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3》撤檔了。不過網劇《唐人街探案》已經率先得到了不錯的評分。這盤前菜似乎是在為電影的口碑“開胃”,但按照現在的豆瓣評分 8.0 來說,它比電影更加可口。
網劇版按照單元劇的形式播出,一共三個單元故事,每個故事佔四集,12 集播完正好趕上電影上映。第一個單元的《曼陀羅之舞》的導演為柯汶利,《誤殺》的導演就是他。對於第一個獨立故事,眾多觀眾都給予“夠刺激”、“夠懸疑”的評價。
其實《誤殺》是在《曼陀羅之舞》之後拍成的,是陳思誠看過柯汶利的《自由人》後專程去找他,兩人聊得投機,並且覺得對電影的審美都相同,這也有了後來的《誤殺》。每個故事導演都不同,其餘的還有戴墨、姚文逸、來牧寬。不得不承認,電影的製作上,陳思誠沒有偷工減料。
這次網劇播出時間與電影上映時間的無縫結合,進一步印證了“唐探宇宙”的想法成型。從官方給的《唐探》作品系列時間線的梳理來說,三個網劇加前兩部電影把這幾年的時間線都串了起來,在填補電影空白的同時,也讓“唐探宇宙”中的人物豐富飽滿。而這些劇情中不斷出現的偵探人物,都是在《唐探2》中提出的“Crimaster 世界名偵探排行榜“上有名號的,比如林默便是第四名的阿寞、排名第五的 KIKO。
韓寒在《唐探2》上映的時候說到,“這是中國產電影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可以構成宇宙的電影,其他說xx宇宙的,全是在融資計劃書裡吹水學漫威,但唐探系列真的有這個能力“。陳思誠對於 IP、宇宙的想法從他的《北京愛情故事》時就有了,但當時《北愛》沒有可以衍生的空間。而在《唐探1》取得8億票房的好成績後,他可能覺得機會來了。
懸疑加喜劇是《唐探》的標籤,陳思誠雖然一直在改變“唐人街”的背景,但核心的元素沒有變,第一部是與警局一起的懸疑破案,第二部則套上了“世界偵探大賽”的外衣。《中國藝術報》在《唐探2》上映後比較了它與前作的區別,最分明的便是隨處滲透的世界觀。“世界觀”這一詞便是 XX 宇宙的根本。
當時有人說《唐探2》不過是續集,與同期上映的《捉妖記2》並無分別。從這次的網劇看來,把時間線打混,與之前的作品也不存在因果關係,可以說網劇的出現是確定了陳思誠要做“唐探宇宙“的決心。
陳思誠在一年前接受採訪時,就明確表示過希望通過網劇來打造一些新的偵探形象,他甚至有野心地說到想像漫威宇宙一樣可以打造獨立個人電影。想要打造 IP 宇宙,需要有完善的體系架構,有很多 IP 還建立在了原著小說或者漫畫的基礎上,《唐探》現在在做的是把系列突破成體系,而要在多樣性上混合豐富、飽滿和完整,可能還要想得更加清楚一點。
華語片缺少打造”電影宇宙“的文字嗎?並不盡然,像《三體》、《山海經》、《封神演義》都被認為是可以利用的文學母體,但電影宇宙其實是電影工業高度發達後的產物,目前來看好萊塢的幾個漫威宇宙後來者也基本以失敗收場,這也解釋了華語電影的宇宙概念突破口出現在動畫片《哪吒》之後,即從即將上映的《姜子牙》開始的“封神宇宙”,而今年暑期檔即將上映的《封神》三部曲第一部,據說也嘗試梳理完整的內地電影工業流程。
“割裂”、“產業化”、“工業化”,這是陳思誠在談及《唐探》系列衍生作品用得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詞語。我們可以在《唐探2》中看到電影向宇宙靠攏的蛛絲馬跡,但歸根到底一個電影宇宙能否真正建立,還是取決於後續作品持續輸出的品質和整個世界觀與人物體系的構建,不是喊幾個響亮的口號、懟一個網站的評分就能下出的一盤大棋。正如漫威影業製作人凱文·費奇說,“別為宇宙操心,為你的電影操心,我們當初不是為了宇宙而開始的,我們只想從一部偉大的《鋼鐵俠》電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