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文娛行業最重要的現象莫過於“30+女性”。90後的大學時代幾乎與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同步,他們是文娛消費的主力軍。隨著第一批90後邁入30歲,文娛產品核心目標受眾的年齡層顯然也在提升。
正在播出的女性勵志職場劇《正青春》,把職場女性的精彩群像推到觀眾眼前。這部劇由陳嵐編劇,牟曉傑執導,吳謹言、殷桃領銜主演,左小青、劉敏濤特別主演。而總製片人趙磊作為操盤手,貫穿了這部劇從策劃、創作到發行到播出的每一個環節。
在採訪中,我們能感受到她清晰的製片人思維,做好劇的使命感,輸出正能量的責任感,對於市場的敏銳感知力,以及驅動團隊成員追求最佳效果的熱情。
在使命感的驅使下,做女性職場劇
趙磊的職業生涯並非從製片公司開始的。
大學畢業後,她進入河南電視臺,從技術部、編播部,再到電視劇購銷中心,在電視臺工作了十幾年。2009年進入購銷中心後,她站在了整個行業的最前端。
每年上百部的閱片量和基於播出資料的收視分析,擴大了她對電視劇的認知深度和廣度,讓她充分了解觀眾的需求,以及播出平臺的取捨標準。這為她後來轉做製片人打下了基礎。
作為一個媒體人,“人生裡的工作”和“工作裡的人生”沒有分界線。“我熱愛職場、熱愛電視行業、熱愛電視劇。”
趙磊
2017年離開電視臺後,趙磊選定了專案開發的領域:做青春職場奮鬥劇,要展現當下勤奮、真誠的職場人的人生,展示她們在生活中為夢想全力奔跑的耀眼形象。
職場最重要的是一種職業精神和使命感。因為職業精神和使命感決定一個人做事的態度與方式。她認為這對於職場人是最重要的一課,也是她的人生的必修課。
有了使命感,就有了目標和方向,就有了從0到1的躍遷,就有了後來的《正青春》。
三年前,古裝大女主劇正當紅,都市職場劇並非“顯學”。雖然貼著職場劇標籤的作品不絕如縷,但每每被觀眾批評為“披著職場外衣談戀愛”。趙磊沒有跟風上專案,“一個電視劇作品2-3年的一個專案週期,如果開始做專案的時候選擇跟隨熱點,那等作品完成投放市場的時候一定是一個過氣的作品。”
趙磊認為,製片人本質上是一個產品經理。“從0到1的劇目策略構架是我完成的,從1到9的劇目製作過程是團隊合力完成,從9到10的播出變現階段又需要我來做。這兩個環節對製片人要求比較高。很多劇不成功,是0到1就失敗了。”
當趙磊看到編劇陳嵐《正青春》的劇本大綱,章小魚和林睿這兩個努力打拼、永不服輸的職場女性打動了她:這就是職業女性該有的樣子。
陳嵐也是電視臺出身。兩人在工作中結識,三觀契合。“她寫故事的能力非常強,在整個創作的過程中溝通得也非常順暢,所以合作起來非常愉快,我們兩個對劇都有很高的創作熱情。”
選擇做原創劇是一條艱難的路,但使命感和熱情可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因努力而綻放出來的光芒和能量可以共情”,趙磊拿著《正青春》的策劃方案和故事大綱,跟老闆和各投資方聊市場聊投資回報,跟編劇導演打磨劇本,跟製作團隊一起找演員……到最後,所有主創人員形成共同目標的目標:“一定要把《正青春》打造成高水準的職場劇。”
趙磊(左)和編劇陳嵐(右)
經過艱辛的耕耘,當趙磊把成片拿給平臺評審的時候,電視臺和影片網站都給《正青春》很高的評價。“我相信,他們也是被故事中勤奮、善良的人物所吸引;被可以輸但也永遠不服輸的這種精神所吸引。”
東方衛視和浙江衛視是當下臺播劇的最佳組合,雙臺破2的收視率也印證了這部劇的吸引力。優酷網看好這部劇的市場前景,早早就定下了獨播戰略。開播之後,《正青春》的貓眼熱度指數屢屢破9000點,在同期播出劇目中名列前茅。
這些成績印證著趙磊的製片人理念,讓她進一步明確了下一部劇的方向。
選材、創作、選角、製作,高標準嚴要求
作為總製片人,趙磊深入參與到《正青春》的全程創作。《正青春》是比較典型的雙女主戲。但在設計每個人物的時候,哪怕是小角色,都拒絕臉譜化,希望賦予每個角色生命力。
不管是章小魚(吳謹言 飾)—林睿(殷桃 飾)—舒婉婷(劉敏濤 飾)“三人兩對”職場師徒情,還是章小魚—凌瀟瀟(張楠 飾)、林睿—方靜(左小青 飾)兩組同儕競爭,抑或者董欣然(王秀竹 飾)、賈斯汀(候俊光 飾)、蔡蔡(王梓潼 飾)的職場情誼,都給人留下很深印象。
“最後,呈現到螢幕上大家看到的一群鮮活的女性群像,不像是我們刻意設計出來的,她們好像都是自然生長出來的,這都是團隊群策群力的結果。”
職場女性迷人之處是“性格和氣質”並非單純的年輕和美貌。劇中林睿、舒婉婷、章小魚在職場上拼搏,用自身的專業去打敗現實社會的各種偏見,她們的生活也有困頓,但是她們絕不自怨自艾,努力做到姿態體面;她們對愛情投入,卻不失去自我。
趙磊覺得這些成熟職場女性形象能夠給更多的職場人帶來力量。她希望現實社會中事業獨立、情感理性、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成熟女性也能越來越多。
對於一部電視劇,故事是否精彩看編劇,而在視聽呈現過程中是否好看則靠導演。《正青春》的導演牟曉傑剪輯出身,他曾與李駿聯合導演都市劇《北上廣依然相信愛情》,獨立執導諜戰劇《雙刺》。
趙磊認為,牟曉傑是一位極具獨立思考能力的導演。“展現職業精神和人物狀態,在這一點上,我跟導演的認知是相同的。拍攝的標準也是相同的,合作的過程非常愉快。”
趙磊和導演牟曉傑(左)
職場劇有很多室內戲,很容易拍得單調,對於鏡頭排程要求比較嚴格,趙磊對此比較擔憂。
而牟曉傑則認為,《正青春》中的職場女性都是有智商、有情商、敢做敢當的人,他提出要用諜戰戲的手法來拍職場,最大限度展現人物的戲劇張力。趙磊一聽心裡就踏實了,“他用導演的專業解決了我最擔心的室內戲如何呈現的問題。”
章小魚和林睿兩個人物的選角很關鍵。“章小魚的扮演者,我們找了好多年輕演員,最後我們遇到了吳謹言,第一眼就覺得這個女孩子就是章小魚本魚,活潑、機智、可愛、有股不服輸的勁頭。”
除此之外,她還堅持“人物性格要跟角色貼合,小角色要用大演員”。這也是《正青春》被視為女性群像劇的重要原因。“人物核心有了,加上演員自身的魅力,形成了大家最後看到的章小魚、林睿、舒婉婷、方靜、董欣然、賈斯汀……”
為了還原真實辦公環境,劇組提前實景搭建本劇的主場景——SW化妝品公司。他們在上海BFC(外灘金融中心)租了一整層樓,全部實景一比一搭建;在辦公用品等細節上,製作團隊也精益求精。
最終,觀眾看到了一個坐擁上海外灘江景、裝修簡約時尚、風格獨樹一幟的現代辦公場景。
事實上,不少都市劇都會選擇棚拍,然後再將外灘的城市景觀摳圖合成。但趙磊和她的創作團隊堅持該花的錢一定要花。“現場實拍給演員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場景會反向激勵演員,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狀態,對於創作還是要有敬畏之心。”
人生不可“標化”,獨立不分男女
塞繆爾·厄爾曼 在《青春》一文寫到,“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熾熱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湧流。”
這和趙磊的看法十分相似。她認為青春不僅代表一種生理年齡,更是一種狀態。職場女性迷人之處是“性格和氣質”,並非單純的年輕和美貌。
所以,儘管這部劇中的成熟女性佔多數,依然叫《正青春》。“青春更是一種努力拼搏、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狀態。所以,我們國家也是這樣,每個人也是這樣。祖國正青春,每一個了不起的你也都正青春。”
事實上,《正青春》最早的名字叫《標化人生》。
什麼是“標化人生”?編劇陳嵐的劇名靈感來自於普通標準化考試:“這個時代不少人在個人奮鬥中充滿焦慮,於是這種焦慮在生活中就化解成一個個的資料化標準,‘標準化人生’——3年買車,5年買房,10年當上老闆,甚至這些數字間更替間隙更短。”
在這條路上,職場人要面臨怎樣的職場壓力?雖然一開始叫《標化人生》,但故事的核心其實是反標化人生。趙磊對於編劇陳嵐提出的概念非常認可。改名《正青春》以後,“反標化人生”的主題還是保留了。
在劇中,舒婉婷雖然事業成功,但是作為單親媽媽,她一直為忽略兒子成長而懊惱。在第21集中,她袒露心聲:“我願意放棄現在所有的一切,去換取時光倒流,讓我跟兒子能一起重新成長,從頭開始。”
趙磊透露,職場新人章小魚跟著她幾位師父瞭解職場規則以後,並沒有按照這一套規則出牌。
“在職場,她們可以不取得世俗意義上職位高、多金的這種成功,但是她們不能不追求進步,不追求更美好的自己。做到更好的自己,這也是一種成功。”
除了人生價值,《正青春》在婚戀觀上也是“反標化”的。舒婉婷是一位單親媽媽,方靜則是事業婚姻兼顧。林睿雖然是大齡女青年,卻一點沒有“剩女”的焦慮。她還發表了一番“不婚主義”宣言——真正的自由,就是財務自由與精神自由,如果可以做到這樣,連婚姻也不是剛需。
“社會文明程度高了,現代社會包容度高了,女性有了更多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婚姻不再是女性的依靠了。所以我們確實是想多展現不同的婚姻狀態和婚姻觀。”
但凡涉及女性題材,少不了談論獨立女性。趙磊眼中的職場獨立女性是這樣的:她們不依附於任何人,她們渴求自我、對職業始終抱有信念和熱忱。獨立、自主、灑脫、堅強,活得理智又漂亮。
“我們所展現的主要是職場女性,還有一些不在職場的女性,只要能做到精神獨立、經濟獨立,都是獨立女性。其實男性也一樣,也需要精神獨立、經濟獨立。”
2020年,可能沒有第二個術語比“內卷”更加出圈了,它本來是人類學的特定術語,現在則意味著“無法升級的競爭”,人們可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識別出內卷。
在劇作形態上,《正青春》引領了“30+女性”與“雙女主劇”的潮流;而在更深層次的主題表達上,該劇與最廣泛的時代精神產生了互動,一定程度上疏解了現代人的“內卷”焦慮。所以說,《正青春》生正逢時。
據悉,趙磊下一部職場劇《青春盔甲》,將會講述年輕人的創業故事,“這次比較接地氣,是老百姓日常摸得著夠得到的行業”。由於她和編劇陳嵐、導演牟曉傑在《正青春》中配合默契,三人也將在下一部劇中繼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