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初一零點準時追《囧媽》,看完已是淚流滿面,本想寫文,但實在困就去睡了。

早上起來一看豆瓣評分6.2,驚訝於這出分速度,也覺得分數比較合理。

片子足夠煽情,但不夠好笑,與自己的預期差得有些遠,但介於徐崢導演願意將這部電影改成網播的魄力,我對徐崢和位元組跳動的好感又增了幾分。

拍原生家庭,父母與子女的緊張關係,當然有很多可以深挖的元素。

片中的上海母親和中年兒子的相處模式只是諸多家庭中的一種,徐崢與黃梅瑩老師的演繹讓我看到,無論多大年齡,在父母眼裡,孩子始終是孩子。

片中有三個讓我印象較深的畫面。

丟番茄

徐伊萬端著媽媽的小番茄,一個一個丟向火車窗外,窗內是一張正在宣洩的狡黠的臉。

一開始我還想,這多浪費,送給其他車廂的乘客也好,但很快,我感受到的是徐伊萬強烈的反抗快感。

因為不敢正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只能靠這樣的小動作來發洩。

為什麼不敢呢?因為我們明知道直言之後必然的爭吵,因為經受過無數次正面表達後的反噬情緒,因為覺得說再多也無法改變彼此。

小番茄與大雞蛋

徐媽媽一個勁地給兒子投食,網上看到一句評論,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塞小番茄的時候不反抗,等著你的就是大雞蛋,十分精闢。

記得《圓桌派》有一期是聊原生家庭,嘉賓是武志紅和李玫瑾老師。

竇文濤問,針對父母的控制慾,有沒有一個直接有效的方法呢?

武志紅老師說,從小事開始說“不”,而且越早越好。

就是說,在小時候就要有表達自己喜惡的能力,不喜歡的事情要直接表達,而且不要退縮,不要猶豫,讓父母看到並且意識到孩子也是一個有獨立自主意識的人,而不是木偶,不是寵物。

但很多孩子小時候過於單純老實善良,還有傳統觀念的束縛,尤其是在父母關係不和諧家庭,見多了他們的爭吵,這樣的孩子為了維護生活的平靜更不願意去違抗、去挑戰父母的想法,從而日積月累地壓抑著自己的情緒。

於是當初沒有拒絕的小番茄,日後就變成了大雞蛋。

升學、結婚、生子,人生重大的關節點處處都受到父母的控制,一步沒走好,日後一旦不順就會反過來責怪父母,這份本應是難得的親子緣分終變成理不清的仇怨。

所以,說“不”要趁早。

並且在表達方式上還有講究,儘量讓自己做到表達意見時要有“迴應”,而不是隻有“反應”。

怎麼說?

“反應”是帶著情緒的表達。

飯桌上,對方一句話惱了你,你摔碗、摔筷子,或者拉長著臉,甚至摔門而出,這些都是負面情緒的反應,給出的是“我不高興”的資訊,只是一種態度,對解決問題沒有多大幫助。

相反,若你能做到非常平靜地理性“迴應”,“對不起,我不想吃”,“不好意思,我不想去”,在表達中加上一些禮貌用語,能讓對方更加清晰地意識到你的想法,甚至意識到人與人之間該尊重的距離,對矛盾的解決會更加有效。

其實,這樣的溝通不僅是孩子對父母,父母對頑皮的小孩也一樣,適度堅決的態度能讓對方意識到對人的尊重。

當然,不帶情緒地理性迴應並不容易,尤其是父母與子女之間,子女創傷太深,父母付出太多,都很難做到理性溝通,但這的確是一種值得修煉的溝通方式。

影片最後的落筆是徐伊萬幫助母親完成了舞臺上精彩的solo,的確令人感動,無論多大年紀都不要放棄自己的生活,不要企圖用另一個人來填補自己生活的空虛。

但整部影片真正讓人淚目的是最後字幕升起時的對比照,年輕的母親和年幼兒子,年老的母親和成年的兒子,讓人悲嘆時光易逝的無可奈何,也讓作為孩子的我們遙想他們年輕時的風華正茂,試著理解他們的過去,原諒他們的現在。

嬰兒徐崢

煽情過多就該無趣了。

影片放至最後,年輕的黃梅瑩旁邊出現了一個狡黠的嬰兒面孔,下一幕便揭示了原來這是徐媽媽抱著五個月大的徐崢,這手筆,很徐崢。

五個月大的徐崢用成年人附體般的眼神看向鏡頭,令人驚歎。

這一下子讓我想到了《鐵皮鼓》,想到了範閒,想到了韓昊霖,更加理解徐崢對韓昊霖的賞識。

但也不得不說,和很多其他配角一樣,這次徐崢沒用好韓昊霖,全片亮點屈指可數,但依然不影響《囧媽》這部電影在這個非常時期的意義。

依然支援徐崢導演,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徐崢與婁燁的合作,或者賈樟柯,國內我最喜歡的三個導演。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羅志祥家中全年空調恆溫,僅保養1500雙限量愛鞋,白敬亭:打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