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都放寒假啦,今天推薦電影《飛躍瘋人院》給大家,超級好看!在豆瓣有9.1分,奧斯卡最佳影片,現在才看,相見恨晚!
我個人看完的感受就是「敢於不一樣」,電影的最後一幕更是震撼,有一種「寧願死也不願意活得像行屍走肉」的覺悟。
我下面講述的內容沒有劇透,因為我扯得比較遠,甚至不一定是這部電影的中心思想,只是看完後的第一感受,想法不一定對。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小混混被關進了瘋人院,他就是主角麥克,然而,他的瘋不是真的瘋,而是不符合社會期待與世俗標準行為的瘋。
最讓麥克震驚的是,其他被關進來的人,竟然都不是和他一樣強制的,而是自願進來的。
有些進來的原因也都算不上特別瘋,例如過於沉默寡言、口吃、暴躁。
有趣的是,麥克進來後,由於不斷地再打破瘋人院內的規則,氣氛開始變得活躍,瘋子開始釋放自我,有些人病情倒是好了不少,“聾啞人”開始願意說話了,口吃的說話也變得流利。
這比瘋人院的談話治療有效得多呢,護士長經常逼他們談論不想談論的事情,刺激他們談論不願面對的事情,直到把他們逼哭,甚至病情發作,護士長也無動於衷,認為這是為他們好。
電影的瘋人院就是一個小型社會,這個和《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監獄,《楚門的世界》中的人造世界,有異曲同工之妙。
看完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是,我們很多人也是自願進入社會的“瘋子”,我們害怕和別人不一樣,也會抱怨、憤怒、難過,但就是沒有勇氣改變。
我一直有種奇怪的感覺,為什麼一出生就要被安排上學,上完學找工作,工作幾年該結婚,結婚後生孩子,生完孩子安排他們上學,再操心他們的工作、結婚、孩子,接著自己就差不多老了。
更讓我覺得奇怪的是,為什麼一定要工作8小時?一天只有24小時,睡眠8小時,再減去8小時,那只有屬於自己的8小時。
如果工作8小時是自己完全喜歡的事情,那沒有問題,但如果單純是為了工作謀生,還真的是太不划算了。
因為就算在最原始的環境,透過捕獵來滿足生存,那每天工作8小時也差不多足夠了。
但後期我們發明了各種工具,其實都在大大縮短我們的工作時間,原本一小時捕一條魚,現在可一小時就可以捕幾十條,一下子就滿足了幾天的需求,再到工業時代,理論上是能夠縮短人類的工作時間。
然後,21世紀還在面對996這種事情,這不是有點不合理嗎?我們竟然比原始人需要工作的時間還要多!
後來想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慾望膨脹,花錢的玩意太多了,一部電影、一杯奶茶、一場桌遊,這都在耗費著你的金錢和時間,想去獲取更多快感,就必定是要更多的工作來補償。
所以,人們是自願做著枯燥無聊的工作,然後再換取爽的事情,就好像飛躍瘋人院的人一樣,他們都是自願來這裡的。
其他原因還有就是互相攀比、同輩壓力,這也是我們最近很流行的詞 —— 內卷。
當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想法,要拼,要加班,要獲得世俗上的成功,當越來越多的人有這樣的想法,如果你不加班,你會被淘汰,以至於所有人都要加班才能生存。
這讓我想到了有個中國人去英國開了家店,英國的店大多數是下午就關門了。
晚上早點回家休息多香,可惜中國人偏偏要把店開到深夜,這種行為導致其他店的生意額大幅度下降。
這裡就有2種後果,一是其他店也被迫開到深夜,這樣利潤才可以分配到合理的狀態。
二是法律的約束,不能給你開到這麼晚,你的生活只有工作,但其他人不想和你一樣,這就避免了內卷。
除了工作以外,我們應該敢於嘗試下不同的事情,至少在別人眼裡看來的無用之物。
或是在網際網路中小成本嘗試一些東西,例如寫文章、拍影片、做微商,你敢走出這一步,已經和很多隻會工作的人不一樣了。
退而求次的選擇就是不一定非要一下子跑出“瘋人院”,你可以偶爾想想,我能不能做一點和大多數人不一樣,但你卻覺得很有價值的事情,慢慢就有機會找到一條新的出路,不用因為內卷而帶來過度競爭的道路。
當然,制度和規矩是有他的好處和重要性,人人都刻意打破規則,那世界肯定也會一團糟,好比疫情期間的老美。
但制度不應該過於死板,像是電影中的護士長,她的目的就是穩定,看起來是好事,但就是懶惰,想用一招鮮吃遍天的方式去管理,就好像孩子不聽話,就只有一個解決方法 —— 打。
例如麥克說要看電視,這會改變醫院的作息時間,這個措施也不知道對病人病情有沒有利,但護士長竟然說投票決定... 這應該要去諮詢專業的醫生意見。
每個人也不應該為了改變而改變,我們追求的是「特立獨行且正確」,而不是隻有特立獨行。
這真的很難,先是「特立獨行」都不容易了,還要再加上「正確」更是難上加難。
說說我個人最簡單的方法,想要特立獨行就是要多看看這種震撼心靈的電影和書籍,想要正確就要多學習、多思考、多質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