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一檔綜藝節目能火多久?

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跑男,步履蹣跚地來到了第九季,但觀眾認為最火的還是前三季;

即便是極限挑戰經歷了換人等風波,來到了第六季,觀眾認為最火的依然還是前四季,甚至更加嚴格的雞條粉絲,只認前兩季。

所以,當第五季《吐槽大會》開播的時候,李誕“吐槽”到:實在想不到這個節目,做到了第五季。

儘管帶著一絲調侃的意味,但聯想到前兩季被觀眾吐槽為“洗白大會”的《吐槽大會》還是“腆著臉”做第五季,也是意料之中。

並且,《吐槽大會》居然還“創新地”改成了組隊淘汰制,也是能夠看到節目組想要“突破自我”的心思在裡面。

只可惜一個“吐槽大會”不把“吐槽”當重點,反而在其他方面花心思搞事情,就顯得有些奇奇怪怪了。

也有人吐槽道:李誕,這盛世如你所願,《吐槽大會》真不好看了!

就像某短影片平臺的段子:喲喲喲,這不是吐槽大會嗎?幾天不見,這麼拉了!

為什麼《吐槽大會》越來越垮了呢?

但是越拉胯,節目組反而還是選擇繼續做下去?

在這背後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緣由?

吐槽大會越來越不好看的原因,就是因為越來越不敢吐槽!

這是觀眾乃至節目都心知肚明的原因。

對比起第一第二季吐槽大會的尺度,後來的吐槽大會,不僅尺度小了很多,就連火藥味也是少了很多。

想想看第一季的周杰和曹雲金那兩期,再對比如今的吐槽大會,簡直就是開玩笑大會。

連陰陽怪氣都算不上。

就像是娛樂圈大部分的虛假友情一樣,表面上“吐槽”和“冒犯”,實際上卻是一次“友好交流”。

甚至是一次展現自己人脈的大好機會,具體案例參照金星老師或者薛之謙那兩期。

即便是身為節目的策劃人,李誕都看不下去,在節目中吐槽“找來一堆人,你們也不認識,在那互相說,互相在那洗白。”

完全背離了吐槽的吐槽大會,還不如直接攤牌,不裝了可能還比較好。

當然,直接將鍋甩給節目組,也是比較無辜的,畢竟節目也是知道怎麼樣做才能有更好的收視率。

但還是要顧慮到嘉賓的感受。

所以在錄節目之前,都會有讀稿,讓嘉賓過一下稿子,要是不能接受的尺度,就會修改一下。

但儘管如此,也依然會有漏網之魚。

就像第一期中黃奕吐槽秦昊是娶了個娘之後,伊能靜就直接在社交平臺上開炮。

節目組在面臨這樣的情況,下次自然就更加會注意尺度,畏手畏腳。

但為什麼節目越拉胯,李誕還是要繼續要做呢?

在《脫口秀大會》上李雪琴就說過:難道是老闆良心發現了嗎?不應該啊,老闆哪有哪玩意啊。

用《資本論》上的話來說就是: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

每一季的開始前,觀眾都能夠看到李誕最先站在舞臺上調侃,下意識地會將李誕看做是其中的編劇。

但實際上李誕的真實身份,他也是“老闆”群體當中的一員。

就連王建國都有段子調侃:我們喝完酒了,李誕坐著公司派給他的專車離去,只留下一段真摯的友誼在空中飄蕩。

而李誕自從走紅以來,鑽營這個標籤一直縈繞在他身上。

所以,有部分人聽李誕的“自我調侃”其實不過是他以股東的身份,在面對節目的質疑的時候,進行的一次消解和解構罷了。

甚至李誕本身作為藝人,在面對資本的時候,也是需要受到資本的掌控和安排的。

所以,在開頭李誕就說,“其實已經做不下去了,其實做完第四季,我就說不做第五季了。”

這個到底是梗,是段子,還是資本家的自我調侃?

就只有李誕本人心裡清楚了。

但是我們能夠知道的是,就算吐槽大會還是這麼垮下去,只要依然能夠為資本創造可觀的利益,那麼即使變成了嗑瓜子大會,也依然會做下去的。

極限挑戰在失去“6+1”的時候,很多雞條老粉都表示脫粉不再看這節目了,但新導演轉頭就宣佈了收視紀錄大好的訊息。

老粉?值錢嗎?能夠創造收視紀錄嗎?

論口碑,脫口秀大會確實要比吐槽大會來得要好,而且成員大多都是素人,節目成本大大降低。

但脫口秀在國內始終是小眾,儘管近幾年來破圈了。

但還是比不上吐槽大會,成員大多是明星來得吸引。

畢竟明星自帶流量,自帶熱度,而流量和熱度就能創造利益。

或許在未來某一天,我們可以這樣調侃:喲喲喲,這不是吐槽大會嗎,幾天沒見,這麼賺錢了?

9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寒假怎麼過?這些喜劇電影陪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