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影壇是武打功夫電影的天下,這其中又以李小龍的截拳功夫片,以及劉家班打造的洪拳功夫片影響力最大。
在這股風潮之下的洪金寶,為了能夠在功夫片的創作上找到新的方向,本是戲班出身的他半路出家學習了詠春,最後果然從中找到了靈感,於是拍出了《贊先生與找錢華》一片,最後該片以286萬港元的總票房打進了1978年的“十大賣座港片”行列。
本片拍完之後,洪金寶覺得關於“詠春”還有東西繼續可講,於是3年之後,他又打造了聚焦梁贊青年時期事蹟的《敗家仔》,而這部電影,也被很多人公認為洪金寶最好的詠春題材電影。
影片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它講述了從小酷愛功夫的富家子弟梁贊(元彪飾)自以為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打通街”,而他的父親因怕他被人打傷,其實早就提前用錢買通了各路高手。
一次,不知天高地厚的梁贊與詠春名家樑二娣(林正英飾)大打出手,結果不僅被當面揭穿了他“派通街”的糗事,還輸得一敗塗地。此事過後,梁贊決定痛改前非,拜樑二娣為師學習詠春。
後經樑二娣及其師兄黃華寶(洪金寶飾)的指點,梁贊的功夫突飛猛進,最終也成功打敗了來自於朝廷的武痴倪飛(陳勳奇飾)。
本片透過主人公梁贊的習武經歷,進而點出了中華武學亙古不變的道理:“武術忌諱好高騖遠,唯有腳踏實地苦練,方成大器”。
其實《敗家仔》問世之時,也正值港式諧趣功夫喜劇開始走向式微。當時人們普遍認為:這類電影除了劇情滑稽,搞笑,功夫有趣誇張外,再也做不出其它東西了。外界的輿論,也激發了洪金寶想通過這部電影告訴世人,“諧趣功夫片不僅可以玩出新的花樣,也可以拍出實打實的功夫”。
《敗家仔》的原始故事其實由王晶執筆,但當年因故未拍,後來該劇本經由嘉禾高層轉到了洪金寶手上。為了將本片拍好,他和編劇黃炳耀花了很多時間對劇本進行了潤色和完善,兩人常常一聊就是通宵達旦,甚至還請來了葉問高徒招允的弟子黎應就來擔任詠春顧問,最終保證了該片人物形象的生動鮮活,武打細節的豐富有趣。
片中對詠春的“小念頭”、“二字拑羊馬”、“有橋過橋”、“無橋自造橋”等招式有著既細緻而又娛樂化的拆解,能夠讓不懂詠春的觀眾也可以輕易明白其中之奧妙,真正實現了“寓教於樂”。
而其武打場面的設計,也很別出心裁,有邏輯可循。譬如當梁贊第一次與樑二娣交手時,後者幾乎沒有怎麼挪動位置就將他打飛,充分體現出了詠春善於近戰的優勢,這也與純粹為喜劇橋段服務的很多諧趣功夫片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而樑二娣與倪飛在橋頭切磋過招一幕,兩人只要稍有不慎就會落入水中,這是典型的“利用逼仄狹窄的環境來增加打鬥緊張感”的處理方法,也是洪金寶深厚武指排程功力的再次證明。
雖然《敗家仔》的主角是扮演梁贊的元彪,但恐怕沒有人會否認林正英飾演的樑二娣搶走了他很多的風頭。該角色的劇本設定本身就很容易出彩——作為詠春高手,樑二娣本可以成為一代宗師,但中途卻死在朝廷鷹犬的暗算之下,也為全片增添了一抹悲壯的色彩,這在當時的諧趣功夫片中,也是頗為少見的。
起初洪金寶本打算找來香港著名粵劇文武生石燕子來扮演該角色,但當時石燕子生了病,所以最後改由林正英上陣演出。林正英扮演的樑二娣,扮上花旦時嬌羞柔媚,卸掉妝後又露名家氣度,一切都被他詮釋的恰到好處,也因此成就了除了道長“九叔”之外他的又一經典銀幕形象。
而剛開始,劇本里也並沒有黃華寶這個角色,因擔心元彪和林正英的票房號召力不夠(注:當時林正英還沒有憑藉《殭屍先生》在影壇大紅大紫),所以必須要洪金寶演出以此來“壓住陣腳”。
黃華寶的登場,不僅在於起到為電影增加笑點那麼簡單,洪金寶也藉助這樣一個人物,再次表達了他內心的一些想法和觀點。
黃華寶教授梁贊的功夫,一方面基於傳統詠春,另一方面又跳脫了詠春的範疇。他所強調的理念和主張是靈活應變,眼光放開,“管它什麼春,只要能打倒人就是好功夫”。最後,梁贊能打贏倪飛,也正得益於在打法上“不侷限於套路”。
這段戲很明顯是對李小龍的一次致敬,再加上李小龍的《截拳道》也是以詠春作為基礎,這也讓洪金寶找到了以拳理連線古今的方式,讓觀眾將李小龍的實戰詠春與其師祖的詠春聯絡在一起。
洪金寶也是李小龍的生前摯友,受其影響很深,從他後來的很多電影,譬如《東方禿鷹》,《五福星》當中,我們都不難發現“不講套路,只注重實戰”正是洪金寶遵循的武打設計理念,而他當初從民初功夫片改拍轉型時裝動作片,也是因為李小龍的啟發。
而樑二娣在傳授梁贊功夫時的一段對話也非常有趣,梁贊問他“為何你的腳法只有下三路沒有上三路”,而樑二娣的迴應是:“腳舉得那麼高幹嘛,很容易失去重心,沒有用的”。當時的很多港式功夫片,導演和武指為了讓武打動作更加好看,便流行讓演員使出飛腿以及高抬腿擊打對手,雖然看起來花哨但在真實的實戰中卻並不中用,而洪金寶也通過《敗家仔》裡的這段對話,對影壇這種陋習進行了諷刺和批評。
《敗家仔》於1981年12月上映,最終票房為915萬港元,後來很多人統計當年的票房資料時,都習慣將其列入1982年,但如果按照81年的票房市場來算的話,本片亦是當年的賣座片之一。此外本片在藝術造詣方面也獲得了認可和肯定,它曾在1983年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斬獲了最佳動作設計獎,也讓洪金寶入圍了最佳導演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