的治癒;和解,才能過好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