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裡,對兩屆奧斯卡的記憶尤為深刻。
一個是1995年,發生在第6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
那一年,國內外電影正逢黃金年華。
王家衛精心打磨出了《重慶森林》和《東邪西毒》,展現了港片的個性和靈魂;
張藝謀憑藉《活著》,扛起了中國產電影的大旗;
呂克·貝鬆拿出了殺手鐗《這個殺手不太冷》,陰差陽錯地成就了銀幕的經典形象;
迪士尼導演了經典動畫片《獅子王》,成為了一代人的童年珍貴回憶;
.........
誰落選,都將會成為奧斯卡最大的遺憾......
最終,《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低俗小說》三部曠世經典,一起殺進了決賽圈。
結果,上帝在這一年偏愛《阿甘正傳》,將獎項給了它。
事後,雖然有不少影迷都在為自己「心中的最佳」鳴不平,但是不可否認,這屆奧斯卡是我們心中最好的一屆。
另一個是1999年,發生在第7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
這一次,同樣是全球影壇佳作雲集的一年。
好萊塢穩紮穩打,交出了一份《楚門的世界》、《拯救大兵瑞恩》、《美國X檔案》、《細細的紅線》等滿意答卷。
歐洲影壇十分強勢,拿出了《兩杆大煙槍》、《海上鋼琴師》、《美麗人生》等經典佳作。
亞洲影壇雖然也有好的作品,但是相比之下,顯得相當低調。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莎翁情史》卻意外贏得了7項大獎,成為了最大贏家。
於是在影迷心中,這屆奧斯卡是歷史上最差的一屆。
本以為第71屆奧斯卡已經夠差強人意了,沒想到這屆的爭議聲更大。
今天,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剛剛落下了帷幕。
你能猜到的,基本上都被選中了。
你沒猜到的,我只能想說:“抱歉,估計很多人都想不到!”
那麼,誰是第92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
毫無疑問,是奉俊昊的《寄生蟲》。
最佳影片 + 最佳導演+ 最佳原創劇本 + 最佳國際電影長片。
在好萊塢,這個國外導演創下了影史奇蹟,征服了全世界。
這場勝利,無疑是幾代南韓電影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但在我看來,第92屆奧斯卡是歷年來最差強人意的一屆。
從表面上來看,今年奧斯卡沒有所謂的黑馬,基本上所有影片的硬實力都很高。
與往年的相比,有點勢均力敵的意思。
然而,我卻要說點不一樣的!
最佳影片 《寄生蟲》
今年的奧斯卡,根本沒有提前預定這一說。
在結果揭曉前,《寄生蟲》收穫了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
《小丑》贏得了威尼斯的金獅獎;
《1917》更是拿下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
而《愛爾蘭人》、《好萊塢往事》、《婚姻故事》、《喬喬的異想世界》、《小婦人》、《極速車王》都口碑爆棚, 幾乎沒有一部處於劣勢。
最終,最佳影片頒給了《寄生蟲》。
這一結果,肯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根據N年來,最佳影片的獲獎名單中,不難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則:
奧斯卡一直偏愛主旋律的電影!
特別是那些能充分體現主流意識形態,或與普通生活息息相關的現實主義題材,以及弘揚主流價值觀,Acura人性的影片。
如此看來,雖說《寄生蟲》不是好萊塢的電影,但它好像最符合條件。
如果拋開這種“偏見”,那麼《1917》和《愛爾蘭人》是最有競爭力的兩部作品。
前者是最佳影片的頭號種子選手,後者是黑幫片最後的輓歌。
《1917》用小人物的故事還原歷史大事件,從人性化的角度展現戰爭的殘酷。
而《愛爾蘭人》彷彿是一部黑幫的興衰史,不斷地激起人們內心深處被封存的記憶。
從《教父》到《美國往事》,不管是銀幕前,還是銀幕後,這部長達3個半小時的史詩級電影,好像在和觀眾做最後的道別。
只可惜,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只有一個!
最佳導演 奉俊昊
這個獎項,我想選「馬丁·斯科塞斯」,是七哥的私心。
這屆奧斯卡,馬丁老爺子無疑是最令人心酸的一個,全程陪跑一個獎也沒拿。
無論是導演的功底,還是影片的水準,《愛爾蘭人》都值得為馬丁拿一個最佳導演。
時光飛逝,老爺子今年已經78歲了。
單說他對電影的滿腔熱血和執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電影人。
毫無疑問,在這屆奧斯卡上,他是我心中的無冕之王。
言歸正傳,薩姆·門德斯沒有獲獎,絕對是那個意外。
《1917》這部電影,跟很多戰爭題材的電影一樣,核心依舊是反戰。
他以祖父的回憶作為基礎,打造了一部非常獨特的電影,把觀眾的視角帶入戰爭中,跟隨兩位主角同呼吸共命運。
但他最終敗給了奉俊昊的《寄生蟲》,我認為是出於兩個原因:
一是奉俊昊做到了,將商業和藝術的完美結合。
二是故事層層深入,從人性到階層,奉俊昊把整個社會看得太透徹了。
最佳男主角 華金·菲尼克斯
最佳男主角,實至名歸。
11年前,小丑是配角,卻未能站在領獎臺上。
11年後,多麼熟悉的一幕,小丑這次成為了主角,捧起了屬於他的榮耀。
這屆奧斯卡,影帝只可能屬於兩個人。
一個是《小丑》裡的華金·菲尼克斯,另一個是《婚姻故事》裡的亞當·德賴弗。
雖然兩人各有千秋,但是華金·菲尼克斯的表現更令人著迷
他不僅完美詮釋了小丑這個角色,還成就了整部電影。
更令人驚訝的是,當華金·菲尼克斯站在舞臺上,給人的感覺就是電影中的小丑。
他不是瘋子,只是被社會逼成這個樣子。
所以,華金·菲尼克斯在臺上的最後一句話,彷彿在告訴全世界:
“Run to the rescue with love ,and peace will follow!”
只要帶著愛去伸出援手,和平就會隨之而來。
最佳女主角 蕾妮·齊薇格
雖然寡姐無緣影后,但是她輸得並不冤。
《朱迪》這部電影,好像就是為她量身打造的。
蕾妮·齊薇格用演技,彌補了劇本的缺陷,憑一己之力挽救了整部電影。
最佳男配角 布拉德·皮特
最佳男配角,同樣毫無懸念。
論演技,布拉德·皮特絕對是好萊塢一線水準。
論顏值,男神的稱號,非他莫屬。
然而這麼多年,他試過很多的方法,都一直無緣奧斯卡,就這樣被無視了整整33年。
所以不難想象,當布拉德·皮特捧起小金人的那一刻,內心是有多麼的激動。
其實,最佳男配角頒給誰都無關緊要。
但最終選擇這位老男神,可能更多的是對他這麼多年來努力的肯定。
最佳女配角 布拉德·皮特
其實,勞拉·鄧恩在《婚姻故事》的戲份並不多。
但她能憑藉此片,以傲視群雄的姿態,拿下最佳女主角。
關鍵在於,她在電影中的那段強勢表演。
可能會有人覺得,為什麼寡姐不能拿下最佳女配角。
首先,她在《婚姻故事》裡是主角,所以可想而知,沒辦法憑藉裡面的角色入選。
其次,《喬喬的異想世界》的故事本身,掩蓋了演員的光芒,所以斯嘉麗.約翰遜在裡面很難大放異彩。
最佳攝影 《1917》
四字總結《1917》,眾望所歸。
羅傑·狄金斯這次又突破了自己的極限,在電影技術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
為了營造身臨其境的沉浸感,鏡頭必須保持從頭到尾都跟著兩位主演。
於是採用了偽一鏡到底的技術,從場景的銜接,到鏡頭的排程,都經過精心設計。
不僅如此,由於電影從頭到尾都是在外景拍攝,沒有重複的場景,而且風景一直在變,因此非常依賴自然光和天氣。
同時,還採用了順拍的方式,每場戲都需要在陰天拍攝,聚焦於主演經歷的短短2個小時。
所以很多時候,哪怕只出現5分鐘的陰天,劇組都要把握好。
可想而知,拍攝難度之大,簡直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1917》和羅傑·狄金斯卻做到了,而且完成得足夠完美。
要麼沒什麼懸念,要麼關注度不高。
但在好萊塢的名利場,其實除了這些獎項外,還有很多感人的瞬間。
最感動的環節
每年的奧斯卡,都會有一個重要的環節——緬懷已逝的電影人。
儘管跟主題毫無關聯,但是在我看來,它甚至比那些獎項更加有意義。
而這次悼念的兩位影人,是前不久意外去世的科比和高以翔。
18年後的再次會晤
在頒獎典禮上,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湯姆·漢克斯又見面了。
2002年,一個已經是影帝,另一個則是好萊塢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然而,在《貓鼠遊戲》裡,小李子在影帝面前絲毫不遜色。
這部電影不僅讓他們得到了名和利,更收穫了最堅固的友誼。
馬丁老爺子的微笑
這屆奧斯卡,老爺子無疑是摔得最慘的一個。
10項提名,顆粒無收。
當奉俊昊第三次站上領獎臺時,都感到有點過意不去:
“我上學的時候,就喜歡馬丁·斯科塞斯的電影,能和他一起出現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是我最大的榮幸。”
結果,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但這一笑,就像五味雜陳。
其中,有不少無奈,但更多是喜悅。
老爺子這一生,已經獲得了無數的榮譽,能看到後輩比自己更優秀,這就足夠了。
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獲獎名單。
不過,奧斯卡並不是某一種權威,更不能代表全世界觀眾的意向。
你可以指著鼻子罵它不公平,也可以舉雙手贊同,起身鼓掌。
在我看來,好電影不分國界,更沒有高低貴賤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