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在電影頻道大型專題片《足跡》裡又聽到這首《我的祖國》;甜細的女嗓、熟悉的旋律立刻勾起童年回憶。
小時候是聽媽媽總在唱,當時卻並不知道歌聲背後的故事,也不明白“風吹稻花”和“我的祖國”有什麼關係。
原來在最早,它是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誕生在遙遠的1956年,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當片子裡相貌秀麗的女衛生員悠悠唱出此曲,滿地的傷兵瞬間就安靜下來,一個長鏡頭緩緩推過去,扎著各式繃帶的小夥子們都不約而同地浮現出神往的表情。不僅是沉醉在歌聲中,更是沉醉在歌詞裡描繪的祖國,讓身在異國他鄉抗戰的他們更燃起思歸之情。
《足跡》找到了這部電影的幕後製作者,訪問得知《我的祖國》是詞作家喬羽被導演沙蒙催著寫出來的。“一條大河”、“稻花香”就是喬羽在江西看到長江時的場景。而把“長江”換成“大河”是為了那些不在長江邊的人聽了也產生代入感,我們中國人就是在這樣的大河邊世世代代生長起來。
美麗的曲子更襯托出戰爭的殘酷。更難得的是節目組竟然不辭辛苦找到了電影裡那個女衛生員的原型王清珍,親口講述當年上甘嶺的故事。原來,為了緩解受傷戰士們的痛苦,她真的會哼小曲兒;但更多時候是遇到危急的情形,她曾用嘴給戰士餵過藥,也幫著腹部受傷的戰士把尿給吸出來……真實的事件總是比電影震撼千百倍。
《足跡》裡提到的電影,要麼是記錄新中國重大歷史時刻的經典佳片,要麼是反映人民精神風貌的正能量故事,也許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那些片子技術落後,畫面簡陋,但《足跡》是以嶄新的當代視角、新老影人介紹訪談、影片外景地故事發生地重訪的形式,像手術刀一般全方位解剖當年創作過程的前前後後,給人的感覺就像看了一部新片!
比如介紹《開國大典》、《天安門》那集,提到大典之前一個月天安門還是一片狼藉,垃圾遍地,是無數勞動人民日夜趕工才有了這明亮大氣的嶄新廣場。這也意味著從前象徵著腐朽封建皇權的天安門現在舊貌換新顏,人民當家作主。
再比如《霓虹燈下的哨兵》,儘管這部電影非常有名,可當時看過也沒有留下很深印象,只記得是上海南京路幾個哨兵的故事;但是聽了《足跡》裡影片的幕後主創介紹,我才知道劇組是在南京路實地取景,和現在民國劇裡搭的外景竟然很像,不禁有種奇妙的穿越感,那是60年代的上海,某種程度上還存留著舊中國的遺風。
女主角陶玉玲擔任講述者,走在現代的南京路,儘管她容顏不再,可上海卻面目一新,只是偶然間走到某個櫥窗,裡面霓虹燈牌寫著“襪中之王”幾個字,還和幾十年前一樣,但已經全然沒有電影裡那種妖氣橫生的味道了。
因為這部電影讓人們知道了“南京路上好八連”,《足跡》也非常有心地採訪到真正的“好八連”——經多次改革已成新型特種作戰力量,但艱苦樸素、服務百姓的作風一直沒變。
突然想到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節目裡採訪到的電影工作者大都步入暮年,可談起當時拍攝的經歷仍然津津有味的,飽滿的精神更勝姑娘小夥;大概他們也很感動,幾十年過去了還有這麼多人會因為一部片子,一個角色記得他們。
感謝《足跡》欄目,讓我見識到電影的力量,也讓我知道了關於祖國的更多細節——如地面上的足跡一般不易發現的,卻又實實在在的——站在今天看過去,體會和感受都空前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