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歷史上,一直有個不成文的“魔咒”,當綜N代推出它的第二季的時候,往往會收穫一波差評。比如《中國好聲音》第二季推出時,被網友狂噴“中國好修音”;《我是歌手》第二季也被吐槽全方面不如第一季……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似乎也正在這個“魔咒”的邊緣試探。
說它在試探,是因為節目仍然有出圈影響力;但要說失敗,倒也不至於,只不過口碑差了點。
從第一季《乘風破浪的姐姐》表現來看,第一期節目的社交,和第一個訓練室互動,將會對本季節目的走向產生決定性影響——如果這兩期節目一炮而紅,那麼本季節目就成功了一大半。
刷完了浪姐2第二期後,越來越多的人評價,這一季《姐姐》缺少了點“乘風破浪”的力量。我們今天從三個方面探討背後的關鍵因素:
1
陣容兩極分化
聽說那英要來,很多姐粉心裡就放心了。有個大姐大震場,一季綜藝都成了。
而《浪姐2》不僅有那英,還有張柏芝、楊鈺瑩這樣的國民級藝人。
不過,也有呂一、蔣璐霞、弦子等知名度不夠高的藝人。
這就是知名度的兩極分化。介於紅與不紅的中間地帶“藝人”少了很多。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大明星”依然是“大明星”,“小透明”依然在當“小透明”。
任何綜N代都免不了去和第一季比較,《乘風破浪》也不能免俗。而且,是60個姐姐一起比較。
有好事者羅列了一張表,把第二季節目的嘉賓,和第一季節目裡對比,發現都找到相對應的人設和劇情結構。第一期節目播出後,我們的確從那英出場的眾星拱月,選秀女孩登場的哭哭啼啼中,從這份列表中看出很多對應角色。
這樣的預判深入人心後,顯然不會再給節目帶來足夠的驚喜。如何打破這個節奏?我認為,需要賽制等超乎尋常的外部力量。
2
第二季,我們看到了一些賽制上的調整。例如初評級不再是強行劃分vocal和dance的分組推薦,而是分別展示。初評級的結果,又直接分為兩組,一組為勝者,一組則只能隨機向強者隊伍發起挑戰。
這個賽制試圖打造逆風翻盤的故事。我們能從市面上很多節目看到這樣的卡位挑戰賽的玩法,包括去年的《歌手·當打之年》,前幾年的《創造101》。
第一季節目,從練習室記錄、公演表演、練習室小考、舞臺solo,幾乎每個環節,你能在produce101和其國產衍生節目裡找到類似的“打法”。
其實,賽制一直是《浪姐》的軟肋。
3
內在精神概念發生了變化
去年乘風破浪的成功,不僅是吃瓜的力量,還有逆境中我們需要的精神力量。
如果往深了講,今年的《乘風破浪》在精神敘事上發生了變化。
我們可以對比兩季節目的口號:
第一季的口號“三十而驪”,無論衍生意義有多少,最重要的都是那個“三十而立”的諧音,無懼年齡,就是第一季最大的主題。
不是說,生孩子話題不是獨立女性的內容,只是說,這是一個30+的幸福人設,這似乎和預想的社會語境下的“乘風破浪”,有一點出入。
這只是冰山一角,有人用自己的老公去social。有人拿起了自己有一定業務能力的“懶人”人設。我有一定的理由懷疑,不是所有姐姐都抱著突破的心態來的,有的人來這裡,只是為了擁有一個走進聚光燈的機會。
會成為“姐姐們的大型凡爾賽現場”嗎?我看有點苗頭了。
你看,姐姐們參加節目的初衷越來越豐富,本季文案似乎並不是那個“而已”的諧音,更想和下一句“落子無悔”呼應,有“博弈”的“弈”的含義。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浪姐2》並沒有糊,新來的30人仍然能激發無限的話題潛力,並且透過補位踢館還會進一步放大自己在明星方面的優勢,不斷嘗試新的敘事。
但最大的軟肋,是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核心模式賽制。當繁華散盡,又《姐姐》如何延續品牌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