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91年《火燒島》上映,一千多萬港元的票房成績,雖然嚴重低於了王羽等人的預期,但依舊有得賺,原因很簡單:“五大影帝和當年最紅的臺灣女星基本都是友情出演,而沒有片酬這一項鉅額成本支出的《火燒島》,自然是賣一塊就賺一塊。”
02:在電影結束以後,《火燒島》用上了那些年香港動作片最喜歡用的一種形式:在片尾時伴隨著崔健的歌聲響起,放了一些電影的拍攝花絮,在花絮中我們看到了劉德華與成龍兩位現場的NG畫面,以及一臉笑容的二人,氣氛十分融洽,而另外三位影帝:洪金寶、梁家輝、柯俊雄則不見蹤影。
03:1984年,臺灣省發動了“1”清專案,先後搗毀和逮捕多位江湖幫派大佬,其中最大的竹聯幫被端了1000多人,兩位“老大”也就此開始了牢獄假期,其後又有了“2”清與“3”清,但已經逐漸變成了雷聲大雨點小。6年以後的1990年,“1”清案中的兩位竹聯大哥,也再次迴歸到高牆之外,開始謀劃轉型。
04:成龍1976年之前的藝名還叫元樓,後來羅維為他改了名字,並讓他做了自己《新精武門》的主角,其後又帶著他和王羽拍了《風雨雙流星》,但兩年過去了,成龍就是不紅。再然後1978年“捧不紅”的成龍被吳思遠借走,配合八爺(袁和平)拍了《蛇形刁手》和《醉拳》,兩部電影加在一起票房接近千萬,一時間成龍搞懂了原來不是自己不行,於是成龍要和羅維解約,鬧得沸沸揚揚,最終與兩邊都交好又有社會關係的王羽出面,一頓酒一頓茶之後,愉快分手。
而上面的這四點合在一起,便是《火燒島》背後的故事,“竹聯幫”裡的那幾位老大,在6年的高牆生涯中,大抵便如同《火燒島》中的桂老大,出來以後回到幫中,與孩兒們閒談時大抵也十分緬懷和追憶這段特殊經歷,暢想著要是有些影帝級別的人物可以還原他們這些年的鐵窗歲月就更好了。
而幫中的二代大哥王羽,則當仁不讓的要幫大哥們去撩這個心願,如果能順便再掙點錢就更是好事成雙,於是王羽開始了安排,先請來了朱延平做導演,又請來了好友柯俊雄做製片人兼演員,而主演們,王羽則根據大哥的欽定:“要能打、要很紅、要很帥、要有演技”,而符合這些標準的且又有把握可以“請”動的,只有成龍、洪金寶、劉德華與梁家輝。
前面兩人,一位是報答當年恩情,來還舊債,一位是當年有過同事之情,相互還算融洽,但彼時的成龍與洪金寶早已是江湖裡的大哥,香港影壇最火的演員和最火的導演,雖然能來,但是擠出的時間實在有限。
而後兩位大抵要解決的便是“要很帥”、“要有演技”這兩個要求,梁家輝剛剛憑藉《愛在別鄉的季節》拿下影帝,而劉德華則憑藉《旺角卡門》、《至尊無上》以及《賭神》等電影,成了那幾年香港影壇又帥、又有演技的當紅炸子雞。
於是,王羽派人請了二位。
當王羽搞定這一切以後,一個當年最豪華的陣容也就此誕生,五位影帝同臺飈戲,但最終票房一路撲街,口碑更是下滑到了極致,本來打算圈完香港,再去北美圈一波的《火燒島》因為劇情實在太水,上映的資格都沒撈到。
可能有人對1000多萬的票房沒有太過直觀的影響,我們單以同一年劉德華上映的另一部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1/2兩部舉例,第一部票房3069萬,第二部2313萬,第一部在當年票房成績排名第7,第二部在當年的香港電影票房排名是第13名。
排在第一和第二的是誰?周星馳的《逃學威龍》和成龍的《飛鷹計劃》,即當年最能拉票房的幾個人中,《火燒島》佔據了兩個,而剛剛拿下金馬影帝的梁家輝又是臺灣最受歡迎的年輕小生。
《火燒島》取得的1173萬的成績,只能堪堪排在年度20名開外,這樣的成績讓王羽臉上自然無光,一時間朱延平導演被整得挺慘。
而伴隨著朱延平的“慘像”發酵,還有著江湖上傳的越來越沸沸揚揚的“綁”到片場事件,於是在電影的結尾處,《火燒島》放上了劉德華與成龍開心的現場NG畫面,希望藉此可以打破這種傳聞。而梁家輝本身在劇中就沒怎麼笑,放出來會顯得更假,洪金寶與柯俊雄本身就與王羽關係OK,也沒必要多此一舉。
就這樣《火燒島》成了那一年大牌最多的電影,也成了那段紛亂歷史中,最有野史風味的一部平庸之作。
但最後依舊想說一句“公道”話,就這樣一部當年的“爛片”,現在再去回看竟然愈發覺得韻味醇香,不知是口味變了,還是真的許久未看到當年熟悉的港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