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看完了《寄生蟲》和《小丑》,更覺得《寄生蟲》獲此殊榮實至名歸。

雖然這兩部電影都反映了弱勢群體和上層社會的衝突。但相比之下,《寄生蟲》的故事層次比《小丑》更豐富細膩,戲劇衝突更激烈,也更真實地反映了現實中窮人的生存狀態和心理認知。

《寄生蟲》的片名含有強烈的象徵意味。基宇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中,和妹妹基婷以及父母在狹窄的地下室裡相依為命。一天,基宇的同學告訴基宇,他在一個有錢人家裡給他們的女兒做家教,太太是個頭腦簡單、出手闊綽的女人,因為他要出國留學,所以將家教的職位轉交給基宇。

基宇拿著偽造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到樸社長家面試,樸太太是個傻白甜,基宇順利通過面試,他又推薦基婷教社長家的小公子畫畫,接著,基婷又使計謀栽贓社長司機,司機被辭退,爸爸取而代之,然後,三人又合夥施計,整蠱保姆,樸太太辭退了保姆,媽媽進駐社長家當了保姆,至此,全家四口人變成了社長家的寄生蟲,但他們彼此假裝不認識。然而,他們的野心並沒有止步,基宇和大小姐墜入了愛河。

社長的小公子生日,全家外出郊遊,豪宅成了基宇一家四口的地盤,一家人想入非非,幻想將來成為豪宅的主人。

雨夜,被辭退的保姆敲門要來取東西,原來在豪宅幽深的地下室裡,藏著原來保姆的老公,他因為投資失敗被債主追債,躲在不見天日的地下室裡當寄生蟲已經四年多了。

主人一家人因為暴雨趕回家中,打斷了兩家底層人的互掐。

基宇一家人把原來保姆兩口子捆綁在地下室,他們則像蟑螂一樣蜷縮在桌子和床下。

第二天,社長小公子生日趴,原來的保姆已死,這激怒了她的丈夫,保姆的丈夫砸暈了基宇,並刺死了基宇的妹妹,基宇媽媽還擊,刺死了保姆的丈夫。這時樸社長想去救自己的兒子,卻被憤怒又絕望的基宇爸爸刺死。

這部不按常理出牌的殘酷現實主義影片發人深思,不同於一般影視作品同情弱者,揭露富人的套路,這部電影客觀真實地表現了窮人的本質,社長一家的所作所為合情合理,他們夫妻恩愛,兒女可人,沒有出軌,沒有虐待,女主人善良單純,對傭人也很大方……但,從窮人的眼光來看,這一切就變味了,窮人就是忍不住恨他們。

反觀窮人一家,他們意外撞到好運,兒子女兒都當了老師,本已皆大歡喜,然而,慾望越發膨脹,他們使盡陰謀詭計,欺騙富人,栽贓陷害,排擠無辜。

他們全家待業在家時,靠糊紙盒賺小錢,看到醉漢在自家窗前撒尿,卑微地蜷縮在地下,敢怒不敢言。

他們進入社長家幫傭,誤以為“躋身上流”,內心充滿高人一等的驕傲,終於敢底氣十足地怒砸撒尿醉漢。其實,他們依舊身處原來的階層。

他們有錢後不盤算改善環境、發展自己,儘快脫離狹窄惡臭的地下室生活,而是大吃大喝,可見,他們精神上根深蒂固的狹隘貧瘠和自甘墮落。

那位前任保姆的丈夫更是早已習慣於深藏在地下室裡,得意洋洋地滿足於當富人的“寄生蟲”。

最終,兩家底層窮人火併,基婷被殺。

基婷美麗大方、聰明果敢,是家中最有希望上升到富人階層的人,她的死徹底斷絕了金家進階的可能性,絕望的父親原本就對社長一家充滿了羨慕嫉妒恨,社長又一直嫌棄他身上有難聞的氣味(久住地下室的窮人氣味),再加上陋室被淹、身心俱憊的父親眼見社長只忙著救自己兒子,棄中刀的基婷於不顧,長久的壓抑化為憤怒,舉刀刺死了社長,躲進地下室,開始了漫長的“寄生蟲”生涯。

無獨有偶,電影《小丑》描述了一個有殘疾的社會底層小人物,接連遭遇歧視和霸凌無力反抗,最後訴諸暴力的過程。

去年熱映的電影《誤殺》也講述了一個底層父親帶領全家奮起反抗欺辱女兒的公權力的故事。

類似主題的電影,無論在歐美還是在亞洲,都受到了觀眾的熱烈追捧,這種現象讓人細思極恐,背後蘊含的深層次根源是經濟停滯、收入的不平等帶來的社會階層分化。貧富不均不僅對窮人不利,也對富人不利。階層分化影響政治穩定,最容易被煽動起來的暴民,就是那些絕望、孤立的窮人。

事實上,基宇父親和前任保姆的老公也不是一開始就想要做寄生蟲的,他們都提到曾經投資“臺灣古早蛋糕”失敗的事。

古早蛋糕在2016年的南韓紅極一時,幾個月內開了數百家分店,但由於爆出新增化學物,許多店鋪迅速倒閉。

可見,他們也曾經努力過,想要改善現狀。然而,投資失敗後,他們躲進不見天日的地下室當寄生蟲,日復一日磨滅了上進心,渾渾噩噩,自甘墮落。

今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著作《貧窮的本質》中提到:

城市貧窮人口中有一半人有自己的小生意,但他們還是很窮,因為借錢給窮人的風險很高,所以收取的利息就高。由於當地放債人需要對每個借款人進行監督管理,當這筆管理費攤到很小的借貸額度上時,就形成了高利貸。正規銀行因此放棄了窮人市場。所以,貧困家庭只好借高利貸。

其實,窮人由於資金、渠道和眼界的侷限,做生意並非脫貧的最好方式,一份穩定的工作更實用。

在中國,窮人的上升通道依然暢通。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即使來自農村,只要肯吃苦,肯學習,哪怕當保姆,北京保姆一個月的收入六千到一萬人民幣。如果媽媽當月嫂,比應屆大學畢業生掙得還多,兒子藍翔畢業去開挖掘機,一個月也不少掙。窮人在中國,只要肯幹,總不至於落入最底層,做社會的寄生蟲。

事實上,擺脫貧困,只要做到三條就可以了——

第一,結婚後再生孩子;

第二,高中畢業;

第三,有一份全職工作。

可美國有很多窮人卻很難做到這三條。因為缺少自控力,所以年輕輕輕未婚先孕,母親為生計疲於奔命,沒空和孩子交流,孩子的智力發育被出身鎖死,難有出頭之日。長大後,他們熱衷於和社群內的孩子聚會吸毒,經常忘記上學考試,進一步被環境鎖死。而這種人的智力發育水平和社會認知水平也不可能得到穩定的全職工作,他們隨便找份工作,幹煩了就辭職。最終,一輩子被牢牢鎖定在社會底層。

美國作家芭芭拉曾和窮人一起生活,她發現,窮人幾乎不可能通過勤奮苦幹擺脫命運。不是社會不給窮人機會,而是窮人受限於自身的認知能力和生活方式,被釘死在底層。

一個女工在餐館打工,一天掙40-50美金,但她住汽車旅館,一天房費40美金,剩下的錢很難填飽肚子。

芭芭拉支招:你為什麼不租套公寓?肯定比住旅館便宜。

女工說:住公寓要先付一個月房租當定金,那得上千美金,我上哪兒弄那麼多錢去?所以我只好住汽車旅館。

這就是窮人的認知水平,一千美金,你挪也好、借也好、貸款也好,想盡一切辦法,只要找到這一千美金啟動資金,財務狀況就會進入良性迴圈。但她就是意識不到這一點,她掙一天,花一天,混一天,算一天,從不想長遠的事,所以,就只能日復一日地在底層掙扎。

這絕不是特例,這代表了窮人的普遍困境:存不下錢。

當一個人一點餘錢都沒有時,生活的鏈條緊繃,每天都在忙於應對眼前的生活,沒有精力對未來進行長遠規劃。

可見,窮人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侷限,才是貧窮最致命的原因,絕不僅僅是錢多錢少的問題。

基宇媽媽認為如果自己也天生富有,也會像太太一樣單純善良。

窮人認為富人含著金鑰匙出生,因此註定成功;或者他們是天才,所以成功。在這種認知主導下,他們分不清楚知識和智力。很容易輕易放棄,以為自己太笨了,但事實上大多數人的勤奮程度遠沒有達到拼天賦的地步。

窮人無所事事,卻意識不到自己懶惰,而比他們更聰明、更富有的人,卻比他們更勤奮。

他們不願到更遠的地方工作,他們在工作中也受不了氣,動不動就辭職,儘管生活有各種需要工作的理由。他們總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自己拉不出屎,反怪地球沒引力。他們甚至耍小聰明,用政府發放的食品券買飲料和食物後,再變賣套現,養成一套自己的生存邏輯,更有甚者,索性躲到富人家的地下室裡,坦然做寄生蟲,這些都是認知水平和生活方式的侷限,而不是社會對他的迫害。

現在,隨著社會流動性日益降低、階層不斷固化,收入不平等日趨嚴重,更多的美國人已經不再相信“美國夢”了。

反觀今天的中國,社會分層還沒有最終形成,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提升自己的認知、改善生活方式,努力超越自己所處的階層。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女星環繞的富豪,​曾一個月花幾十萬養袁詠儀,47歲猝死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