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98年,《還珠格格》在內地橫空出世。作為清宮戲的開創者,收視率直逼60%。瓊瑤阿姨,聲名大噪。大街小巷的人們,圍坐在電視前,久久不肯離去。22歲的趙薇,火成了社會現象般的存在。五阿哥蘇有朋,紫薇林心如,爾康周杰,紛紛被推到了聚光燈下。直到23年過去。那群少不更事的男男女女,已然長成了與當初截然不同的模樣。有人褪去了稚氣,有人褪去了少年心,有人在娛樂場上,成了被萬眾矚目的巨星。他們願意繼續談論《還珠》現象。唯獨那個叫周杰的男人,將《還珠格格》比作人生中的“餿飯”。繼而在自己高低低低低低低高的人生中,滾燙而尖銳地活著。
02周杰,祖籍山東,長在西安,熱愛上海,歸於北京。他的生命裡,註定了既有粗獷,也有柔情。大概在上小學的時候,他就愛上看書。喜歡思考,喜歡閱讀。在別的小朋友都爭先恐後戴紅領巾,入少先隊的時候,他卻一臉漠然。他沒有關於“榮譽”的虛榮心,也就少了所謂的爭搶。按他來說,當演員是他生命中的意外,又或者是水到渠成裡的順其自然。普通話好,就準備當播音員。播音員落榜,又去考戲劇學院。最後被上海戲劇學院錄取了。他說他沒有天賦,也算不上熱愛,但一定很認真。大學畢業那年,同學們紛紛四散在天涯。周杰已經早早被國家話劇院挖了去。原因:專業成績太過優秀。
22歲,他就和張曼玉、梁家輝等咖位的演員一起出演《阮玲玉》。所謂,出道即是巔峰。起點高,專業硬。但周杰卻沒因此得意忘形,折騰自己的羽毛。無數的戲都在找他,可他都必須先看劇本。太爛了,不要。太狗血了,不要。沒價值,不要。一推再推,他等來了《還珠格格》。
玉樹臨風,溫文爾雅的“爾康”,讓他變得家喻戶曉。《還珠格格》系列劇一度爆火。28歲的周杰,從平平無奇的演員,一躍成為了當紅小生。他的人生髮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30歲,他遇到了《少年包青天》裡的包拯,徹底邁入事業巔峰。導演為了留住他,與他約法三章。“只要你喜歡,後兩部《少包》的男主就都是你。”周杰倒沒立馬答應,反而提出要求。“那我首先要看劇本好不好。”
於是後來,便有了陸毅和鄧超。可週傑不會知道,自“爾康”和“包拯”後,他的人生竟走向了對立的篇章。
03車禍門”:從爾康周杰到“周逃逃”2009年,6月2日凌晨4點。北京市的一條街道上,發生了一起車禍。一輛賓士車和一輛計程車相撞,司機以及兩名乘客受傷。黑色賓士車的車主,卻消失在了現場。
由於撞擊的聲音巨大,吸引了不少前來圍觀的路人。現場民眾紛紛拿出手機,四處都是閃光燈。目擊者沙先生喊道:“是周杰,賓士車車主是周杰。”唰唰唰的目光,如子彈般刺向了黑夜中的一個身影。那個人迅速攔下了路邊的一輛車,悚然而去。警車、救護車聞訊趕到現場,傷者被抬入醫院。12小時後,周杰出現在相關調查部門。眾人驚呼:“啊,原來逃逸車主真的是明星周杰啊。”排山倒海的輿論傾湧而來。
周杰在網上被命名為“周逃逃”,網友斥責他,聲討他。有人說他酒後駕車,應該譴責。有人說他肇事逃逸,行為惡劣。但他自己卻拒絕認罪。“我是希望這件事情不要被炒作。”“我希望警察來了,能處理。”
最終,法院判定周杰在事故中排除酒後駕駛。但由於超速和沒掛車牌,周杰負主要責任。事已至此,算是塵埃落定。周杰卻發表博文,大聲喊冤,稱自己也是受害者。
由於計程車司機違反交通規則,造成這起事故。卻又因為周杰是公眾人物,他成為了那個被推上風口浪尖的人。在現場,他逗留過20分鐘,撥打了報警電話,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可民眾的閃光燈讓他恐懼。他做出了離開現場的選擇。正是這一行為,令他經受無窮無盡的網路暴力。
他的倔強,引來的不是網友的理解,而是“人人喊打”。他的解釋,也並未為他贏得一絲勝利。他道歉,受傷的乘客冷漠相待。他沉默,眾人責罵他沒有擔當。周杰的形象一落千丈。自此之後,“爾康”帶給周杰的榮光,正一步一步消失。他說:“我可以退出娛樂圈或者自殺,來平民憤。”
那時,他39歲。第一次直面網路暴力,卻不是最後一次。
04“打保安,耍大牌,舌吻女星”:被汙點纏身的周杰
一個明星,連續上兩次法制節目。或許只有周杰了。在北京798,周杰被拍到和保安發生衝突。一張監控定格畫面,將他再次推入輿論的漩渦。
網友一邊倒地責罵周杰。“他就是個暴脾氣,肯定打人了。”“像這樣的人,只會欺負弱勢群體。”鋪天蓋地的新聞下,周杰卻選擇了沉默。直到多年後,在一檔節目裡,他第一次正面迴應。“那是保安嗎?你搞清楚了嗎?”壓抑多年的委屈,在那一刻得到爆發。周杰情緒有些失控。“你說我有影片截圖打他,那為什麼不放影片?要放截圖?”
提到沉默的原因,周杰坦言:“我一直以來都認為時間可以淡化一切。”可他沒想到的是,這個世界上,很少有真相存在。大家更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車禍逃逸”、“打保安”等等負面標籤被貼在了周杰的臉上。一年過去,《還珠》往事再被重提。周杰又一次被突如其來的“槍”擊中。這一槍,幾乎斷送了他整個演藝生涯。在蘇有朋上內地節目時,有人傳出他曾被《還珠》劇組中的人欺負。還未等蘇有朋開口,網友已把子彈對準了周杰。而事實是——周杰在拍戲時,指出了臺詞中的“哈、哼、呀”過多,內地觀眾可能聽不習慣。不料被有心人寫成了“欺負臺灣藝人”。
也是在種種抨擊裡,周杰終於明白——“大眾不太會用邏輯思維去思考問題。”他的沉默,被人們誤解為“做賊心虛”。他的較真,被人們塗抹為“不夠圓滑”。在節目上,他自己都調侃:“給我安了七大罪狀還是八大罪狀。”媒體愛捕風捉影,聽風是雨。說周杰欺負女演員,讓李冰冰在冷水裡泡著,自己去上廁所。周杰搖頭說:我和她壓根沒拍過水裡的戲。說周杰劇組耍大牌,指責陳道明演技,還遭封殺。周杰笑了,“陳道明就是我師傅,他自己先打電話給我,罵那些亂寫的狗仔。”他似乎已經習慣被“黑”這件事了。“沒事找事,無聊。”這句話,成了他在往後的日子裡,面對謠言時的態度。
05周杰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在無數負面新聞纏身後,大眾對周杰也開始有了動搖。說他是演員,不如說他是個“憤青”。在大眾娛樂的時代,有人把周杰做成了表情包。笑啊,鬧啊,發出調侃和愚弄。可週傑並不認可。“這不是開玩笑,這是不尊重。”
因此,在無數人對娛樂圈前仆後繼時,他急流勇退,留在了自己的桃花源。他過成了一個自律無比的普通人。30歲時,就開始養生。10年不吃雞精,不碰泡麵。他甚至為了吃到健康的大米,自己在東北開拓了一個大米基地。
他戒掉煙,從不吃任何快餐食品。在其他明星為趕通告日夜顛倒時,周杰每天正常保持9個小時的睡眠。他自己做飯,種菜,像極了一位田園隱士。網友笑他變成了農民。他從不在意,還把有機農產品做得有聲有色。
就在武漢疫情時,周杰還捐獻兩萬斤大米,價值高達百萬。
此同時,周杰一邊與娛樂圈保持距離,一邊尋找著他看得上的劇本。一年演一部,或者三年演一部。他通通無所謂。只要劇本好,他什麼都願意。而在不演戲時,他也做著各種投資。坊間傳聞,周杰如今身價已達上億。一件衣服穿5到8年,卻是他生活的常態。
“得體,乾淨,整潔。人家就以為你是名牌,你穿出去就不會差的。”他看透了名利場上的你來我往。在物質自由後,逐漸追逐著精神自由。他寫詩。寫“若與丁香故,願做知客僧”。寫“晨鐘催暮鼓,不羨陶淵明”。他攝影。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看世界。他看書,收藏名畫。也做公益
在接受《人物》採訪時,周杰還念出了為自己寫好的墓誌銘——“先生已作古,拿去做春秋。”
文章源自作者“魚甜”,也是95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