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年初一,徐崢執導的賀歲電影《囧媽》上映,雖然由電影院改成了網上播出,但網友的熱度不減,播出5小時就有1萬多人打分,迅速成了網友熱議的話題。
電影的故事很簡單,兒子徐伊萬(徐崢飾)和母親在去莫斯科,旅途中發生了一系列衝突、問題和奇遇。
影片中有大量的親子之間的對話,但多數時候,兩個人語言溝通是失敗的。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個問題,兒子伊萬問了媽媽不只一次,而是三次:
一次是兒子伊萬和別人喝酒,被媽媽阻攔,他兩次辯解自己沒喝多少,但媽媽依然自說自話堅決阻止,兒子情急之下發問:
“媽,媽,我說話你耳朵聽得見嗎?”
第二次,是母親執意誤會,以為兒子要扔掉結婚戒指,兒子百般解釋不通,再一次發問:
“我說話你聽得見嗎?”
第三次,兒子被關在車廂外,挨凍了一夜回到車廂裡,母親強勢關懷,連問兩遍要不要喝粥,兒子回答不喝,最後終於爆發,說:
“我剛才跟你說我不喝,你聽到了嗎?
聽著是不是很熟悉?這樣的對話似乎就發生在我們和父母家人的語言溝通中,有太多時候問過對方,或被對方問過類似的問題。
難怪網友紛紛表示共鳴: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
2為什麼我們明明在做語言溝通,卻“聽不到”對方的話?
事實上,“聽”這個行為,是分層次的。
哈佛大學法學院的談判學教授威廉尤瑞曾提出過一個問題:
假設在曠野中,一棵大樹轟然倒下,但旁邊一個人都沒有,那麼現場算不算有過聲音?
在這個場景裡,“聲音”是從“發出”和“接收”兩個方向解釋的;
物理層面講,大樹倒下引發震動,自然會發出聲音;但由於沒有人在場,則不算髮出過聲音,因為它沒被關注,沒有被“聽到”。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單純接收聲音和資訊,只是“聽”;如果注意力不聚焦於此,就不算“聽到”。
兩個層次表現的差異,日常中比比皆是:
車在路上開著,迎面有行人過馬路,司機喇叭按得震天響,行人卻像“充耳不聞”;
孩子上課老溜號,老師找家長抱怨,孩子把話就成了“耳旁風”;
老婆對老公說著話,忽然停下來問他,“我剛才說什麼了?”結果老公不知道什麼時候“關閉”了耳朵……
這些時候,我們耳朵雖然在,但只是做了“聽”的姿態,但其實沒有真正“聽到”。
那麼我們如果專注了,“聽到”了,是不是溝通就能成功了?
也不是,因為“聽”還有更高的層次:
積極聆聽
談判專家復旦大學熊浩老師對“積極聆聽”的定義是,保持和言說者的應和,與對方同幅振動。
這種同幅振動,體現在身體上、內容上,和情感上。聆聽者保持和對方的眼神交流、身體前傾,不亂接話和切換話題,保持態度尊重和興趣投入。
這種積極的狀態,我們都體驗過。
有一款遊戲,叫俄羅斯方塊。遊戲會掉下來形狀各樣的積木,玩家把積木一排排搭建起來,儘可能讓每一排不留縫隙。每次掉下的積木形狀都是隨機的,玩家需要積極應變,恰當安排位置,讓搭建成功。
聆聽的過程也是一樣。
對方說話時,給出的積木是什麼樣的資訊,我們並不知道;但我們也不是在被動接受,而是在積極調整、反饋,讓對方說得更多,再根據獲得的資訊和對方互動,溝通就這樣話搭著話進行下去。
3那麼,如何成為積極聆聽的高手?
首先,要專注。
積極心理學有一個核心概念,英文是mindfulness,翻譯為“專念”。就是專注當前的念頭,活在當下。
在聊天中要用心投入,不要分散注意力或被幹擾,或者只是裝出在聽的樣子;
讓意識停留在溝通的當下,保持積極的狀態,接收到你們說話的內容,察覺雙方說話的語言、音量、語氣和情緒。
到這一步,你至少能重複出對方說的話,跟對方建立了初步連結,你“聽到”了對方。
其次,要放空。
溝通時候的注意力就像水,在自己和對方的杯子裡流動。
我們的杯子是滿著的時候,是接受不了來自對方的水的。
史蒂芬科維說:大多數人聆聽的目的是為了“懟回去”,而不是為了真正的理解。
對話的時候,如果被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裹挾,或者抱持自己的觀點和道理去聽對方,就很容易忽略對方話語裡的真實的感受和需求。
只有把自己杯子裡的先入為主的那部分清空,才能容納下對方的那部分。
這時候,你不但能重複出對方的話,還能關注到話語背後的感受,理解對方的訴求,分辨真正是態度:
回到電影裡,如果母子能夠專注積極聆聽,放空既有的評判和結論,積極感受、迴應對方,那麼媽媽也許會開始關注兒子伊萬為什麼喝酒、會關心兒子的婚姻而不是戒指、會恰當表達對兒子關心而不是一味催他喝粥;
而兒子伊萬呢,也許會明白媽媽阻止他喝酒,其實是擔心他身體,會理解媽媽對他家庭圓滿的期待,會看到媽媽催他喝粥的行為,背後是濃濃的母愛。
聽到,是溝通的第一步。
沒有認真聽,就著急去說,就相當於射擊開火,卻還沒搞清楚靶子什麼樣。
事實上,有多少次開火其是找錯了靶子?有多少次其實不必那麼大火力?而又有多少次,其實根本就不必開火?
所以,面對我們的親人愛人,在我們努力溝通,想要火力全開之前,先提醒自己:真的“聽到”對方的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