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這句出自《愚公移山》的名言,大家一定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這種持之以恆以及傳承精神無疑是被深深印刻在了中國人的骨子裡。
而這種精神在當下大熱的這部以登頂珠峰為背景的《攀登者》中更是被表現得淋漓盡致,這部預售便輕鬆破億的電影,無疑將是又一個爆款。
在聊電影前,肯定會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中國人一定要登頂珠峰呢?
這就不得不談當時的時代背景,當年關於珠峰的主權問題,中國和尼泊爾始終存在著爭議。
同時尼泊爾人為了宣誓領土主權問題於1953年從南坡成功登頂珠峰,而剛建立的新中國正開始著手與尼泊爾商量珠穆朗瑪峰的劃界問題,中國外交使團為此引經據典與尼泊爾代表針鋒相對。
但出乎意料的是,尼泊爾當場拋下了一句:“你們連這塊土地都沒有踏上去過,憑什麼要求珠峰是你們的?”中國代表團被駁得啞口無言。
此時的中國百廢待興,而且登山路線是位於中國境內被稱為北坡的東北山脊路線。在歷史和電影中,中國攀登者所選擇的便是北坡。
當時沒有任何一支登山隊由此成功登頂,英國人由此為北坡攀登路線下了定義:飛鳥也無法逾越。
其最大的障礙是“第二臺階”,這是通向峰頂的一塊巨大的突出岩石體,在海拔8680的高度上,一塊垂直落差超過4米的峭壁橫梗在這裡,阻擋著所有的攀登者。
在此背景下的1960年,中國方面組成了以王富州、貢布、屈銀華三人為首的登山團隊準備向珠峰進發,其實,就當時的國內情況來看,中國登山隊所面臨的惡劣環境實在不容樂觀。
但中國登山隊員克服眼前的重重難題,迎難直上,最終於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成功站在了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將五星紅旗插在了峰頂,並在接下來在和尼泊爾的談判上獲得勝利。
當時中國登山隊是採取“人梯戰術”才得以通過“第二臺階”。1975年,中國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峰,突擊隊員在這裡牢固地架設了金屬梯子。
30多年來,數百位國內外登山者通過“中國梯”登頂珠峰,“第二臺階”不可逾越的神話從此終結。
說回電影,接下來包含些微劇透,請大家緊張刺激的往下看。
電影一開始便是1960年的第一次登頂,方五洲(吳京飾)為了救隊友曲松林(張譯 飾),而丟掉了攝影裝置,同時也失去了向國際社會宣示中國人登上珠峰的證據。
在那個被不斷懷疑的時代,攀登者們在1960年的成績不被國際登山界承認,也是那時的中國在國際上狀態的縮影,落後就要捱打,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於是便有了1975年的第二次登頂,傳承繼續。當年衝頂的三人為了攀登“第二臺階”搭人梯,曲松林為了站穩在零下幾十度冰天雪地的環境下赤腳攀登。
受到的凍傷不言而喻,曲松林截掉了半隻腳掌,後半生只能一瘸一拐。(其原型屈銀華也的確如此)
但相比身體的傷痛,曲松林心裡的那道傷更讓人他痛苦不已。因為當年曲松林更願意用自己的犧牲來換取偉大事業的勝利。
所以,被救上來的他,多年以來對方五洲耿耿於懷,為什麼當年選擇救他,而不是救能夠保留證據的攝影機。
因此他對井柏然飾演的負責拍攝的李國樑進行加練,是不想讓這個遺憾繼續下去。可當李國樑真的為了保住相機犧牲自己的那刻,他才知道自己錯了。
不得不說張譯演的是真的好,全場最佳當之無愧。
而電影被大家最為詬病的一個問題就是感情戲,其實“家國大義下的兒女情長”一直很有看頭,而且吳京和章子怡的演技也沒什麼問題,可架不住這尷尬的劇本,還有這兩人給觀眾的感覺就是不來電,所以看他們演這種對手戲就容易齣戲。
如果說方五洲和徐纓的感情戲不夠理想,但好歹有劇情鋪墊。而李國樑和黑牡丹的感情戲就真的不知該說什麼好了,這是來珠峰拍偶像劇嗎?
而且最後徐纓犧牲的橋段也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也難怪被網友吐槽應該改名為《珠峰絕戀》。順便一說,胡歌的戲份真不多,也就是個客串,角色可發揮空間真的不大。
但歸根結底影片記錄歷史的意義遠大於其商業娛樂性,兩次攀登是特殊年代的壯舉,是每個中國人都需要了解的歷史事件。
如果這部電影不提起,只怕很多人還不了解這些快被遺忘了的英雄。如果大家選擇去觀影的話,一定要看完電影最後的真實影像資料,這些攀登者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最後還是聊迴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如果拋開時代背景和愛國情懷,登頂珠峰的意義又何在呢?
在一般人看來,這就是一群人在用生命冒險,是一場瞎折騰,最多就是站在山巔看到的短暫風景。
那麼,為何百餘年來,總有人選擇一而再,再而三地嘗試去攀登它?答案顯然無關任何價值回報,而是一種純粹的本能,是激情、夢想、信仰,是一種從內心滋生對未知領域的渴望。
有了這些追求,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故人類探索不止,進步不止!
就如著名探險家喬治·馬洛裡,在被問及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瑪峰時回答的,
“因為它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