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導演是枝裕和拍攝紀錄片出身,很擅長圍繞家庭展現生活中個體的情感掙扎,平淡真實地反映出普通人的生活境況。他的電影帶有很強的哲理思考,有時關於死亡、有時關於孤獨,有時又關於成長。《海街日記》是是枝裕和導演2015年的一部作品,他用溫情的目光看待殘酷的現實,透過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的出現,將四位個性鮮明的姐妹串聯在一起,其中有衝突有溫暖有淚水,告訴觀眾寬容、理解和愛能化解一切矛盾。
《海街日記》故事十分平淡,居住在鎌倉的香田姐妹三人去山村參加父親的葬禮,偶然得知她們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大姐提議讓淺野鈴和她們一同生活,由此讓淺野鈴走入了姐妹三人的世界,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她們相互鼓勵、共同成長,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01、隱藏的父親任性、殘酷,成為三姐妹心中充滿期待與遺憾的化身
影片中的父親對於孩子是不公平的,他出軌、移情別戀,在三姐妹年幼時轉身離去,這是一種極度不負責任的行為。三姐妹對父親的印象是缺失的,而隨著淺野鈴的出現,關於父親的形象被一點點建構起來,三姐妹逐漸開始放棄對父親的仇恨,達成了和解。
任性而殘酷的父親雖然不能用“可愛”來定義,但毫不虛偽、活得真摯。妹妹告訴三姐千佳“有一件事我沒告訴你,小沙丁魚蓋澆飯是爸爸在仙台時經常做的”,千佳說“哦,那就是爸爸的味道了”。父親對淺野鈴非常關愛,但因為無法陪伴在三姐妹身邊,讓她們由愛生恨,這就像硬幣的一體兩面,對淺野鈴的愛反襯出了父親的任性和殘忍,這種遺憾深深紮根在三姐妹的心中,而平復傷痛的關鍵就在於時間本身。
外婆每年都會釀造青梅酒,青梅酒代表的正是家族記憶的酸甜滋味。當淺野鈴因酒精作用微醺後,姐妹們意識到不能再守著陳舊的桎梏,她們新釀的梅汁不再新增酒精,意味著與過去的和解、包容與淡然。她們不僅原諒了父親,也原諒了母親,父親說“看著美麗的事物,也能看出美麗來”,所謂的甘苦同源,正是這份人生的真味。
02、生活中的挫折教會四姐妹成長,感情在前行中更加穩固
這種挫折透過工作得到了緩解,當二宮決定關閉飯店進入看護病房度過餘生時,上司的理智讓佳乃認識到了工作的意義,人生雖然無常,他們卻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幫二宮完成遺囑。佳乃在感情中一味地付出並不是真正的愛,只有做有意義的事情才會獲得生活的回報。
三姐妹的母親將孩子交給外婆,自己卻逃避了責任,三姐妹內心中是怨恨母親的,母女們之間多年不曾聯絡,可一旦見面,“血濃於水”的親情卻讓她們心照不宣,母親為姐妹們帶來了禮物主動示好,母親選擇拋棄女兒繼續前行,可她也是被傷害的,這麼多年來她同樣非常艱辛,女兒們嘴硬心軟,她們從內心依然無法切斷與母親的聯絡,和好也只是時間問題。
四姐妹第一次相聚是在父親的葬禮結束後,她們一起登山,看山頂的風景,姐妹們感謝淺野鈴對父親的照料,第一次和她產生情感上的交融,結尾處四姐妹在海邊回憶父親,感慨“爸爸雖然是個失敗的人,但說不定是溫柔的人,因為他為我們留下了這樣一個妹妹”。透過姐妹間的情誼將父親形象完善,攜手向前的寬容和愛讓人感動。
03、死亡無法避免,珍惜眼前生活才能擁抱更好的明天
死亡是一面鏡子,能夠折射出生命的不同姿態,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義。姐妹們很久沒有見到父親,得到的資訊竟然是死亡,她們只能透過父親死後留下的物品來補充想象父親的形象。從參加喪禮的人口中她們知道父親是一個很有同情心的好人,但她們卻無法選擇父親,只能接受被拋棄的結果。生命的成熟在於包容與原諒,死亡是一個契機,讓姐妹們更好的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二宮身患絕症,死前說“雖然說知道馬上就要死了,但依然能感到美麗的東西是美的,就好開心”。無論揹負怎樣的負擔,依然要面對每一天的到來,經歷過失去和傷痛,才更珍惜樂觀和感恩的心態,四姐妹對父親也逐漸選擇了原諒和寬容,這種寬容不僅是對父親,更是對面向未來的自己。
外婆死亡時,大姐幸和母親發生了爭執,外婆是三姐妹最親的人,但母親仍然惦記她的財產,每個人對生命的理解不同,做出的選擇千差萬別,但母親也會犯錯,更好地看待事情本身,一分為二地區分看待,我們才會更好地成長。
《海街日記》告訴我們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論對方是誰,做了什麼,也不論是否對錯,每個人都有可愛的一面,或者可恨的一面,我們要試著去寬容和理解,學會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生活賦予我們難言的傷痛,我們也依舊可以快樂的擁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