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張藝謀導演的又一力作《影》上映,該片一改《滿城盡帶黃金甲》、《英雄》等大片的巨集大與絢麗,改用黑、白、灰三種色調,詮釋了一種極富禪意的東方美學,讓人眼前一亮。
而這部電影講述的,則是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雖然它的情節起伏跌宕、結局也令人浮想聯翩,但熟知三國曆史的觀眾應該都能看得出來,它其實脫胎於一段讓人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
一、《影》中的“子虞”是“周瑜”嗎?影片中,鄧超一人分飾兩角飾演,其中之一是大都督子虞。許多人認為,這個人物的歷史原型就是鼎鼎大名的東吳大都督周瑜;而鄭愷飾演的沛良,原型則是吳主孫權,而其他角色,如小艾即是小喬,田戰就是呂蒙,魯嚴便是魯肅。
而在另一陣營中,鎮守境州的大將楊蒼即為關羽,其子楊平即是關羽之子關平。
影片中,大都督子虞為沛國的擎天一柱,一直矢志不渝奪取境州。然而,在戰爭中,他因被楊蒼用大刀重傷,變得人不人鬼不鬼,無奈只得選用一個名為“境州”的人(同為鄧超所飾)作為自己的替身活在Sunny底下,而他則躲在幕後養傷,變成了一個操縱檯前一切的影子。
然而,沛良與子虞的政見完全不同,他認為與楊蒼修好,才是上策。同時,他還擔心子虞位高權重、尾大不掉,早晚要危及自己的王位,於是與之展開了一場場陰謀與暗戰。
而作為替身的“境州”,也只能被動地捲入這場權利的角逐中,先是艱難求生,最後完成反殺,沛良與子虞皆死在了他的面前。
《影》的故事很精彩,一些劇情發展也符合歷史的脈絡,然而如果把其中“子虞”的歷史原型定位為周瑜,我認為是非常不妥當的。
首先,周瑜雖然是掌管東吳軍政大事的大都督,但其對於孫策、孫權兄弟的忠心,是非尋常人可比的。
周瑜與孫策是總角好友,更是連襟兄弟,二人關係親密無間,所以孫策去世時才將周瑜作為自己唯二的託孤重臣。
而歷史上,孫權與周瑜的關係如何呢?
赤壁之戰前夕,曹操確實派遣蔣幹前往東吳說降周瑜。儘管蔣幹口若懸河,然而周瑜卻對他說:
“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注引《江表傳》)
周瑜對於孫權的忠誠,從中可見一斑。而孫權是否對周瑜充滿了猜忌呢?並非如此。
孫權一直視周瑜為自己的兄長,據史料記載,他一年到頭經常贈與周瑜百件衣服,其他人的待遇不能和他比。而孫權稱帝時,亦把周瑜作為東吳第一功臣,他說:“孤非周公瑾,不帝矣。”(《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由此可見,孫權與周瑜二人確實親密無間,沒有爆發過什麼衝突,當然,這也與周瑜的英年早逝有關係。
如果周瑜不應是子虞的歷史原型,那麼,誰又是這位與國君相愛相殺的大都督呢?
答案是同樣為儒將代表人物的陸遜。
陸遜,與周瑜、魯肅、呂蒙並稱“孫吳四英將”。雖然陸遜往往排名末位,但從功績上來講,陸遜堪稱是“四英將”之首,甚至可以超越周瑜。正是陸遜在“出將入相”時期的一系列舉措,讓孫氏政權完成了“江東化”的程序。
不過,陸遜所要求實施的變革,也正好與孫權的政見相背離,雙方的矛盾和分歧不斷加深,鬥爭日益激烈。
最終,陸遜被孫權逼死。而陸遜的死,也標誌著孫吳政權走向了徹底的衰敗。
二、孫權為何要啟用陸遜?
陸遜生於東漢末年的吳郡,其家世十分顯赫。當時的吳郡陸氏,乃是江東世家大族之一。
孫吳事業的奠基人孫堅,雖然是地地道道的江東土著,但其發跡之地卻在北方,而其核心團隊也來自江淮之地。孫堅死後,其接班人孫策更是一度依附於袁術之力,並依靠著他的力量奪取江東。
因此,在江東世族看來,孫策、孫權兄弟並非其利益的代言人,反而更像是征服者。
比如,孫策就曾經“轉鬥千里 ,盡有江南之地 , 誅其名豪 ,威行鄰國”,對江東世族勢力進行了血腥征服,陸遜的祖父廬江太守陸康就死於孫策攻打廬江的戰役中。
再者,孫堅雖然自稱是兵聖孫武之後,但其出身是吳郡的寒門,各方面都無法與江東世族相提並論。因此,孫氏據有江東時,這些世家大族表示出輕視和不合作,也就理所應當了。
但是,孫策能在“馬背上打天下”,孫權卻不能在“馬背上坐天下”。因此,在他彌留之際,孫策如此告誡自己的弟弟孫權: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 ,各盡其心 ,以保江東,我不如卿。”(《三國志·孫策傳》)
孫策的遺言,已經給孫權日後的施政定下了主基調,那就是要與本地的世家大族分享勝利果實,以此來確保孫氏的江東基業穩固。
因此,孫權即位後,開始啟用一些江東名士。在赤壁之戰以後,他更是加速了孫吳政權“江東化”的程序。
而作為吳郡陸氏家族的傑出青年才俊,陸遜也便進入到了孫權的視野之內。孫權還將孫策的女兒嫁給了陸遜,接著命其征討山越積累戰功。
陸遜也果然不負期望,不僅通過懷柔政策成功解除了孫權的心腹大患,還建立起了一支強大的家族武裝。
陸遜深厚的家族背景和傑出的軍事才幹,很快讓他成為扭轉東吳命運的關鍵人物。
公元222年,劉備率領數萬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入吳境。彼時魯肅、呂蒙等人皆已身歿,孫權決定大膽啟用陸遜。而陸遜果然投桃報李,在夷陵大敗劉備。
此後,孫權任命陸遜為大將軍,領荊州牧,封江陵侯,成為東吳的上流統帥。此後,陸遜又出將入相,成為東吳丞相。此舉,也標誌著東吳的“江東化”進入到了實質階段。
三、是什麼讓孫權與陸遜決裂?孫權之所以重用陸遜,除了欣賞和倚重其才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結好江東大族,藉此鞏固統治。
而從陸遜的角度講,效命於孫權帳下,除了施展平生抱負以外,更要維護他所代表的江東世族的利益。
因此,當孫權的鞏固統治與陸遜的維護利益兩者發生分歧時,就是他們之間發生矛盾並最後走上決裂的開始。
1、戰略上的分歧
如果說周瑜、魯肅、呂蒙是東吳“四大都督”中的“鷹派”,那陸遜則是一個披著“鷹派”外衣的“鴿派”。
早年,魯肅曾經向孫權提出過所謂的“榻上策”,為孫權提出了“建號帝王以圖天下”的戰略目標。周瑜、呂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這一戰略的實踐者。
而陸遜雖然在夷陵之戰中狠狠扁了劉備一頓,但他並非想要將蜀漢趕盡殺絕。
夷陵之戰後,劉備狼狽逃往永安,孫吳大將徐盛、潘璋等人主張追擊劉備,孫權問計於陸遜。然而陸遜的答覆卻是“決計轍還”,見好就收。
公元228年,陸遜又大敗魏將曹休,大將朱桓又建議孫權趁機北上。孫權再次問計於陸遜,而陸遜還是認為不可。
陸遜之所以屢屢見好就收,不想北伐,除了認為當時孫吳的綜合國力不及曹魏以外,更重要的是從江東世族的利益考慮:如果孫吳對曹魏大規模用兵,則必定會大量消耗江東世族的資源,損害他們的自身利益。
不過,孫權並不這樣認為。在他稱帝以前,尚能在魏蜀兩國之間輾轉騰挪、保持理性,但當他稱帝以後,心態有了較大變化,總想著通過戰爭的方式,宣誓自己的正統地位。
公元232年,本來臣服於曹魏的遼東公孫淵向孫權派出使者,宣誓效忠於孫權。孫權大喜,以為南北夾擊消滅曹魏的時機已到,於是打算派遣一萬餘人從海路支援公孫淵。
沒想到的是,公孫淵出爾反爾,孫權的一萬餘人“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孫權大怒,欲起兵報復,而陸遜此時強硬的批評道:
“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奈何獨欲捐江東萬安之本業而不惜乎?”(《三國志·吳書·張昭傳》)
陸遜以“江東為萬安之本”的底線,這是他與孫權最重要的分歧。
2、政見上的衝突
陸遜出身江東儒學世家,因此其為政主張,也是以實施“仁政”為核心,他骨子裡是個“儒家”。《三國志》記載,陸遜曾經向孫權上書:
“勸以施德緩刑,寬賦息調......忠讜之言,不能極陳,求容小臣,數以利聞。”“夫峻法嚴刑,非帝王之隆業;有罰無恕,非懷遠之弘規也。”
但他的主公孫權,偏偏與他不是一路人。這一點,從孫權對曹睿的評價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曹丕死後,曹睿即位,他實行了一系列爭取民心的仁德之策,陸遜稱善,可孫權卻不以為然,還說了這樣一番話:
“(曹睿)布恩惠,薄賦省役,以悅民心,其患更深於曹時,孤以為不然......今睿之不如丕(曹丕),猶丕之不如操(曹操)也。”
曹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法家”,一生以嚴刑峻法、令行禁止聞名於世。而孫權就是曹操的小“迷弟”,所以,他才對曹睿的做法和陸遜的看法嗤之以鼻。
四、是什麼讓孫權逼死陸遜?孫權與陸遜反目,有其深層次原因。然而,真正讓孫權下定決心要逼死陸遜的,則是東吳著名的“立儲風波”。
孫權最早的繼承人是太子孫登,而陸遜則是太子的老師。對於陸遜來講,在孫權身上沒有實現的抱負和理想,可以在這位未來繼承人身上實現。
所以,陸遜十分用心的用儒家思想來培養和教導太子,然而,天不假年,公元234年,孫登病死。而後,陸遜等人又擁戴儒學修養還不錯的孫和為太子。
孫和的政見,多與陸遜等儒學世家類似,這一點讓孫權頗感失望。於是,孫權便打算廢掉太子孫和,另扶持其四子孫霸,以此形成“二虎相爭”的局面。
於是,在東吳的朝堂上,太子孫和與皇子孫霸的爭鬥日趨白熱化。而陸遜作為“挺和派”領袖,自然而然的要與孫權展開激烈的權力之爭。
最終,陸遜的外甥顧譚、顧承、姚信,都因為親附太子被流放,太子太傅吾粲因數次和陸遜書信來往,也被下獄死。
孫權還把矛頭直接指向了陸遜,間接把他給逼死。《三國志·吳書·陸遜傳》記載:“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時年六十三。家無餘財。”
孫權為何要逼死時年已是63歲高齡的陸遜呢?
孫權比陸遜年長,當時身體已是日漸衰弱,他擔心如果自己先於陸遜過世,朝政必然會被陸遜所把持,而孫吳朝堂的風向必然會發生根本變化。
因此,孫權是為了自己身後考慮,才不惜剷除陸遜這樣一位一生勞苦功高的文武全才。
但是,孫權此舉也無異於“自毀長城”。陸遜被逼死,標誌著江東孫氏與江東世家的關係徹底走向了對立,這也成為東吳衰敗的開始。
因此,從三國東吳權力之爭的歷史來看,張藝謀《影》中大都督子虞的原型,應該是陸遜,而非周瑜。
參考資料:《三國志》、《孫吳建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