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由七個大導演為祖國打造的七個故事,在建國七十週年獻上禮片,這些特殊意義無疑讓《我和我的祖國》成為了這個假期受關注度最高的一部電影。

雖然假期已快結束,但絲毫不影響去電影院二刷,閱兵時的那種震撼感、自豪感還深深地留在了腦海中,久久不能散去。就在昨天從電影院走出來以後,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這部電影的力量,滿場座無虛席,大家都在不停地抹淚。

這些故事,講述的是每一箇中國人共同的記憶,正是因為這些共同記憶的存在,我們才成為了“中華民族”這個精神共同體的一份子。

正如同一個人的經歷塑造了一個人的人格,從這些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中,也誕生了屬於全體中國人的某些潛藏特質。

《我和我的祖國》中的七個故事,每個故事都可以剝離出一條明線和一條暗線,兩條線齊頭並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前夜》

開國大典是標誌建國的大事,怎麼鄭重都不為過。但是再大的大事,也要分解為一件件小事來進行,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兩條線的同時展開:

明線是林治遠解決電動升旗的技術問題,暗線是開國大典在內外交困背景下的籌備。

在當時,國內物資匱乏,為了讓場面壯觀,開國大典上的飛機編隊甚至要來回飛兩遍,而電影一開始畫面中的狙擊槍、手榴彈、轟炸機,也表明了那時國民黨反動派在大陸殘餘力量對開國大典的威脅。

不但一窮二白,而且岌岌可危,這就是開國大典的背景。而整個開國大典,是流程複雜且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紕漏的,林治遠負責的電動升旗,只是眾多環節其中之一。

在明線裡,黃渤飾演的林治遠為了解決技術問題而竭盡全力,與此同時,還有許多普通人也在試圖幫助他。

有捐出孩子長命鎖的婦人,有捐出自己錄音機的男人,有捐出實驗室最後一塊樣板鉻的教授,有些喜感又讓人暖心的是,還有很多完全幫不上忙的東西——大爺的菸袋鍋,廚師的勺子……

就像抗戰時期推著小推車給八路軍送物資的百姓一樣,他們是最樸素但也最熱誠的。最終,國旗在林治遠和其他人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升起,開國大典也在無數工作人員和普通人的努力下順利進行著。

但是暗線中開國大典的推進背後,看似有條不紊,卻意味著有許許多多人正在像林治遠一樣,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努力突破一個又一個困難和阻礙。

這明暗兩條線結合起來,便詮釋出了中國人身上的一種特質:團結。

越是在黑暗深沉的前夜,中國人越是會團結奮發。

從熱心的群眾到林治遠自己,再到藏在暗線中的那些同樣在攻克艱難任務的其他人,這些單獨來看有些渺小的個體,他們的付出卻是開國大典不能缺少的基石之一。

《相遇》

《相遇》,是中國人尋回尊嚴、給中國人一劑強心藥的故事。

開國大典以後,中國人站起來了;而擁有了自己的原子彈,中國人才挺起了脊樑。

這個故事的明線,是在一位工程師消失後,女友對他三年的尋找;而暗線便是新中國眾多科研工作者對屬於中國的原子彈的尋找。

那個時候,國際上有很多國家對新中國虎視眈眈。美國有原子彈,但是他們拿來恐嚇我們;蘇聯有原子彈,但是他們不會白給我們。

中國必須要有自己研發出來的原子彈,才可以和他們平等對話。所以我們不惜一切:蘇聯專家撤走了,我們就自己獨立研究,計算機不夠,我們就用算盤打、用筆算。

一批批的科學家、工程師、軍人,在戈壁灘上隱姓埋名,把青春韶華消耗在荒無人煙的地方。這樣巨大的犧牲,為的就是讓全體中國人可以安然入睡,讓我們的後代可以享受和平,新中國站立在世界上。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時候,國際局勢是怎樣的呢?一是赫魯曉夫剛剛下臺,而在24小時內,我們的原子彈就爆炸了。二是美國一直核威懾中國,在朝戰、臺海危機中都曾有過用核武器攻擊中國的打算。

但是在我們擁有了原子彈以後,蘇聯的修正主義不能再幹涉我們,美國的武力威脅也不再張牙舞爪。

我們終於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才有了今天祖國的繁榮與強大。

在原子彈誕生的背後,是無數人的犧牲與無私奉獻,故事裡他和她的離別,換來的是中國人與原子彈的“相遇”,更是祖國與尊嚴的相遇。

在明線裡,女友執著地尋找,更突顯了那位工程師離去的沉重,但是如果沒有千千萬萬像他一樣決然的離去,全體中國人就要一直活在核恐怖之下,即使一對戀人能夠相遇,也無法盡情享受甜蜜。

這明暗兩條線結合起來,便詮釋出了中國人身上的一種特質:剋制。

現在的犧牲,是為了以後可以不用犧牲,現在的無法相遇,是為了以後可以在更美好的時代相遇。

《奪冠》

《奪冠》的明線,是小男孩鼕鼕要在一對兩難的選項間做出抉擇:到底是幫助街坊們看上女排比賽,還是去和喜歡的小女孩道別。

而這個故事的暗線,則是女排精神對中國人的感染。

往前推移,是82年中國女排在世錦賽小組賽被美國女排橫掃的窘境,是1983年在亞錦賽上負於日本丟掉了亞洲冠軍的遺憾,而在這樣的一個時刻,也正是“女排精神”出現的時候。

那時候的中國人,太需要在國際上揚眉吐氣了——在前夜過後,我們站了起來;與原子彈的相遇,讓我們找回了尊嚴;但是我們還急需一次次的奪冠,來樹立起我們的自信。

因此,這不只是女排的榮譽,更是屬於全體中國人的榮譽。扣球和對抗,勝利和奪冠,歡呼聲裡,每一箇中國人都感到了無比的自豪。

在暗線裡,所有人一起期待女排奪冠,一起為女排奪冠而喜悅,街坊四鄰因著這份共同的心情而緊密聯絡到了一起,全體中國人也因這份共同的心情成為了一個情感上的共同體。

在明線裡,鼕鼕雖然年紀還小,無法真正意識到女排對大家的意義,但是這種氣氛仍然感染了他,在他年幼的心靈裡萌發了愛國的種子。

愛國的起始,是將一個更廣泛集體的榮辱與個人的榮辱聯絡起來,而我們中國人生來具有這種情懷。

在暗線裡,鼕鼕被大家期待女排奪冠的情緒所感染,於是在明線中,他選擇了幫助大家看到女排奪冠。

這明暗兩條線結合起來,便詮釋出了中國人身上的一種特質:愛國。

為了女排奪冠而歡呼,這既是一個孩子身上的成長,更是他作為一箇中國人,其身上天然具有的愛國因子的覺醒。

《迴歸》

從1898年7月1日到1997年6月30日,香港被“租借”了99年。

祖國已經等她的遊子等了太久,已經一秒鐘都不願意多等。不管英國想要怎麼談判、想要怎麼胡攪蠻纏,我們都已經不願意再做出任何退讓。

《迴歸》這個故事,是在那個歷史瞬間背後的眾生記錄。

當時,我們已經擁有了截然不同的國際地位,再也沒有人可以強迫中國放棄它的孩子。

故事的明線,是談判官安文彬為了短短兩秒鐘和英國的十幾輪談判,乃至最後憤而離席,反映出中國在此時的底氣——

如果你們想談,我們就好好談,如果你們欺負人,我們也可以不和你談。

而故事的暗線,則是在香港各界人士的齊心協力下,一同籌備迴歸儀式的努力。雖然已經過去百年,但是隻要是中國人,那份對於領土主權完整的執著便永恆不變。

即使分別百年,即使雨打風吹,祖國從未有過一刻不在盼望失散的那一部分迴歸,而遊子也從未有過一刻不想要回到祖國的懷抱。

這明暗兩條線結合起來,便詮釋出了中國人身上的一種特質:守土。

無論是香港人民對迴歸的喜悅和渴望,還是談判官對兩秒鐘的堅持,這些情緒本質上都是源於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寸土不讓情懷。

《北京你好》

對於大多數從電影院走出來的年輕人來說,《北京你好》都是他們在七個故事中最有共鳴的一個故事。

誰能忘記那一年的盛況呢?這是新中國的國力第一次在世介面前落落大方地全方位展現出來,在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的同時,也讓我們重新認識了自己。

另一方面,那一年也是多難興邦的一年。一場里氏八級的地震,奪去了幾萬人的生命,也讓整個中國都感受到了悲痛。

“眾志成城”成為這一年被使用最多的成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也是在這一年成為了人們的共識。

來自全國各地的物資和救援人員源源不斷地進入到受災地區,無數人都在為救災而努力,從小孩到老人都在為災民捐款、捐獻物資。

《北京你好》沒有把鏡頭過多地放在奧運會場的盛況,也沒有著重描繪地震後的苦難,而是選擇了一個獨特的切入點:

一個普通的北京計程車司機和一個汶川孤兒的結識。

或許是甯浩和葛優的組合,讓這個故事蒙上了一層溫情的面紗。奧運的激情澎湃和地震的哀傷不已都被隱藏在了故事的側面,我們看到的是兩個陌生人之間的溫情。

計程車張北京是典型老北京的形象,貧嘴、愛面子,但是在關鍵時刻卻也很熱心。

在《北京你好》裡,明線是張北京為了虛榮心,想帶兒子去鳥巢看奧運,暗線是汶川孤兒為了摸一摸父親裝上的欄杆,也想去鳥巢看奧運。

因為同一個目標,兩人開始爭奪一張門票,但是在知道了這個孩子想要門票的理由後,張北京選擇了把門票給他,明暗兩條線在這張門票上交匯了。

這明暗兩條線結合起來,便詮釋出了中國人身上的一種特質:溫情。

在那一年,我們不但懷著大國風範讓世界說出了北京你好,更對同胞流露出了無限溫情。

《白晝流星》

這是一個有些浪漫主義的故事,從白晝流星到流浪兒再到讓羊羔“站起來”,故事裡的許多詞彙都充滿了隱喻。

從傳說裡照進現實的白晝流星,為內蒙牧民奉獻了一生的扶貧幹部,被返航的返回艙撼動了心靈的迷途少年,這些構成《白晝流星》的元素,就像詩歌中的意象一樣,象徵著更深層次的東西。

就像故事裡老李反覆對兩個流浪兒說的“站起來”一樣,扶貧也需要讓困難戶自己站起來,如果只靠幫扶,扶得了一時,扶不了一世。

這兩個流浪兒就像貧困地區的縮影,無數像老李一樣的扶貧幹部在這些地方嘔心瀝血,為的就是讓他們能夠在精神做到自強,而白晝流星就是那個讓他們自己站起來的契機。

這個故事裡,明線是老李和兩個流浪兒之間的故事,暗線則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發展。雖然看起來沒有關聯,但無論是航天事業還是扶貧工作,都必須要有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這明暗兩條線結合起來,便詮釋出了中國人身上的一種特質:自強。

因為自強,我們努力發展航天事業,終於,我們的征途變成了星辰大海;同樣是因為自強,曾經的貧困地區,也在扶貧幹部幾十年如一日的幫扶下,開始靠自己的能力脫貧。

《護航》

這是一個很簡單但又很純粹的故事,在明線上,瀟然執行了護航備份任務,卻在機會來臨時把機會讓給了戰友。成全戰友,甘當幕後英雄,在現實利益面前,瀟然退了一步,在精神上,她卻前進了一大步。

在暗線上,則是瀟然與男朋友的分手。在分手前,男朋友和她說,軍隊裡並不缺少她一個,被她潑了一杯水。不因為是女性就必須“迴歸家庭”,而是成全自己,追求自己的夢想,這是個人的成熟和對整個社會女性覺醒的對映。

這明暗兩條線結合起來,便詮釋出了中國人身上的一種特質:成全。

要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但也要做得坦坦蕩蕩,成全了自己,才能成全別人。

​這七個故事展現了新中國七十年來的七個小畫面,也是新中國成長曆程的七個寫照。穿過前夜,我們迎來了黎明;和原子彈的相遇,讓我們挺起了脊樑;一次次的奪冠,塑造了我們的愛國情懷;遊子的迴歸,讓我們守護了主權完整;世界對我們說“北京你好”,而我們對同胞予以溫情;懷著星辰大海的憧憬,我們在草原上看到了白晝流星;我們要繼續努力奮鬥,為祖國的繁榮保駕護航。

這就是《我和我的祖國》之間的故事,把它們糅合在一起,就是中國人的魂魄。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朱丹因李誕的一句“卑微”失去工作機會,李誕直接節目中下跪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