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妍希自稱創作型歌手,結果一練歌,音準都找不著。女團出身的孟美岐穩坐評委席,和陶喆、胡彥斌、張韶涵比肩。
陳妍希雖然是演員,但是剛進浪姐就自稱發過專輯,也會寫歌。結果分組訓練第一天,她被容祖兒一眼就看出了音準問題。
容祖兒神情嚴肅,直接喊停,開始手把手地教。不過陳妍希態度很好,知道自己音準不過關,就反覆練習。
還有最近引發爭議的孟美岐,舒舒服服地坐在前輩們中間,享受著節目組同樣的待遇和光環。
但是問到代表作,像陶喆、張韶涵、胡彥斌,觀眾們可以說出好多首,獨獨她,有的人一臉問號,有的人想半天說出四個字“火箭少女”。
並不是說樂壇不能有後起之秀,而是這個後起之秀真的有和前輩們比肩的實力嗎?
像1995年的樂壇新人王力宏,2000年的樂壇新人周杰倫,他們和前輩們一同爭奪音樂類的獎項,靠的是專輯的銷量以及自身過硬的音樂素養和創作才華。
而且就算是周杰倫和王力宏,在他們出道的前十年裡都沒有這麼心安理得地坐在評委席上去點評其他歌手。
而現在呢,只要有所謂的流量,唱過幾首歌,就可以做評委。節目考量更多的是話題熱度,而不是音樂素養。
門檻低是針對有資源有流量而言的,不需要唱功有多好,後臺修修音,再加點電音,渲染點舞臺效果,就可以自稱歌手了。
但是對於很多真正有音樂素養的歌手,機會就難於登天。比如創作了過百首歌曲的周傳雄,在《天賜的聲音》裡連唱第二首歌的機會都沒得到。
而周傳雄還算是有情懷熱度的,還有很多好的歌手都被淹沒在流量的黃沙裡,連個露臉的機會都沒有。就連汪峰都要迎合00後的市場去唱Rap了。
不過華語樂壇真的要復甦,靠這種一時的流量是沒用的,可能沒幾年,這些歌曲就連一點記憶度都沒有了。
天天靠著韓式的男團女團和美式的Rap,真正屬於華語樂壇的魂卻丟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