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電影似乎向來與“逼格”兩字聯絡在一起,很多看慣了好萊塢大片的影迷時常覺得歐洲電影沉悶。
其實當我們選出這份歐洲十年十佳榜單時意識到,這十年的許多優秀作品也並非曲高和寡,相反在敘事與表達間達到了一種較為平衡的狀態。
去年大火的法國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
與世界其他地區一樣,歐洲電影也受到好萊塢電影的強烈衝擊。
以法國為例,2019年,法國觀影人次達到半個世紀以來的最高峰,達到2.13億,總票房達到14億歐元。而好萊塢電影達到觀影人次的近六成,迪士尼電影觀影人次佔比達23.4%,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中,好萊塢電影占了九席。
而法語電影依然有34.6%的市場份額,有16部法語電影觀影人次在百萬級別,這其中大部分是風格獨特的法式喜劇,但其中也能看到電影大師羅曼·波蘭斯基新片《我控訴》與戛納電影節入圍作品《悲慘世界》的身影。
《悲慘世界》
好萊塢商業大片的傾銷並不意味著對藝術電影的擠壓,相反,法國依然堅持國家干預文化的傳統,電影票附加稅制度的施行,確保每部在法國上映的影片都會被強制徵收10%左右的稅,這些錢專款專用到支援藝術電影的創作上,越賣座的影片繳稅越多,一部好萊塢大片的稅款,有時甚至可以資助好幾部中小成本藝術電影生產。
在這種資助制度等多種方式的保護、支援下,法國成為歐洲乃至全球藝術電影製作和生產的發動機。
過去十年,法國的電影作者們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阿布戴·柯西胥、布魯諾·杜蒙、阿諾·戴普勒尚、弗朗索瓦·歐容、奧利維耶·阿薩亞斯依然是歐洲藝術電影的中堅力量,而揚·岡扎樂茲、貝特朗·芒蒂格、瑟琳·席安瑪、拉吉·利等年輕一代的作者們也已經走上舞臺。
《阿黛爾的生活》
歐洲其他地區的電影作者們也沒有停止創作的步伐,邁克爾·哈內克、努裡·比格·錫蘭、達內兄弟、貝拉·塔爾、馬提歐·加洛尼、歐格斯·蘭斯莫斯、克里斯蒂安·蒙吉、安德烈·薩金塞夫、肯·洛奇、邁克·李依然在這十年裡奉獻出了風格各異的佳作。
《吾棲之膚》(2011)
過去十年裡,西班牙電影大師佩德羅·阿莫多瓦依然高產,其中上映於2011年的《吾棲之膚》堪稱他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本片也是他最被人熟知的作品,不僅提名16項西班牙電影戈雅獎,還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吾棲之膚》是阿莫多瓦過往電影元素的集大成者,將各種異色奇情設定,融於懸疑驚悚的氛圍當中,在引人入勝的情節鋪陳下,卻依然不失細膩惆悵的情感表達,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埃倫娜·安納亞入木三分的演技也令這個離奇的故事更顯說服力。
《神聖車行》(2012)
《神聖車行》必然是受到爭議的,很多觀眾在期盼看到另一部《新橋戀人》時,卻迷失在卡拉克斯複雜的象徵符號與德拉·尼旺的荒誕行徑裡,但也必須承認的是,有時你覺得它語焉不詳,卻依然被其天馬行空的概念所吸引,細細品味之下,也會被影片中對演員身份與電影工業的思考所折服。
事實上,《神聖車行》藉著德拉·尼旺賣命的表演,將演員的一天進行填鴨式的展示,指涉了各種不同的電影型別、電影工業與演員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寫給演員的瘋狂讚歌,也是為演員在工業體系下被剝削扭曲的哀鳴。
在過去的十年裡,萊奧·卡拉克斯只拍攝了《神聖車行》這一部電影,但當人們回憶起這十年的作品時,這的的確確是一部繞不開的作品。
《愛》(2012)
奧地利電影大師邁克爾·哈內克以對人性冰冷的洞察而舉世聞名,2012年的這部《愛》也延續了其對人性手術刀般精準的剖析,以極其冰冷的方式重新詮釋了“愛”所承載的殘酷意義。
《愛》的主角是一對老年知識分子夫婦,妻子的突然中風改變了他們的生活,丈夫無微不至的照顧並不能令她的病情好轉影片由兩位老戲骨讓-路易·特蘭蒂尼昂、埃瑪妞·麗娃主演,伊莎貝爾·於佩爾甘當綠葉飾演他們的女兒。哈內克用隱忍剋制的敘事角度,冷峻色調的長鏡頭塑造了人類情感的複雜與細膩,沉重且不失悲憫。影片也獲得第6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哈內克成功加入雙金棕櫚俱樂部。
《冷戰》(2018)
雖然處子作《斯丁格》就曾亮相戛納,但真正讓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揚名的是13年的作品《修女艾達》。這部名不見經傳的作品一舉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後,處在聚光燈下的這位波蘭導演,新片自然也備受關注。
《修女艾達》美學上的高度自覺,延續到了2018年的《冷戰》裡。故事其實非常簡單,但將其放置在美蘇對峙的冷戰時期,一對情侶間的分崩離析就發酵出特別的陳味。在動盪的政治時局面前,愛情顯得脆弱不堪,但這種動盪與脆弱正是決定人物命運的關鍵因素,由此上演的一幕幕也終成了時代的縮影。
《冷戰》出彩的地方在於,用精雕細琢的黑白攝影,1:1.33的畫幅,賦予這個稀鬆平常的情節劇更多可凝視的空間,在視覺層面上與一路向悲的敘事程序吻合,從而達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阿黛爾的生活》(2013)
過去十年轟轟烈烈的同性戀權利運動在全球取得巨大成功,LGBT電影也在過去十年裡成為一種重要的亞型別影片,其中由阿布戴·柯西胥執導的《阿黛爾的生活》取得的成功最為矚目。
《阿黛爾的生活》並沒有強調性別政治與社會運動,從故事情節的編排上來看,影片與其他愛情電影並沒有太多不同,你在這179分鐘裡足以體驗到愛情的各種時刻,羞澀、甜蜜、情慾、迷戀、背叛與痛苦,也從一位女同性戀者的角度,展示了她發現自我的過程,從人文層面上對同性戀群體予以平等的視角和身份的肯定
影片中的兩位女演員蕾雅·賽杜、阿黛爾·艾克薩勒霍布洛斯貢獻了極其出色的表演,戛納國際電影節也首次將金棕櫚大獎同時授予了導演和兩位女演員。
《女性癮者》(2013)
可能在表現性方面沒有比《女性癮者》更大膽的了,在328分鐘裡,影片以章節體的形式,帶領我們目睹了一位女性個人的性史,從獵豔式的亂性,到充滿爭議的戀童癖,夏洛特·甘斯布與斯塔西·馬汀共演的女主人公彷彿成了接納各種性愛關係的容器,接納並對各種形式的性關係加以展示,由此對社會、道德、人性進行深度探討。
儘管它情色,但不低俗,甚至在與斯特蘭·斯卡斯加德飾演的聆聽者角色的互動中,提爾將這種野心原始的慾望與宗教、哲學、藝術、音樂、文學、物理等學科的知識並置在一起,並以極佳的視聽方式大大強化了其感染力。
這並不是一部奇觀電影,這樣道德界限模糊的電影也並不能得到每個人的欣賞,但它深沉而憂傷,大膽又真誠。
《索爾之子》(2015)
《索爾之子》是匈牙利導演拉斯洛·奈邁施的處子作,這位師從貝拉·塔爾的年輕導演,憑藉本片殺入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這是一部令人窒息的電影,一方面源自他的題材,影片聚焦於奧斯維辛集中營,以囚犯分遣隊的視角將觀眾拉回到了這座臭名昭著的屠宰場。另一方面,影片還原了集中營中的真實空間,以長焦運動長鏡頭的形式,摒棄了客觀體察的視野,用更加個人化的角度進入那段悲慘歷史,由此以極具體驗感的方與《辛德勒名單》相比,《索爾之子》沒有戲劇化的對人物與事件進行刻畫和編排,也沒有以流俗的“救贖”對影片主旨簡單化處理,相反,它為我們還原的是一個普通人的視線,這是我們了解那場悲劇更加合適的方式。
《畢業會考》()
與《辛德勒名單》相比,《索爾之子》沒有戲劇化的對人物與事件進行刻畫和編排,也沒有以流俗的“救贖”對影片主旨簡單化處理,相反,它為我們還原的是一個普通人的視線,這是我們了解那場悲劇更加合適的方式。
《畢業會考》(2016)
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裡,轟轟烈烈的羅馬尼亞新浪潮為世界電影貢獻出了克利斯提·普優(《無醫可靠》)、霍拉丘·默勒埃萊(《無聲婚禮》)、卡塔林·米圖雷斯庫(《愛在世界崩潰時》)、柯內流·波藍波宇(《布加勒斯特東12點8分》)等一批電影作者,單從獎項和認知度而言,克里斯蒂安·蒙吉毫無疑問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在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他的《四月三週兩天》擊敗了李滄東的《密陽》、大衛·芬奇的《十二宮》、科恩兄弟的《老無所依》、昆汀·塔倫蒂諾的《金剛不壞》等一眾影片獲得金棕櫚大獎。而在過去十年裡,蒙吉依然奉獻了《山之外》《畢業會考》這樣優秀的作品。
《畢業會考》聚焦於後社會主義的羅馬尼亞一個普通家庭,圍繞女兒畢業會考前的意外事件,展現中產階級面對的現實困境與疲憊的精神狀態。影片以冷系色調營造敘事氛圍,以父親的視角統領全片,切口雖小,但野心勃勃,意味深長。在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影片也獲得了最佳導演的殊榮。
《幸福的拉扎羅》(2018)
義大利女導演阿莉切·羅爾瓦赫爾是義大利過去十年間湧現的新導演,2011年的首部作品《聖體》入圍戛納電影節導演雙週單元,並獲得金攝影機獎(最佳處女作)提名。2014年,她的第二部作品《奇蹟》成功升級戛納主競賽單元,並獲得評審團大獎。4年之後,她帶著《幸福的拉扎羅》來到戛納,獲得最佳編劇
《幸福的拉扎羅》的主人公是一位樸實的農民拉扎羅,他與全村人同為女伯爵的農場務農,然而在現代社會農奴制早已廢除,警察的到來讓全村人在一夜之間從農奴社會來到現代社會,躲過這次解救的拉扎羅也躲過了時間,天性淳樸的他遊走在大街上,看著眾生為了生活勞苦奔波。
《幸福的拉扎羅》以自然主義的方式,演繹了一個頗具寓言色彩的故事,影片借拉扎羅的視野,採用鄉村與都市,農業與工業,過往與當代等二元對立結構,詩意的對現代性作出批判,成為2018年最令人難以忘懷的佳作。
《絕美之城》(2013)
在優美流暢的攝影下,《絕美之城》緩緩在銀幕上升起。已經很久沒有一部義大利電影能在美學和精神層面上還原費里尼式的抒情,而保羅·索倫蒂諾和他的《絕美之城》做到了。
隨著攝影機,我們得以經歷羅馬城的奢華、喧囂和現在的孤寂,索倫蒂諾從一種更加感性的視角出發,依託對環境、建築精心的構圖展示,而非敘事性的磁場,在感官上給予觀眾激情和空虛,在虛無中凝練出詩意。
《絕美之城》不僅獲得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認可,更獲得歐洲電影獎四項大獎,在2014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也毫不意外的獲得最佳外語片,成為義大利電影在過去十年的絕佳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