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媽媽說:1956年的法國誕生了一部僅有34分鐘、只有九處臺詞的短片,至今,仍然是許多人心目中排名第一的兒童電影。
這部短片就是由法國導演艾爾伯特 · 拉摩里斯自編自導、由他當時6歲的兒子主演的《紅氣球》。
這部影片的投資僅50萬法郎,短小樸素,沒有大明星,沒有大場面,卻收穫了眾多極高的殊榮。甚至直至今日,紅色氣球仍是電影史上的一個重要符號,一種精神象徵。
《愛樂之城》中向《紅氣球》致敬的畫面
《紅氣球》何以憑藉精巧的構思和雋永的餘韻成為劇作典範
本文選自《給孩子的電影》戴錦華編著,活字文化出品
戴錦華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教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11年,自1993年任教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現為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從事電影、大眾傳媒與性別研究。開設“影片精讀”“中國電影文化史”“文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性別與書寫”等數十門課程。中文專著《霧中風景》《電影批評》《隱形書寫》《昨日之島》《性別中國》等;英文專著Cinema and Desire, After Post-Cold War。專著與論文被譯為韓文、日文、德文、法文等十餘種文字出版。
一個童話般的危機寓言
法國電影《紅氣球》不僅是一部優秀的兒童影片,而且也是世界電影史上的一部真正的傑作。它雖然講述的是一個童話般的故事,卻也構成現代社會和成人世界的危機寓言。這使它超越了一般的兒童片,而具有更廣泛的社會意義。
在戰後的歐洲,由於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停滯,孩子的成長空間嚴重壓縮,社會整體氛圍壓抑,家庭、學校更無遮掩地展露出它們作為秩序和權威代理人的真實面目,甚至電影文化也集中地呈現為一種“老爸電影”的特徵。
在這樣一種局面下,法國的一些年輕電影人開始嘗試拓出新路、奮力從困境中突圍。因而,“孩子”並非偶然地成為他們的表現物件:一方面,在孩子或青春期的少年身上承載著真實的現實重量,另一方面,他們也成為富於寓意性的銀幕形象,透過飛揚的想象,來提示某種希望和別樣的可能。
正是基於這一背景,《紅氣球》才具有了“世界電影”的意義。
一個男孩與一隻氣球的友誼
電影《紅氣球》講的是關於友情的故事。一個小男孩兒,在上學路上發現了一隻孤苦伶仃的紅氣球,就把它帶在了身邊。
兩“人”很快成為朋友,形影不離。
哪怕是為此而被校長關了禁閉,小男孩兒也無所畏懼,反正他的新朋友會想辦法,把他從“囚籠”裡解救出來。
他們一起驕傲地走在街上,在商店的門口捉起了迷藏,
路人紛紛投來羨慕又多少有些異樣的目光,這使他們更顯得神氣。
然而,好景不長,有幾個大孩子來搶紅氣球了,他們不僅要搶走它,而且不能獨自佔有它的話就要把它毀掉。
小男孩兒拼了命到最後也沒能保護好他的朋友——紅氣球死了。
但就在這個悲傷的時刻,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千百隻五顏六色的氣球掙脫了一個個人類家庭的羈絆,從門口、從天窗,甚至是從煙囪裡飛了出來,飛到小男孩兒的身邊……
卓越的藝術語言
我們知道,電影需要透過影像和聲音來完成藝術表現。在視聽語言上,這部影片有兩個突出特點,堪稱典範:一是對於景框的使用,一是高度反差的色彩。
高度反差的色彩對比
由於故事講述的是小男孩和紅氣球的友誼,那麼這裡就涉及如何透過攝影機鏡頭來表現人物關係這樣一個問題。在銀幕上,紅氣球本身就像是擁有了生命一樣,一躍一動都神氣活現,這足以令人讚歎。
而更使這部電影充滿魔力的是,紅氣球始終和人物保持在同一景框(frame)當中,
不僅和小男孩兒形影不離時是這樣,被校長窮追不捨時也是如此。
只有在同一景框當中,電影才不僅表現了故事“人物”自身的真實性(我們當然知道紅氣球只是一個道具而已),而且表現了人物關係的真實性,這種關係的真實才是更高的真實。
那麼在什麼時候,紅氣球才會單獨地出現在景框中呢?就是在它被大孩子用彈弓射中,漸漸失去生命、無奈飄落的時候——那是紅氣球和小男孩兒最終分離的悲傷時刻。
影片將故事放置在秋天,鋪滿枯葉的大街小巷一片蕭索的景象,街上行人無論大人小孩的穿著也大都素淡、沉暮。
小學校長一身黑色大衣自不稀奇,就連身陷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的小男孩兒也難以擺脫一身的灰藍色調。
在這樣一種整體氛圍的襯映之下,紅氣球就顯得格外的鮮豔、明亮,它的活潑的生命力和機趣,與人類世界的冰冷、荒涼形成鮮明對照。
——這固然是“特藝彩色”技術特徵的完美體現,但毫無疑問也是來自導演拉摩里斯的匠心營造(“特藝彩色(Technicolor)”是美國一家專門研發彩色電影技術的公司,20世紀30年代末,由它參與制作的《綠野仙蹤》《亂世佳人》等影片,標誌著彩色技術在世界電影銀幕上嶄露頭角;20世紀50年代,在它的帶領下,世界電影史正式進入到彩色時代,這一時期的“特藝彩色”以塑造高飽和度的色彩而著稱)。在影片結束時,千百隻五顏六色的氣球飛向空中,帶著小男孩兒飛向一個更加絢麗多彩也更加可愛的別樣世界。
超越兒童電影的深刻寓意
在戰後法國及歐洲社會文化的背景下,《紅氣球》的寓意遠遠超越了一般的兒童電影。進入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相繼爆發將人類捲入了空前的浩劫當中,作為核心歐洲國家之一的法國也飽受戰爭蹂躪。人們不僅譴責戰爭本身,而且開始反思最終導致了戰爭的資本主義現代文明。
現代社會使人變得貪婪、野蠻,在對大自然或異域文明的永不饜足的征服和佔有中,各種窮奢極欲都暴露得淋漓盡致。世界變成了一片荒漠,人與人之間只有冰冷、隔絕。即便是兒童,也無法從這種時代氛圍中擺脫出來。
《紅氣球》後半部分,那些大孩子對小男孩兒和他的紅氣球展開圍追堵截,面對這樣鮮活而有朝氣的生命,他們一心只想著怎樣將其毀滅。
影片中的這一情節無疑是成人世界也即整個現代社會的微縮投影,它以寓言的方式發出對殘忍、冷漠的社會自身的控訴。
而小男孩兒呢?影片結束時,他被無數多的朋友擁抱著,繼續去追尋他的童話般的夢了。
《飛屋環遊記》中向《紅氣球》致敬的名場面
導演檔案
艾爾伯特 · 拉摩里斯(1922—1970)原先是一名攝影師,20 世紀 40 年代開始拿起導筒, 拍攝了一系列短片, 並且很快把他的攝影機鏡頭對準了兒童題材電影。 1953 年的《白鬃野馬》已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讚譽,《紅氣球》更是榮獲 1956 年度戛納電影節金棕櫚最佳短片獎,1957 年奧斯卡金像獎類最佳原創劇本獎。
《白鬃野馬》劇照
20世紀60年代拉摩里斯轉向拍攝故事長片, 但一直未能取得成功。1970 年,拉摩里斯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拍攝一部紀錄片時,發生直升機墜毀事故而不幸罹難。
深入思考
小男孩兒最後跟著氣球飛到哪裡去了呢?
拓展觀讀
影片
《白鬃野馬》艾爾伯特·拉摩里斯導演1953年上映
《紅氣球之旅》侯孝賢導演,2006年上映
冷知識
1.影片中小男孩的扮演者帕斯卡·拉摩里斯正是導演艾爾伯特·拉摩里斯的兒子。
父子倆
帕斯卡·拉摩里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