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了一部小眾電影,片名聽著平平無奇,但每個看過的人,都會對它過目不忘。
甚至將它劃入《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家》《朗讀者》等高分電影的梯隊——《波斯語課》。
1942年,納粹德軍展開瘋狂的大屠殺,凡是被抓住的猶太人,要麼被關進集中營,要麼在轉運途中遭到迫害。
影片的男主,就是在逃去瑞士的路上被捕,即將和同胞們被草草槍決。
在危急關頭,他開始瘋狂哭喊,謊稱自己是波斯人,並拿出隨身攜帶的一本叫《波斯語的奧秘》的書作證。
其實,那本書是他之前從別人手裡換來的,除了知道扉頁裡“爸爸”這個波斯語單詞,其餘根本一竅不通。
這次急中生智,讓男主僥倖逃過了槍子,卻也陷入了更大的麻煩——
集中營裡一位管後勤的德國軍官,正想找一個波斯語老師,男主就這麼被當成“戰利品”,送到了軍官面前。
他為了保命,只能繼續編造謊言。
說自己是比利時和波斯混血,波斯語只會聽說,不會讀寫,還當場說了一段“波斯語”,以自證清白。
軍官半信半疑,將男主安排進了集中營的廚房,要求他白天干活,晚上教自己說波斯語。
就這樣,男主硬著頭皮上起了波斯語課,所有的單詞都是隨口編造,用德語做注音。
教的時候很輕鬆,但課後他還要死命記住這些瞎編的詞彙,以免之後露餡。
隨著單詞教得越來越多,軍官的學習興趣也越來越濃,後來他一口氣寫了四十個單詞,要求男主把發音一一標註下來。
軍官甚至開除了身邊的女助理,讓男主頂替文書工作,負責登記集中營裡的猶太人資訊。
得益於“波斯語”這個保護傘,男主在集中營過得比同胞要好,他吃得飽穿得暖,還能免受各種皮肉之苦。
不過在精神層面,他卻承擔著非同尋常的壓力——每編造一個單詞,就生出一個謊言漏洞,一不留神就會被軍官抓住把柄,一命嗚呼。
在這種絕望時刻,男主忽然急中生智——用猶太人名單上的姓名作為詞根,編造新的“波斯語”單詞。
得益於這個方法,整個集中營成了他的“單詞本”,每次放飯時,他就盯著同胞們,逐一透過他們的姓名,複習編造的詞彙。
久而久之,男主在軍官面前越來越遊刃有餘,不斷用“波斯語”掩蓋著自己的真實身份。
整個集中營也慢慢知道,有這麼一個“波斯人”,在給納粹軍官當語言老師。
這過程中,其實不止一次有人懷疑過男主的身份,但軍官並不相信他人的推斷,堅持自己找對了老師。
直到有天,男主露出了破綻,把“樹”和“麵包”的單詞記混了。
他剛要強行解釋,就被軍官暴打一頓,打發去了最累的礦場做工。
男主在那裡工作沒幾天,就累得精疲力竭、神志不清,昏迷中他開始唸叨起之前編造的“波斯語”。
士兵們聽不懂他的胡言亂語,只能叫來軍官,一聽才知道男主在用“波斯語”唸叨要回家。
因為這件事,軍官再次認定男主是波斯人,把他從礦場調回廚房,繼續教授“波斯語”。
看到這裡不難發現,這部講述二戰的電影與《辛德勒的名單》和《鋼琴家》等經典有些許相似之處,視角全程集中在軍官與男主身上,透過個體遭遇去刻畫真實歷史,兼具緊張刺激的懸疑感。
男主每次驚險地矇混過關,都讓人長舒一口氣,之後又不禁擔心後面他還會出什麼差錯。
軍官每次接到他人舉報,都會把全片的緊張氛圍拉滿,生怕他下一秒露出納粹的殘忍嘴臉,大開殺戒。
片中最巧妙的設定,便是男主為了保命編造“波斯語”的情節。
語言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另一個民族的特徵之一,可以體現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
男主之所以能夠在屠殺中倖免於難,依賴的正是語言的這種特性。
同時,語言還是文化的載體。
男主一開始只能死記硬背編造的單詞,是因為那些詞彙,並沒有完整的文化背景作為支撐。
之後,他選擇用猶太同胞的姓名做詞根來造詞,生生編造出了一套完整的語言,是因為姓名也是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結晶。
在片中,這門只有兩個人會說的“波斯語”,符號功能被徹底肢解,承載的是集中營裡2840個猶太人的命運。
當這樣一門特殊的語言,竟被一個納粹軍官習得、掌握,甚至靈活運用寫成了一首詩,這其中的諷刺意味不言而喻。
它既是故事的起點,也是促成人物關係轉變的重要因素。
因為“波斯語”,軍官逐漸卸下了工作時的嚴肅面目,開始用這門語言,講述自己的過去。
他本是個家境困難的廚子,從小自卑無比,人生理想並非參軍幹大事,而是計劃在戰後去德黑蘭開餐館,與失散的兄弟團聚。
他一次次仰仗權利,幫男主逃過屠殺,是因為“波斯語”對他來說,意味著自我解脫。
同樣是因為“波斯語”,男主在經歷幾次生死磨難後,看清了集中營里人間煉獄般的真相。
他利用同胞的姓名保全自己,卻無力阻止眼前發生的一切慘劇,只能悄悄帶出食物,幫助絕境中的同胞。
“波斯語”對他來說,意味著一次自我救贖。
然而,這種逃避現實的特殊教學關係,並沒有維持太長時間——集中營新來了一批人,其中有一個真·波斯人。
這讓軍官手下的一個士兵大為興奮,他為了揪出男主的破綻,親自帶男主去與波斯人碰面。
可剛到牢房,他們就發現波斯人被人割喉殺害了,士兵隨即遷怒男主。
就在這時,一個曾被男主幫助過的猶太人站了出來,承認自己就是兇手。
但他的挺身而出換來的是幾顆冷冰冰的子彈,以及一連串的羞辱。
這件事徹底擊垮了男主的心理防線,讓他對過去發生的一切感到疲憊不堪,於是頂替了一個同胞的名額,加入了待處決的佇列。
軍官得知訊息,將他從隊伍裡揪了出來,斥責他竟然為了一個無名小卒付出性命。
男主則反駁——你說他們是無名小卒,不過是因為你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你否認自己是劊子手,但你做的一切都是讓劊子手吃飽喝足去濫殺無辜……
影片結尾,氣數已盡的納粹開始清理集中營,銷燬了一切資料證據。
軍官趁亂放走了男主,自己則按照原先的計劃前往德黑蘭,重新開始自由的人生。
但他沒想到,自己辛苦學習的“波斯語”,不過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謊言,還沒進入德黑蘭就被人扣下了。
而重獲自由的男主,最終來到了盟軍的基地,靠著那門並不存在的“波斯語”,一一道出了2840位猶太同胞的姓名……
總的來說,《波斯語課》是一部可圈可點的二戰電影,由一個精巧的設定展開劇情,透過個體刻畫戰爭背景下的人性。
影片目前在豆瓣的評分高達8.5,是近年來難得的一部高分二戰電影。
其中一部分原因,在於片中出現的納粹德軍,並非扁平化的反派形象。
導演甚至多次透過支線情節,去描寫士兵之間的情感糾葛、約會日常。
他們中的不少人,也同樣是被迫被時代裹挾。
但當這些納粹士兵的段落,穿插在猶太人備受折磨、屍體成堆的殘酷場面之間,就顯得格外發人深省。
這也正是每部反思二戰的電影,想要傳達給觀眾的主題——
戰爭永無勝利者,只會給所有人帶來傷痛,也只有直面歷史,才會懂得和平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