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傳雄發文#
那天放歌,說起歌曲,就又說起那首《奔跑》,後又聊起小剛周傳雄。
“唉!小剛參加家節目被PK掉了!”有個哥們兒非常遺憾的說。
“什麼?我怎麼沒有看到!”我感覺不可思議,什麼神仙節目竟然把小剛PK掉。
“你搜周傳雄就知道,現在熱搜霸屏!”那哥們兒還是一肚子火的語氣!
不搜不知道,一搜真嚇我一大跳!坐在導師臺上翹著二郎腿的那個小姑娘,竟然叫孟美岐,已經被批的體無完膚。看來小剛真的是被pk掉了。
“張韶涵當年唱得都是他寫的歌,竟然當他導師!”這哥們兒憤青一枚的大吐不快。
暈,看來事情真搞大,引起70、80、90三個十年的幾代人的憤慨。雖然這些人可能不是增加流量的主流,但是小剛卻真真實實的回憶殺啊!那些青蔥歲月的情歌,當年沒有手機螢幕,不能說霸屏,可絕對是霸耳攻心啊!
“暈,小剛怎麼能上那個舞臺自降身份?”這是我冒出的第一句話。周傳雄的這句“沒有誰是誰的導師”顯出他教父的大家之風,也應了我這些年的想法“樂壇不再有音樂”。
作為中年大媽一枚,這些年,也可以說這十幾年我不停的問:“最近有沒有什麼好歌?為什麼沒有一首歌紅遍大江南北,家喻戶曉?”可是沒有人回答我,也沒有人能給我一首歌。
也許是我老了,也許是我本來就被out,也許我根本就欣賞不了音樂……這些年真沒有一首歌讓耳朵豎起來;讓腳步停下來;讓心停下來而或是加速……所以,這些年我不再聽新歌,甚至於非常錯亂和分裂地聽陳力《枉凝眉》和大冰《揹包客》。
暈,又趴在被窩裡碼字,不小心誤發,還是故伎重演,引用一下吧!敬請諒解,不然半截沒法讀下去。
應該說我本身就是奇葩一枚,小時候生活在偏遠的小山村不聽歌。那時候聽的是聲音機和唱片,父母喜歡的是戲曲,用老父親的話說“要聽還是聽戲,歌曲唱得些什麼,都是直腸子吼”。農村孩子的世界很寬廣,廣闊無垠的田野;藍天白雲;山泉溪流甚至於飛鳥蟬鳴到處都是好玩的,根本靜不下來聽戲,當然也不會聽歌。記得最早的歌是電視劇的主題曲《昨夜星辰》,還有什麼《雪中情》、《愛江山更愛美人》之類的。那時候很小跟著電視劇瞎哼哼。後來讀初中時候老師一直給我們貫徹讀課外書不是好孩子的思想。尤其是讀武俠小說和言情小說那就是十惡不赦的罪人,是學渣乾的事兒。我就傻乎乎的只讀課本,課本之外的東西很少涉獵,甚至於歌都不聽。一晃就是好幾年,高中語文老師鼓勵讀書,我又開始讀中外名著,還是沒有時間聽歌。記得貌似漢語只有一首張信哲的《愛就一個字》,還有邁克爾傑克遜的搖滾。雖然當年據說心臟不好的不能去聽崔健的音樂會,但是,崔健的歌聽過兩首沒有邁克爾傑克遜的勁爆有力,絲毫提不起我那被高考壓的喘不過氣來的神經。
一晃就是大學,大學更慘,由於學醫課本比較厚還非常多,我還天天想著考研,拼老命啃書,那簡直就是高四、高五、高六……更沒有時間聽歌,所以大學裡也基本不聽歌。貌似同宿舍有一姐們兒喜歡譚詠麟,她用復讀機放過很多,可惜我都還給歲月,連一首歌名都想不起,著實遺憾。
當時記得學校歌詠比賽,有人唱得一首《雨一直下》很不錯,但是我不會去追也不會主動聽。由於初中英語沒有學聽力,當年高考也不考聽力,所以英語聽力是短板。英語四六級考試聽力佔分比值較高,所以我大一大二聽得都是英語,每天都是按下復讀機重複鍵盤,聽著聽著睡去。並且大學我還自命清高,不追星不聽歌,自以為是的感覺很俗很low,就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偶爾打打牙祭也只聽曲子,是沒有字的貝多芬、肖邦的鋼琴曲;古箏的《高山流水》、薩克斯的《回家》……後來實習聽過葫蘆絲《月光下的鳳尾竹》。
“黃昏的地平線……”
“寂寞沙洲我該思念誰……”
“我的心太累,害怕……”那一年,我終於踏入研究生院,終於鬆一口氣,終於能夠聽清楚校園廣播裡播放的歌曲。
“小剛周傳雄的《黃昏》,你不知道嗎?”舍友瞪大眼睛問我,貌似我是外星人。
“不知道,真好聽!”我毫不心虛地如實回答。這也是我第一次認認真真都聽一首歌並且由衷地感嘆。於是那一年,我經意或者不經意間會去聽這幾首歌。也是這幾首歌陪伴著我逐漸踏入人世間的愛恨情仇:戀愛、結婚、生子……
直到某一天猛然間抬頭才發現世間貌似丟失歌壇,丟失音樂,我們當年所聽的歌竟然成為經典。原來自己已經老去,伴隨一起老去的還有流行音樂,我所聽歌已經是三十年經典金曲。所以,那天衝10公里最佳成績,邊跑邊聽的就是DJ版三十年情歌金曲,也是這些歌聽得我淚流滿面,發瘋般朝著前方《奔跑》!
此時,我不得不服,我真的老了,真的老了。正如50多歲的周傳雄一樣,不再是當年的小剛。可是,即使社會方向標如何前進,音樂如何發展,經典就是經典。
怎麼說周傳雄也是三十年的情歌教父,怎麼能站在那個舞臺上讓那些被他在音樂上甩幾十條街的人評頭論足呢?
周傳雄如何說那是他大度,心胸寬廣,可是他怎麼能放低身段把自己成功拉成熱搜,來一波回憶殺呢?
還是替小剛不值,還是不忿。
那些為了流量竟然把情歌教父拿出來消費,太過分!
你認為小剛站在那個舞臺上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