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在人們休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娛樂活動,一部電影能體現出當時的時代背景,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那時上小學看電影是一件高興的事,學校組織觀看,有父母單位發的,自己去電影院買的,記得當時的電影充滿了階級鬥爭的水份,影響深刻的是一部動畫片《半夜雞叫》它描述的是地主什麼剝削工人,還有就是戰爭片《南征北戰》,《地道戰》,《地雷戰》,從影片開始就知道結果了,好人的臉,壞人的臉有嚴格的區分,一場電影總是好人勝,壞人敗毫無爭議的結局,當時看電影就是必勝的感悟,任何一部電影不能描述愛情生活內容,否則會被批判有資產階級腐敗思想。
從改革開放七十年代末開始,中國電影性質有了根本的轉析,國內電影市場很薄弱,把文革前老電影重新放映,一些老電影演員重獲新生,電影界逐漸興旺,文革後第一部愛情生活片《蘆山戀》隆動全國,人們走出了十多年的思想約束,演員張瑜,郭凱敏成了家喻戶曉人物。☆
那時電影市場走出國門,進口一批國外優秀影片,我記憶最深的一部國外電影是日本影片《追捕》,當時這部影片在國內放映成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影劇院為了滿足觀眾的需求,通宵達旦放映,還是人滿為患一票難求,電影主人公杜丘扮演者高倉健成了當時眾多男子的偶像,他的演技和氣質是東方男人的標杆。據有關部門統計,當時上海觀看追捕電影,中青年男性同胞平均收看率每人3.5次,可想而知那時人們對優秀電影成了痴迷不悟的程度。
那時上海市內有許多電影院,我家周圍附近就有不少於10所影劇院,每次有新影片上映,特別是熱門電影,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等優秀影片,電影院門口一百米之外就有人等退票,我記得當時在延安西路200號文藝會堂,放映了是所謂內部電影,日本影片《人證》,(內部電影指比外面影院提前15天左右),門口人山人海,許多人拿著零錢等退票,有一個觀眾多了一張票,當他把票拿出來想賣掉,被眾人哄搶,結果這張票被撕了粉碎。那時等退票的人有許多是''黃牛'',當時叫販跟斗,把等來的退票賣出,比原來票價高二到三倍,可能以後出現各種''黃牛''就是那時販電影票延伸過來了。
中國電影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眾多演員也為經濟利益而努力,現在電影院寥寥無幾,觀眾對電影的興趣和樂趣在衰退,我問十五,六歲的孩子對電影和演員的觀點,他們說現在的演很風趣,真人秀演的可好了。一位中年婦女說現在演員做廣告可賺錢了,幹嘛去專心去演戲呢。
在我的記憶裡電影是人們對社會認識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部好電影能影響一代人的奮發向上熱情,電影永遠是社會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