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大家好,我是偶爾喜歡看看書的泛財經愛好者,我們今天就說一下最近一個比較紅火的現象。

最近這段時間越來越多的網友表示自己越來越看不懂現在的綜藝了,不知道是現在審美的問題,還是跟不上潮流了,原本被人嘲諷一時的小鮮肉頻繁登上綜藝,甚至覺得爭議越多,就反而越來越火了....

對於一些鮮肉當評委的綜藝,更有網友直接開口,假如把評委放到選手位置上,估計都不一定能晉級,那既然這樣究竟是誰在支撐著他們站在銀幕上的呢。本期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究竟是誰在幕後支撐著他們。

首先,我們把偶像明星按時間段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審美娃娃期,這個時期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那時候大陸電影事業連西遊記都沒有,電視更是沒有普及,但是香港方面的娛樂事業卻已經開始得到發展,這一時期誕生了許多像周星馳、周杰倫、成龍、鄧麗君、四大天王、周潤發、BEYOND等一系列家喻戶曉的明星。

對於娛樂受眾而言,因為當時大陸娛樂終端稀少,國民對於娛樂內容的選擇並不多,加上當時相關媒體行業落後,所以我們可以把那個時候國民的娛樂審美比作剛出生的娃娃,相比於現在很多人喜歡的那種精細包裝過的,那時候人們更追求演員的簡單自然。

對於娛樂工作者而言,當時可能甚至都沒想過有一天他們都會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換句話說,因為受封建時期的影響,清朝戲子的身份地位卑微,但是好在當時娛樂圈多數出身香港,而香港在當時的幾十年前就被英國接管了,所以被宏觀環境所影響的那時的電影明星們的價值觀對於娛樂事業確實只是他們心中愛好的一種工作,因此那時候的娛樂從業者更純粹,加上那時候拍戲的薪資一般,所以要想吃飯就要不斷打磨自己然後多接戲。

第二階段是風向改變期,大陸受宏觀趨勢的影響開始普及影視劇,娛樂圈在社會上的地位開始日益變高,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原來拍電影會紅,唱歌會賺錢,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步入娛樂圈,希望可以像自己的偶像一樣變成一個眾人皆知的人,其實到這個階段的時候國民的審美仍然還是比較單純,只是從偶像的權重遠遠大於粉絲,變到了偶像的權重開始下降,粉絲的權重開始上升,其例子就是《超級女生》

不得不說,這個綜藝確實是一個劃時代的綜藝節點,因為他漸漸的讓國民在選擇偶像時也有了一定的話語權,雖然不能決定誰最有實力,但是卻能決定讓誰出圈,更重要的是這個時期,粉絲開始逐漸形成群體,甚至這些群體成為了這些明星背後的一股強大的支援力量,演唱會群體買票,偶像招人黑了,群體反攻。不過這一時期存在的時間也並不長,因為娛樂圈的日益壯大很快就吸引了資本的注意力。

所以第三時期就是資本入局後的資本割據時期

這個時期處於粉絲有組織的狂熱時期,粉絲們會拉幫結夥,漸漸的形成一個個有組織的團體,種植在各大自媒體平臺,當偶像有活動時,他們就會有紀律性的在網上開展為偶像加油的行動,比如刷票或是刷好評。這個時候甚至會出現一些粉絲,他們會陷入一種自欺欺人的心理效應,比如說XXX做了一件顯而易見的錯事,但是某些粉絲會顛倒黑白,硬是能把彎的說成直的,你說厲不厲害。

這個階段比較重要的一個角色其實 是流量後面的資本家們,沒錯,因為這個階段流量明星不過是背後的資本用來拿到熒幕前賺錢的一個工具而已,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一個資本找了個導演,讓他去找洪金寶拍電影,洪金寶說:NO~,只要他自己不想演沒人會把它怎麼樣,同樣一個資本家找了個導演,導演找某流量明星拍戲,這個階段流量明星根本沒有話語權,資本和導演相中的也不是他的能力,而是流量的價值,他粉絲的價值。

所以會發現有很多流量小生總是會出現在熒幕前,就是因為他背後的資本必須要讓他們保持一定的曝光率,否則其自身的流量價值就會逐漸下滑,而作為資本家最願意看到的其實並不一定是鮮肉的那不劇作引起了轟動,他們更願意看到的其實是鮮肉陷入網評爭議,在我們國家只要不涉及基本道德底線,隨便怎麼被評價都可以,因為這裡也是涉及到一個心理戰術,就是一個人喜歡一件事物的的程度是6分,但是當外界開始質疑和抨擊時,這種喜歡的程度會上升到8甚至直接爆表。所以這就能理解肖戰為什麼會在話題中央時期發新專輯,反而直接衝上排行榜第一了,他可真不是寬慰粉絲,估計還都沒想好現在啥形式呢,粉絲就被資本割了一波韭菜。

這就像用拳頭用力抓沙子,越用力,沙子流的越快,流量小生們也是這樣,在當今這個社會上,只要他們不去碰觸道德底線,就會有資本機構為他們撐腰提供資源,把他們越炒越熱,外界越是抵抗,粉絲就越狂熱,資本就越高興,鮮肉們也能一邊數錢,一邊享受自己被熱議的話題。

他們很多的活動完全是被背後的資本拔苗助長給捧起來的,他們甚至也沒有選擇的權力,反正覺得目前對他們沒有壞處,那就接受唄。

說到這裡其實大家就會看到了,很多事情原本其實是很美好的,但是一旦加入了商業的元素真的就變得索然無味了。

9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最美的女媧後人你都看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