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吐槽大會》第五季在大家的期待下終於開播了,嘉賓的陣容也很讓人驚喜。
而在去年,馬思純上綜藝時袒露心聲,說自己要靠吃藥來維持情緒,患了抑鬱症,粉絲們直呼心疼。
節目播完,她本人也發微博說:
“你看,我又重新笑開花了。”
看到美女走出了抑鬱的陰霾,笑起來的樣子又溫暖又治癒,大家紛紛感慨:
快樂真的太重要了!
在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的資料報告裡,中國有5400多萬抑鬱症患者,近幾年的抑鬱發病率也是越來越高。
有人這樣形容抑鬱症:
抑鬱和殘疾差不多,殘疾可能是失去走路的能力,或是失去聽覺、視覺,而抑鬱是失去快樂的能力。
抑鬱不一定是生病,也有可能是一種情緒狀態,是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的。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感覺自己每天渾渾噩噩,很久沒有開心過了。
在這個充滿了焦慮感的社會里,我們總是被各種雜事影響了情緒。
總是為了完成工作而焦頭爛額,下了班只想躺在床上刷手機;
有一份外表光鮮的職業,但自己內心不太喜歡;
難過的時候吃很多甜食,或者報復性消費,吃完了買完了又後悔;
每次找到一點發洩的空隙,也只是開心了一會兒,又回到沉悶的情緒裡。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條輸送情緒的管道,如果不及時清理情緒垃圾,就會形成情緒堵塞,感知快樂的能力會越來越弱。
最後,積極的情緒被隔絕在外,每天過得遲鈍麻木,好像再也沒辦法開心起來。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可以做到“情緒不上臉”,他們總以為能控制好表情就能控制好情緒。
其實這是兩回事,將自我能力由感受並沉浸憂傷、焦慮與孤獨的狀態,提升到脫離並掌控這些情緒,這才是真正的“情緒掌控”。
“我是地瓜,好開心啊!”這句話也成為了一個網路梗。
漫畫講的是,地瓜長在了人參田裡。地瓜看到周圍都是人參,於是覺得自己也是人參。
它每天都很開心地自言自語:“我是人參!我是人參!”
周圍的人參看不下去,心裡想,它就是一個廉價的地瓜而已,竟然以為自己是人參。
人參決定故意告訴地瓜真相,藉機讓它不開心。
於是人參說了,它以為地瓜從此都不會快樂了,沒想到地瓜愣了一下,又開始開開心心地自言自語:“我是地瓜,好開心啊。”
我們總認為,我們的快樂建立在令我們滿意的事情上,如果生活不順心,不能讓我們滿意,我們就找不到快樂的理由。
但其實,快樂並不需要理由,只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生活態度。
就像故事裡的地瓜,不管它是高貴的人參還是廉價的地瓜,它都感到開心。
人參一輩子也無法理解地瓜的快樂,但是地瓜心裡明白:人參不是高貴的,快樂才是高貴的。
忘記那些條條框框,打破快樂的邊界,我們要告訴自己:快樂是自己選擇的。
李誕在他的書裡寫:“開心點朋友們,人間不值得。”
人生是可以千變萬化的,能讓你滿足的事情很少,但是你可以在邊邊角角里找尋的快樂其實很多。
快樂不能實體化,卻是可以被抓住的。
如果快樂可以像磚頭一樣堆起來做成房子,可能我們就不會認為快樂珍貴,也不願意去用心追逐。
人們總說,人老了心態好。並不是說年輕人不可以擁有開闊灑脫的心態,而是年輕人沒有意識。
從出生開始,我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兒女、學生、員工、配偶.......
我們被各種沒有必要的枷鎖,束縛著。
枷鎖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該掙錢,什麼時候該結婚,什麼時候該成為父母。
我們帶著面具,很少能有時間追逐快樂,我們越來越老,越來越笨拙,等到我們意識到快樂的重要性時,往往是垂暮之年。
不間斷地揹負著不同壓力的我們,很難快樂。
所以,丟掉枷鎖吧,就算是成為人參田裡的那顆地瓜,至少也是,“快樂的”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