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這些年,“原生家庭”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或許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成長的隱痛,而這份痛苦,卻來自身邊最親近的人。但是面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大多數孩子會選擇默默忍受,甚至有些孩子因此變得自卑、沒有安全感,還有些孩子,或許會變得暴躁易怒,用叛逆的方式,來進行自我防禦,讓自己免受傷害。而在電影《何以為家》中,小男孩則將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
電影《何以為家》是由法國、美國、黎巴嫩共同製作的劇情片,講述了一個十二歲的黎巴嫩小男孩扎因,因為父母生下他,卻沒有好好撫養,導致他過上了悲慘生活,因而將父母告上法庭的故事。當然,這只是故事的梗概,而不是全部。
電影的主人公扎因出生在黎巴嫩的貧民區,扎因的父母很窮,但是卻生了很多孩子,他們負擔不起孩子的撫養費用。因此,扎因就成了黑戶,由於沒有身份證,他無法去學校上學,甚至無法獲得醫院的救助。作為家中的場子,十二歲的他被迫給一個雜貨商工作,以此來養活自己和弟弟妹妹。
生活的重壓讓小小年紀的扎因覺得沮喪,讓扎因對父母感到絕望的是,父母竟然把妹妹賣給了雜貨商。扎因覺得無法在家裡生活下去,他傷心地跑到了一個海濱的小鎮,遇到了善良的衣索比亞移民拉希爾。
作為移民的拉西爾,由於沒有身份證,時刻面臨著被驅逐的命運。她住在極其簡陋的房子裡,還有一個一歲左右的兒子需要照顧。為了躲過監視,拉希爾在工作的時候,將兒子藏在購物車裡。但是,無論生活如何艱難,拉希爾從來沒有想過放棄自己的孩子,她仍然努力的生活,拼命工作,想要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
而逃離原生家庭之後的扎因,生活的境遇並沒有好轉。在一次衝突中,扎因因為持刀傷人被判入獄。但是,在律師的支援下,扎因決定起訴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在明明擔負不起孩子撫養費的情況下,仍然不斷地生孩子,這樣的家庭無法給扎因提供保護和安全感,對扎因的案件負有重要責任。為了其他的孩子不要重複自己的道路,扎因在法庭上呼籲:我要起訴父母,為什麼?因為生了我,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或許,在現實生活中,在有些地區,明明沒有撫養能力仍然不斷生孩子的現象時有發生。但是,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出生成長起來的孩子,會獲得父母足夠的關愛嗎?在以後的人生之路上,會不會因為被忽略和童年生活的艱辛而缺乏安全感呢?我們不得而知。作為父母,在生孩子的時候並沒有經得孩子的同意,但是既然選擇生下來,便要承擔起為人父母的責任!生而不養,養而不教,何以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