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這部豆瓣9.4分高分國產劇的唯一弱點就是白麥苗,縱覽整部劇白麥苗這個角色所佔篇幅很大,與德寶、水花一樣都是貫穿全劇的角色,但是演員黃堯並不突出的演技,編劇大神高滿堂對待這個角色敷衍的設計,讓白麥苗成為該劇唯一帶有瑪麗蘇buff的角色,與整個劇淳樸紮實的設定、豐滿精彩的表演、高階有張力的劇情格格不入。
白校長。
他最後一刻理想的崩塌,與得福兩人意見產生分歧的那一幕,真正的催人淚下。沒人能夠真正讀懂他,學生不懂,領導不懂,甚至連自己親身的女兒也不懂,唯一能夠懂他的妻子也早已去世多年。他守著他那兩間破教室,從最初的湧泉村到後面的金灘村,抗住了戈壁灘上肆虐的風沙,卻擋不住新時代翻滾前進的浪潮。他明白,當潮水褪去,就一定知道誰在裸泳。他迷茫,他不知道他這樣做是不是真的做錯了。攔過載著外出務工學生的大巴,捱過學生家長的揍,受過教育領導的批評。
最後,白老師終於妥協了。他不計後果,私自賣掉了閩商捐贈給學校的四臺電腦,購置了西戈壁灘小學學生參加合唱比賽的校服,他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受批評,撤職甚至進監獄,可他卻沒有絲毫退卻。當他站在舞臺上面對著他的孩子們盡情指揮時,腦海中閃過的是麥苗從福建辭職回到了金灘村,小川失聯許久的母親回到了他的身邊,孩子們戶口證明也落實了下來,從而避免家長為了孩子打工虛造年齡,在某一瞬間,我真的以為這就是現實,對於白校長最好的結局,可結束後發現這卻是白校長自己的幻想,這一情節的加入又對白校長這一角色增加了些許的意難平…
白校長能攔下幾個不到16歲上車去打工的學生,能讓公安局認真審查打工人年齡。然後呢?到16歲,孩子們還是會被家長送上車,即使學習好也沒辦法繼續學習。上不了高中,考不了大學。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村民不懂讀書明理。在他們眼裡,明理不如補貼家裡。村民不信讓孩子讀書考學,10年以後高學歷的孩子能給家裡掙更多錢。在他們的觀念裡,眼前能看見的利益最重要。
白老師這個知識分子在村裡格格不入,學生家長嫌他多事,妨礙自己家早點掙錢。連最出息的學生都勸他放棄他的堅持。女兒也從未真正、完全理解過他。麥苗除了外貌和口音之外再沒有一點白老師的影子,她是個完完全全的金灘村村民。紅旗下長大的知識分子,甘願紮根大山,必定是懷著教育報國的理想的。當年該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