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安又琪說:我是最不紅的“超女”冠軍,我已經勢不可擋的在娛樂圈成為了普通人,我也很想知道我為什麼高開低走……
選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說不清楚,但是,真正意義上在全國範圍內掀起選秀狂潮的是2004年由湖南衛視主辦的“超級女聲”。之後的“快樂男聲”、“快樂女聲”、“中國好聲音”、 “偶像練習生”等等都是“超女”模式的衍生品。
透過這些選秀活動選出來的年輕男女們一夜爆紅,迅速成為“全民偶像”,火爆程度不亞於當紅明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批又一批的新人前赴後繼,有的順利上岸,有的被遺忘在沙灘上,有的甚至直接被拍死,個人境遇天差地別。
說到底,“全民偶像”的身份能維持多久,選秀明星的路能走多遠,除了你自身的實力,還得看你有多少賣點。
01 啟幕一代2004年,“超級女聲”正式啟幕,由於不分年齡、不分地域、不論外形、不分職業的相對寬鬆的參賽規則,從全國分賽區選拔到全國總決賽的賽制,吸引了一大批愛好唱歌的女生報名。“海選”這個詞,就是在那幾年進入大眾視線的。
首屆“超女”很多人為王媞抱不平,認為她的歌唱水平最好,但獲得冠軍的是安又琪,而最紅的反而是15歲的小妹妹張含韻。
首屆“超女”前三甲
但仔細想想,這個結局是可以理解的。
“超女”的本質是選秀,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歌唱比賽,比的是“綜合實力”而不僅僅是演唱水平。安又琪能唱能跳,更會調動現場氣氛,至今還記得她當年的那句:“讓我看到你的手!”。張含韻天生的可愛又有親和力,雖然歌唱水平比不上兩位姐姐,但勝在形象討喜,觀眾就是喜歡看到她。反觀王媞,雖然演唱水平佳,但其他方面就平平無奇,你說你唱得好,但又不是好得讓人驚豔,有實力、無特色。
比賽如此,後來三人走的路亦如此。
當年酸酸甜甜的張含韻
安又琪往“唱跳”方向發展,發專輯出唱片;張含韻成了蒙牛的代言人,一句“酸酸甜甜就是我”讓她紅遍全國,成為新一代“青春偶像”。王媞也出過唱片,但沒有特色的她逐漸被大眾遺忘。
多年後,曾經被黑得體無完膚的張含韻透過讀書、進修,往影視圈發展,並憑藉在《聲臨其境》中的出色表現再一次獲得認可和關注。這個曾經哭哭啼啼接受採訪的女孩兒終於乘風破浪、逆風翻盤。而那個曾經熱情洋溢,揮手微笑的安又琪只能咬著嘴唇吐著氣,強忍著眼淚不認為自己的心態有問題。
現在的安又琪
02 全盛時代2005屆“超女”是影響最深遠的一代,至今,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何潔還活躍在演藝圈。
不得不說第二屆“超女”是站在了首屆的肩膀上,有了首屆的活招牌,第二屆的勢頭如“熊熊之火”,參與人數之多、影響力之大、波及範圍之廣都到達了顛覆。
一時間,彷彿你周邊所有人都在談“超女”,你要是沒個自己喜歡的選手,都不好意思加入身邊人的話題。還有甚者到處藉手機、發簡訊,幫自己喜歡的“超女”投票。連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曾子墨都公開支援張靚穎,並憑藉個人影響力幫張靚穎拉了1300多票。“玉米”、“筆迷”、“涼粉”、“河粉”這些粉絲們自發集合,時而高喊助威、時而互相掐架。
2005屆“超女”10強
然而,2005年最紅的還是李宇春。
當年的李宇春
李宇春的爆火,除了歌唱實力,更源於她的個性。
何潔在和紀敏佳PK的時候曾說過:“我們這裡誰差了!”沒錯,能走到全國十強,誰都不差,為什麼是李宇春,就是因為她的特點和個性。
她不漂亮,但是“帥氣”,她的“帥氣”女的喜歡,男的嫉妒;她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柔和女嗓,沒有紀敏佳的渾厚,不像張靚穎擅長高音,但她嗓音獨特,很有辨識度。她能唱、能跳、能寫,才華卓著、個性謙和。
其實,那年的“超女”是“諸神之戰”。
周筆暢也能唱,外形可愛,她的可愛更偏向於隨和、幽默,而不是張含韻般的小姑娘,有人叫她“機器貓”。張靚穎能唱,以英文歌和海豚音被大家喜愛,被稱為“海豚公主”,很多人覺得那一屆“超女”歌藝最好的其實是張靚穎。何潔能唱也能跳,眉眼彎彎,長得還有點民族特色。紀敏佳音色渾厚,原本擅長英文歌的她,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避開張靚穎的鋒芒,選擇了一些有年代特色的歌曲,頗受阿姨們的喜歡(我家太后當年最喜歡紀敏佳)。
她們之後的路,也隨了她們的特點。
李宇春一直堅持自己的個性、做自己的音樂,上了2次《時代》封面的她,並沒有向市場妥協。當年的安又琪迅速推出了《你好,周杰倫!》,可後來說起安又琪的歌,能想起來的還是《你好,周杰倫!》。如果說,安又琪們的音樂代表了當時市場的主流,那李宇春的音樂則更代表了個性和未來趨勢。她的個性和辨識度更讓她打開了影視圈和時尚屆的大門,演戲、代言都被她收入囊中。
周筆暢的特色遠沒有李宇春那麼突出,機器貓不可能永遠是機器貓,就像張含韻說的:“還可愛啊,我都可愛十幾年了。”但她的唱功還在,音樂夢想還在,即便她說她的音樂並沒有受到很多人的認可,但一直堅持音樂的人仍值得尊重。
張靚穎充分發揮她的演唱實力,走出國門赴格萊美、給金正恩演出,還走上“OST女王”路線,《畫心》、《我用所有報答愛》、《終於等到你》傳唱度極高。可惜,長江後浪推前浪,她的一首《終於等到你》等來了張碧晨和鬱可唯,張碧晨轉手就送了她一首《涼涼》。不過,她的音樂才華還在,除了演唱她還可以培養新人,籤潘辰,甚至還能幫楊冪出唱片。
03 巔峰之下第三屆的“超女”熱情不減,但已經貢獻不出第二季那樣的光輝了。
印象中,第三屆“超女”的話題性更高於她的演唱本身。公認歌藝最好的譚維維拿了第二,轉戰三個唱區的復旦學霸尚雯婕奪冠,季軍劉力揚、艾夢萌後來都沒有什麼大的動作。那一屆最紅反而是唱歌水平不咋滴的厲娜,她和許飛的關係最好,她們的粉絲甚至連成一線,取名——“飛雪聯盟”。
2006屆超女三強
但是,這一屆的“超女”真正詮釋了想要在娛樂圈站穩腳要麼有足夠驚豔的實力,要麼有足夠的特色。譚維維的實力+尚雯婕的特色就是這一屆“超女”貢獻給大眾的最後成果。
譚維維的境遇和周筆暢有點像,但她沒有周筆暢的人氣,也沒有周筆暢的成績,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除了《烏蘭巴托的夜》,最熟悉的譚維維的歌還是那首頗具爭議的《譚某某》。
尚雯婕說,她就是要堅持自己的風格,哪怕被人批評,哪怕化妝化得像鬼一樣也無所謂。其實大家都明白,那不是化妝,那是整容。不過整容也好,她堅持的電音也罷,都是她的話題和特點,特點也就是賣點,這些賣點能讓現在的她在娛樂圈佔有一席之地,畢竟她還發掘了一個華晨宇。
尚雯婕
當年,實力不足的人氣王厲娜,慢慢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能在一些影視劇中當小配角或者客串,許飛真實演繹了什麼叫做“性格決定命運”,當年的“飛雪聯盟”今安在兮?
04 衍生後來的芒果臺還是娛樂的霸主,但他不在執著於“女聲”,快樂男聲、快樂女聲,都是當年“超女”的衍生品,只不過光輝不在。
後來能殺出重圍並被人記住的無一不是“個例”,而這裡的“個例”指的是有“個性”的案例。張傑至今還有不俗的影響力,除了本身的實力,多少還有點謝娜的因素;江映蓉有實力,但她的名字總是和整容放在一起;鬱可唯走著“OST女王”的路線,藉著今年的“乘風破浪”又小火了一把。
鬱可唯
其他人的名字,在一點一點離我們遠去。
娛樂圈從不缺選秀,能被看到的都有實力,但能被大家記住的無一不是有特色、有“個性”。
《中國好聲音》中最紅的不是梁博、李琦、張磊,而是更有辨識度的吳莫愁、吉克雋逸、周深,走OST路線的張碧晨以及實力超群、令人扼腕嘆息的姚貝娜。《創造101》最被大家熟知的反而是經常哭哭啼啼,被別人笑沒實力,還得自嘲:“幹啥啥不行,跟老闆吵架第一名”的楊超越。
“錦鯉”女孩 楊超越
Ending《演員請就位》第三季,爾冬升評價王楚然時說:“像你這樣漂漂亮亮的女生太多了,最糟糕就是沒有性格。”
說得太對了!
這個世界永遠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永遠不缺有實力的人,娛樂圈更是以倍速更新換代。其實,安又琪們沒必要問“為什麼我不紅了”,因為不紅是最正常的狀態。你想要紅,想要紅得久,首先問問自己夠不夠實力?除了實力,你有沒有特性?對觀眾來說你有沒有記憶點?對公司來說你有沒有賣點?
如果都沒有?你能“不紅了”已經是幸運的了,因為至少你還紅過。安又琪,至少還有人知道你叫安又琪,其實,你比大多數人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