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奧斯卡頒獎禮都看了吧?
結果還滿意嗎?
要說本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肯定要數《寄生蟲》。
不光拿到最佳國際電影這種針對非英語系電影的傳統大獎。
尤其是同時拿到最佳國際電影和最佳影片,這在奧斯卡頒獎史上更是首例。
此外,能同時登頂奧斯卡和戛納兩個歐美著名的電影節,《寄生蟲》的名聲算是徹底打響。
也難怪導演奉俊昊昨天領獎時樂不可支。
因為這不單單是他一個人的勝利,更是整個南韓電影產業的榮耀。
獲悉電影拿獎後,南韓總統文在寅除了發文祝賀,也公開表示:
政府今後會進一步鼓勵電影從業者大膽創作。
可以說,《寄生蟲》的勝利,不單純是一個工業體系的勝利。
它還啟示人們,落後好萊塢並不可怕,只要允許創作自由,後來者同樣能夠居上。
一部是老馬的《愛爾蘭人》,因為被貼上流媒體出品的標籤,10提0中。
另一部,就是本該在頒獎禮成為熱門,後來爆冷落馬的——
1917
相較顆粒無收的《愛爾蘭人》,《1917》本次的奧斯卡之旅還算幸運。
因為它至少保證沒被剃頭。
所有被提名獎項中,它最終拿到最佳攝影、最佳視效、最佳音響三個技術大獎。
而在被《寄生蟲》截胡前,它原本一直在奧斯卡前哨站上高歌猛進。
一度成為外界眼中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有力角逐者。
儘管故事性而言,它沒有《寄生蟲》的戲劇化程度那麼高。
但至少視聽體驗方面,《1917》真的做到了極致。
能夠做到這一點,本身就得歸功電影強大的製作班底。
如果你之前留意過影片的排兵佈陣,相信也會和我一樣期待。
導演方面,相較在歐美市場不太出名的奉俊昊,薩姆·門德斯則是早就名聲在外。
《美國麗人》、《鍋蓋頭》、《革命之路》,皆出自他之手。
到了新片,門德斯稱,《1917》面臨的挑戰,比一般的電影多5倍。
這個一會兒還會結合影片的主要賣點來說。
主演方面,因為拍攝手法的原因,此次除了兩位英國青年演員外。
別的配角,都是英國影壇的頂級大腕。
像科林·費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馬克·斯特朗這些名字,影迷一定再耳熟不過。
但就像剛才說的,因為拍攝的主體是兩個年輕新兵。
以上幾位英倫大帥哥除了短暫客串外,再無任何露臉。
拜《1917》極度風格化的攝影所賜,電影這次的沉浸感做得尤其突出。
連英國傳奇男星——同時也是諾蘭御用配角——邁克爾·凱恩看過都表示:
1917是自己看過最棒的戰爭片。
說到沉浸感這件事兒,真的要感謝此次的影片攝影指導,羅傑·迪金斯。
自17年的《銀翼殺手2049》後,這是他第二次摘得奧斯卡最佳攝影殊榮。
但如果熟悉電影圈的應該知道,這位老哥是攝影界出名的大拿。
此次聯合門德斯,賦予電影最令人著迷的部分就是“一鏡到底”了。
當然,這不是說它真的花了110分鐘拍一個鏡頭。
畢竟,這種技術對現場排程的要求太高,稍出差錯,就得全部推翻重來。
已經封鏡的匈牙利著名導演貝拉·塔爾,之前就因為這個問題把製片人逼到自殺。
儘管《1917》是偽長鏡頭,但在下一個剪下點到來前,現場的表演必須一氣呵成。
這其實對劇組的整體配合要求還挺高的。
▲煙霧也起到了掩護鏡頭連貫性的角色
回看影史,類似的作品其實早就有了,《1917》並不算獨創。
經典的如希區柯克的《奪魂索》,裡面就採用了和《1917》如出一轍的剪輯手法。
希胖利用短暫的視覺停留障礙成功“欺騙”了觀眾,讓大家誤以為全片從頭至尾只有一個鏡頭。
近點兒的如2014年的《鳥人》,裡面也用這種偽長鏡頭炫了把技。
真正做到一個鏡頭拍完的,是一部俄羅斯的電影。
沒錯,就是那部《俄羅斯方舟》。
導演用90多分鐘的時間,動用2000個演員和35個房間,在排練7個月後,才用一個鏡頭完成了對蘇俄200年近代史的重現。
事實告訴我們,只要資金充足,要完成這種鏡頭有難度,但不是不可能。
但這種技術就像李安近幾年追求的120幀技術一樣,如果沒分清它真正的應用場合,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從他用到新技術的新片得到的兩極風評來看,這種嘗試有些費力不討好。
反觀《1917》,門德斯和迪金斯這次顯然賭對了。
因為這種“一鏡到底”的概念作用到戰場上,立馬賦予了觀眾極強的代入感。
一些人看完表示,電影的“遊戲闖關感”十足。
配合上影片出色的配樂和氣氛烘托,一場電影看下來,觀眾的情緒始終能融入到劇情中。
據羅傑·迪金斯自己在採訪中表示,開拍前,為了配合後期剪輯點,他會和演員提前進場排練。
大量的排練。
排練包括演員和各部門的走位配合,大家相輔相成,才能完成這部帶有舞臺劇性質的作品(不能暫停)。
因為包含太多未知因素,拍攝過程中面臨的突發問題簡直就是家常便飯。
在一些長達8-9分鐘的長鏡頭中,有時涉及13次攝影機交接轉換。
能將畫面轉換得如此天衣無縫,也多虧二人實戰經驗豐富(他們之前合作過類似題材——《鍋蓋頭》)。
當然了,一部電影不能只看技術層面帶來的感官體驗。
客觀而言,《1917》最大的硬傷就在於視角的極度私人化(影片靈感來自導演家屬的一戰經歷),導致影片缺少多維層次來審視其表現的戰爭。
這和1930年反映同一場戰爭的《西線無戰事》可以說形成了鮮明對比。
後者通過一批童子兵,讓人看到戰爭中對生命的殘酷磨滅和它的非人性特質。
也因此,才誕生了後來那段經典的“與其為國去死不如活著”的經典獨白。
當然了,對於參與戰爭的人而言,是否願意付出生命去捍衛,得根據其所處立場而定(侵略方還是被侵略方)。
但這類題材慣有的反戰思維,在《1917》中,卻被一種不易察覺的浪漫主義腔調替代。
對於一場奪去過全球1000多萬人生命的戰爭,這樣的視角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與此同時,將注意力放在強視聽、弱敘事的範疇,也很容易讓作品丟失玩味空間。
和《敦刻爾克》類似,兩部電影都嘗試用形式上的感官刺激,替代文字蘊含的敘事資訊(即大量留白)。
但內容的不豐滿,則讓形式難免顯得空乏。
我佩服門德斯和李安這樣的技術先驅。
他們勇於嘗試,敢為人先。
但另一方面,通過對影史上那些經典作品的重溫,我們更加明白:
一部型別片的優秀,絕不僅僅靠某方面的凸出表現。
它一定得綜合表現更搶眼,才能符合人們對“優秀”二字的定義。
這麼說起來,《寄生蟲》也許在技術細節處理上不如《1917》完美。
但能夠結合福斯關心的議題取得商業和藝術的微妙平衡,大概就是它為何能一直從去年一直火到頒獎季的一個原因。
門德斯輸給這樣的對手,不冤。
-
1 #
-
2 #
主要是1917沒有新意,大家對這種戰爭片的拍攝以及講故事的手法都疲了。晃來晃去的鏡頭,長鏡頭,表示對戰爭恐懼的痛哭流涕,厭戰情緒等等,斯皮爾伯格已經固定好了的戰爭劇模式,所以沒得獎也不足為奇
-
3 #
歐美的影片從來不缺氣場和畫質的優美.但缺失的是貼近生活.南韓這幾年的影片猶如香港電影的升級版.比較現實.所以人都喜歡現實主義.
-
4 #
1917和寄生蟲都看了,都是很不錯的影片
-
5 #
不冤,幾年前看了他拍的雪國列車後就感覺,繼續下去一定得奧斯卡獎,人家是在把電影當藝術追求,不是追求票房價值,這部電影換作是國內導演拍的,票房一定慘的很,好幾部在國外得獎的影片,在國內本都收不回來,觀影人不一樣。還有其他審查等因素,就不談了
-
6 #
一戰題材,你要是拍1916凡爾登的法軍或者1918皇帝會戰的德軍可能還有人多看點
-
7 #
日韓的電影水平才是亞洲頂尖 中國如果沒有稽核制度 什麼題材的型別都能拍的話 早晚能趕上日韓
-
8 #
寄生蟲奪得了奧斯卡三項大獎,韓流再度來襲的背後,是否應該重新審視一下我們宣傳的方式方法。一方面求別人理解,一方面卻又極度不理解他人。怎麼去融合?怎麼去贏得全世界的認可?
-
9 #
喬弗裡大帝死太早了
-
10 #
1917全程都很平,沒有出影評人吹的那麼神
-
11 #
中國電影在國外火,在中國好看的黑子黑
-
12 #
宋康昊一如既往的好,不過寄生蟲這片我個人不太喜歡。。
-
13 #
1917真沒什麼意思,鏡頭技法確實不錯,但故事一般,稍顯平淡。
-
14 #
說1917是最棒戰爭片?這絕對是誇大其詞了,這片子只能說不錯,距離經典或者傳世還差了十萬八千里的
-
15 #
反應人性的作品,確實別的影片略遜一籌
-
16 #
1917只是一鏡到底的風格比較新鮮,故事及場面沒有太多亮點。寄生蟲看完後讓人心情不會很快平復!
-
17 #
現在國內拍部電影動不動就投入幾個億。我在想這些小國家的電影,人口少,電影觀眾也會少,那拿什麼來收回投資?
覺得南韓真的好多電影拍的不錯,按著我們審查制度有許多好電影根本不能上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