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張藝謀的《英雄》一直以來都被現代很多觀眾認為是國產電影中,武俠電影的典範。《英雄》開創了一個時代,而且自此之後,武俠電影作為一個特殊的單元重新火了起來。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在《英雄》之前,我們的國產武俠電影並沒有那麼爛。《英雄》所創立的時代不過是迎合了部分當下人的審美,一種型別的電影看多了總會厭。因此,多一種型別之後,人們就會自發地產生一種豔慕意。這無關於內容,只與形式有關。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二十一世紀之前的國產影視劇主要集中的視角在於平民老百姓,之後的國產劇越來越多的將目光集中到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身上了。因此,在那樣的環境下,張藝謀的《英雄》的視角是迎合了市場的,最終他也獲得了成功。

然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影片,卻是傳統的武俠電影,甚至有很多喜歡電影的人會尊稱它為國產武俠電影的巔峰。相對於主題核心,這部影片比《英雄》的高度更甚,不過因為是老電影,知道的人不多。本片名叫《黃河大俠》。

《黃河大俠》說的是一個除暴安良的俠客的故事,成長在黃河邊的馬義空有一腔保家衛國的心,卻無能為力,苦練十年劍法之後回到家中卻看到家破人亡的慘象。唐朝末年,軍閥割據,黃河邊上的幾個軍閥都想要成為主宰,段王爺遇刺後逃到了黃河邊,碰巧被馬義所救,想要報恩的段王爺意欲收留馬義卻被拒絕。

李王爺知道後,開始了遊說,然而再次被拒,懷恨在心的李王爺毒瞎了馬義的雙眼,被逼無奈後,段王爺終於將馬義留在了府中。李王爺派人求和卻不歡而散,段王爺派人追殺,關鍵時刻,馬義救下了李王爺愛女。然而段王爺心有所不甘,派人設計讓馬義和李王爺以及李王爺愛女之間離間,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而後,奸計被識破,馬義宰殺了段王爺之後,遠走天涯。

乍一看,這個故事並沒有什麼趣味所在,也不符合太多人對於心中的武俠以及俠義精神的嚮往。馬義被王爺所救,我們現在的一般心理都會覺得這是喬峰和大汗之間的兄弟情誼。張藝謀的《英雄》之所以被追捧,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然而本片中的王爺和自己的救命恩人之間,王權和俠義精神之間卻有了衝突。王爺並不會因為救命恩人的話而有任何的收斂,俠義精神在王權之間的也沒有存活的空間。這就是封建時代的本質。

張藝謀的《英雄》淡化了這種本質後,卻執意讓我們去理解帝王將相的無奈,這是迎合曾經的市場的核心,並非本身所具有的俠義精神的詮釋。因此,這樣來看,本片的段位確實是比張藝謀的《英雄》要高出不少。

《黃河大俠》好就好在讓普通人認清了封建時代皇權至上的本質,當一個人被權力所包裹以後,他便可以做任何喪心病狂的事情,至於說俠義精神,普羅大眾的幸福百姓的安康等等,都可以棄之不顧,唯獨自己的權力不能被破。

而身處封建時代的各種各樣的大俠們,只要是遇見了權力之後,自己的抱負就會成為空談。封建時期的統治者並不會在意任何的俠義精神。他們真正在乎的是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權力是否永固。因此,時代的框架在那裡,誰也不可能在這個框架內,做出來任何推翻這個框架的決定。俠義精神,尤其是封建時期的俠義精神,不過是對於自己沒有參與過的事情的一種嚮往。

任何大俠,指望著當權者能給予一個答案最終都會以失望告終。這種本質核心還可以進行延伸,比如說百姓對於清官的渴望,以及呼喚英雄的誕生等等。這些都歸結於封建時代這個大框架之後,一切就顯得太過於可悲。清官是封建時代鳳毛麟角的存在。

就如同俠義精神在皇權面前的不堪一擊一樣。黃河大俠馬義可以殺掉一個段王爺,但是他不能推翻整個封建王朝,這就是時代的侷限性所造成的悲劇。馬義的懲惡揚善不過是殘存在封建框架內的區域性光明行為,然而整體黑暗的封建制度下,這種光明註定是會被吞沒的。因此,馬義最終選擇浪跡天涯。

然而《英雄》的主題之下,我們看到的卻是接受這種奴役並最終決定不反抗。無名刺殺秦王最後卻放棄了。原因在於他認為親王統一天下後,人民不會遭受戰亂。這種困境不正是段王爺對馬義所說,只有自己一統天下,百姓才會安居一樣。

時代在變,人心在變,同一個問題自然會有不同的答案。馬義洞穿了這種答案,自然會覺得段王爺在胡扯,然而自己也無力抵抗,畢竟,徹底推翻一種舊制度的人幾百年後才會出現。無名看不到這一面,最終只能懷揣著理想,慘死金鑾殿。

……

你好,再見

11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幹啥啥不行,炒冷飯第一名!真是夠了,氣到自己,陳翔又c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