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被視作《我和我的祖國》的有力競品,票房和口碑都不差,10月5日,微博熱搜,票房已破15億。
《中國機長》破15億海報
說句實話,由劉偉強來執導,張涵予、袁泉主演,本身就吊足大家的胃口。劉偉強是誰,那可是拍下《無間道》系列、重振港片的重量級人物,本人又是攝影出身,王家衛的御用,“香港最好的手提攝影”就出自杜可風對他的評價,後來又憑藉《傷城》終於拿到香港金像獎最佳攝影,由他執導的災難片,從視覺效果和剪輯上來說,肯定不會差。
然而,編劇是個大問題。中國電影一直有個怪圈,不管是大陸還是香港,只要是攝影出身轉行導演的,編劇總是他們的短板。張藝謀的《英雄》、陳凱歌的《無極》,只要是他們一在編劇裡摻和,電影似乎就好不到哪裡去。倒不是說能力問題,人無完人,十個手指還又長又短,每個人都有他欠缺的地方。
所以,在看完《中國機長》後,筆者曾經擔心的問題還是出現了。
《中國機長》架構很完美,多線並行,群像式描寫,開頭各種專業術語,讓人驚喜又意外,導演和編劇真的是又有想法又做了功課。各種細節的描寫,比如張涵予早上起來的冷水澡,洗澡時的憋氣,袁泉在車裡對小夫妻恩愛的那種羨慕和無奈,歐豪青春荷爾蒙無處釋放的四處搭訕,都很好地還原了一個“人”的基本屬性。導演很努力的,把機組的所有人,真實還原在你的面前,感覺這些人就在身邊。
同時,登機前的這一組群像描繪,每個人物都交待的很清晰,寥寥數語,人物身份、性格、個性都展露無遺,紮實又有戲。
然而,這種類紀錄片手法怕就怕在——我們交待了很多細節,事無鉅細,感覺每一個都是隱藏的線索,它們都會隨著劇情的推進,交織、發酵,繼而達到戲劇高潮。但是,事實並不如想象的那樣,這些細節並沒有太多用處。
在編劇課上,老師很喜歡舉這樣的例子,我們做一部戲,就好比挖很多的坑,這些坑有深有淺,挖到什麼程度,就看你的功力。好導演好編劇,會重點挖幾個,讓你在幾個維度上同時有縱深感,差一點的導演和編劇,就會挖很多很多的坑,看起來很壯觀,每個坑都很淺,讓人覺得線索龐雜而又索然無味。
誠然,中國機長本身的故事原型就發生在四十分鐘內,想要在這有限的時間裡,並沒有太多戲劇點的架構中,做到很強的戲劇衝突,真的很難,也很考驗編劇和導演。試想,故事發生時,天上地下被分割成幾個獨立的空間,他們彼此太獨立了,完全沒有了任何聯絡。空姐們進不了駕駛艙,駕駛艙不能和機組對話,地面指揮中心無法和飛機聯絡,各個家人也因失聯產生各種割裂,這樣空間的戲劇衝突,真的很難處理。
劉偉強還算不錯,製造了一連串的危機,然後再一步一步地解決。這一點可以參見好萊塢二十年前的《生死時速》,這部電影在群像與主角之間、危機和解決之道上,就有一個很好的平衡。劉偉強制造的危機,來得太快,解決地也太過容易,從觀眾心理學上講,情緒點完全沒有得到宣洩。
《生死時速》,主演基努·裡維斯
舉個例子,副駕駛因為窗戶破裂,半個身子在窗外,此時電影裡除了場面描寫,全然沒有其他。這時候機長在想什麼,副駕駛在想什麼,然後做了什麼,怎麼下的決定,外面的人知道麼,這些都沒有具體的表現,我們只能模糊的感覺到機長後來穩定了情緒,開始操控飛機,但是他是如何做出決定的,什麼原因讓他放棄對副駕駛的施救轉向飛行工作的,第二機長在外面是什麼感受,這些都沒有描寫。而沒有描寫的結果就是,人物性格立不住,中國機長當機立斷、這種“牛”氣沒有更好的展現。所以才有人戲稱,看完電影,這電影應該改名叫做《中國空姐》或者《川航機組》,而不是《中國機長》呀。我們太習慣於用對話表現人物性格,一到不說話內心戲的時候,就開始手足無措起來。
《中國機長》官方海報
同時,之前埋下伏筆的眾多乘客,全部淪為了臉譜,之前態度惡劣的大款,在生死麵前完全變了個人,一位外國友人反而成了素質最差的存在,飛行愛好者的出現毫無存在感!還有一家團聚的藏族同胞,抱著骨灰的大哥,去工地做廚師的夫妻,去祭奠戰友的老兵,這些都淪為了一句話的交待,之前鋪墊了那麼多的背景,到災難來臨之時,完全無用了,不免有些可惜。坑挖了很多,淺嘗輒止就有些無趣了。
彼時還沒有大熱的李現
誠然,《中國機長》是給了我們驚喜的,它的視效,對原素材的捨去和把控,都是可圈可點的,中國產災難片,他已經做得足夠優秀,勝過之前上映的諸如《烈火英雄》,快節奏、強衝擊也讓觀眾目不暇接,足夠多且並不尷尬的煽情點,獲得觀眾的肯定。也正因為這些,市場才給了它近乎熱烈的回饋,票房的接連高漲。
然而,它的不完美,也值得我們去深思。我們當然希望中國電影能做得更好,這樣才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國力的強大。
中國電影人,任重道遠!
接受《中國機長》的不完美,也是一種大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