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第78屆金球獎稍早公佈入圍名單,由皮特·摩根編劇的電視劇《王冠》系列獲得最佳劇情類劇集等六項大獎,表現最為出色。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英國女王與黛安娜王妃雙雙入圍最佳女主角。

“婆媳之爭”的故事從戲裡延伸至戲外。

《王冠》目前發展到了第四季,許多人談到這部作品的特色時,往往會稱許它堅實的演員陣容與高規格的歷史重現。

然而,若真以嚴格標準看待,本作的“歷史重現”有許多描繪未必符合史實,想像成分其實占上很大比例。

而這樣對歷史的“再創造”也時常引發爭議。

不過畢竟英國王室諱莫如深,本來便不可能將王室成員茶餘飯後的對話向外公開,外界頂多只能透過“非正式”(如狗仔隊偷拍、真實性存疑的內部爆料等)管道去推敲王室內幕。

王室之所以非得要保持神秘感,一方面也是因為必須堅守中立的原則,一旦傳出任何涉及干政的傳聞,便可能動搖皇室存續。

保留一定的距離感供民眾仰望,穩坐國家象徵,是英國王室長期以來遵循的不二法則。

但也就因為存在神秘感,也才激起民眾的窺奇慾望。

大家也想知道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不是也會跟菲利普親王打情罵俏,是不是真的有存心刁難黛安娜王妃,又有沒有私心最愛的孩子……

最後一題,女王當然不可能公開說,但答案卻是舉世皆知,而這也出現在了第四季的情節當中。

由於素材有限,大牌編劇皮特·摩根也只能就現有資料,發揮想像,說直接一點,就是穿鑿附會。

例如在第二季第八集的<親愛的肯尼迪夫人>中,女王與迦納領導人克瓦米·恩克魯瑪共舞,成功制衡蘇聯,實際上是純屬虛構,是加油添醋的產物。

而在第三季第四集<布比金斯>中,菲利普親王被描繪成對母親愛麗絲公主極其冷酷,不過事實卻是截然相反。

然而,這些刻意的編造都有其原因,基本傳達了英國社會、政壇、王室在當時的現實處境。

舉例來說,在第四季第五集的<費根>之中,一名無業男子邁克·費根兩度闖入白金漢宮,第二次甚至闖進女王寢室,這部分確實是事實。

而在劇中,女王起先驚嚇,但仍耐心與之對談,費根向她埋怨了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的經濟政策如何撕裂國家,最後他們甚至得以握手道別。

不過依據史實,費根當時拉開窗簾後,驚醒的女王只說了一句:“你在這裡做什麼?”當費根坐在床沿試圖與之對話時,女王便驚慌失措地喊道“我馬上回來”,便消失無蹤。

後來迎向費根的已是警衛人員。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邁克·費根事後也曾坦承自己對時任首相撒切爾確實有所不滿,皮特·摩根也許並不清楚他的具體想法,但他卻在作品之中巧妙地將他作為當時被忽略的失業勞工的象徵者,安排他來向女王當面勸諫。

我們或許可以解讀成:雖然費根當下什麼都沒說,但編劇卻讓他說出了自己的內心話。

而這個劇情設計也貫穿前後,強化了對撒切爾夫人威權作風的質疑。

可以說這個系列作品的可觀之處在於,皮特·摩根寫出了英國不同時代之下、不同階層的人的集體潛意識。

固然為了戲劇化,內容多有誇大之處,但對時代氣息的捕捉、對人物慾望的描繪都頗為精確。

不過《王冠》第四季首映後,不出意料地,還是掀起了非議。

原因不難理解,故事所闡述的時代越近,的確越容易引人不安。

Netflix不用擔心前三季引發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或者丘吉爾首相跑出來批評指教,畢竟這些人早已作古,而大多數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也早已凋零。

但是黛安娜王妃與王儲查爾斯王子的世紀之戀與之悲劇結局,世人卻仍歷歷在目。

最令王室感到不堪的,是編劇的創作視角確實存在明顯偏袒。

例如查爾斯王子與情婦卡米拉的偷情場面被清楚描繪,反觀同樣偷情戲份的黛安娜王妃卻被輕輕放下。

當然,如果有完整看完每一季的劇迷,便知皮特·摩根其實早有暗示這一切悲劇根本源自於王室制度面的僵化,以及沉重的王室職責何以造就成員的扭曲性格。

但無論如何,比起僵硬的傳統王室成員,魅力獨具、更富人性化的黛安娜王妃所展現的非典型性格,確實更受世人所擁戴。

皮特·摩根不出意料地描寫了黛安娜王妃與查爾斯王子之間的婚姻嫌隙,喚起了老一代英國人對這段塵封歷史的記憶。

要知道,卡米拉早在2005年扶正成為查爾斯王子之妻,多年下來她可是不停遭受揶揄與媒體霸凌,近年好不容易聲望終於有所提升,現在卻又因為一出電視劇,讓她聲名再毀。

對她感到陌生的年輕一輩英國人,從此對她的印象,恐怕也只會是“最強小三”。

結果Netflix悍然拒絕。

奧利弗·道登未必不知道他的要求恐怕只會使得《王冠》獲得更高關注,但站在他的立場,哪怕是做樣子也好,他不能不出言維護王室。

整體而言,《王冠》也許存在不少虛構成分,但至少反映了這些王室人物的思想輪廓。

例如許多人總是好奇高齡九旬的伊麗莎白女王為何不盡早退位,讓待位將近70年的兒子查爾斯繼位?不過在第一季時,便能察知女王接下王位之後遭受到的種種壓力與磨難。

使之必須承擔這一切的,便是他那史上第一位退位的國王叔叔間接造成的。

從此之後,堅守傳統與規範,重振王室聲譽的責任,全落在她頭上,再次打破王室慣例選擇退位大概從來不在女王的考量之中。

更何況,查爾斯王子在黛妃死後,負心漢形象使之民調經常探底,還有迷信被主流醫界視為偽科學的“順勢療法”等爭議,使得近年民間頻頻出現呼籲,要他屆時應該直接讓位給兒子威廉王子。

顯而易見的,目前大英國協得以鞏固,並且尚有澳大利亞等16個國家仍尊女王為國家元首,無非是因為各國對女王本人的尊重,恐怕與繼任人查爾斯無關。

未來查爾斯王子繼任之後,所謂象徵英國榮耀與道統的王室,恐怕將不再神聖。

因為英國脫歐而擁獨人口大增的蘇格蘭,其分離運動或將更無後顧之憂。

英國屆時將面臨分崩離析的處境,但只要深受愛戴女王在的一天,日不落帝國的徹底解體被認為還有轉圜餘地。

回過頭來談,《王冠》作為一出廣受全球觀眾喜愛的劇集,之所以惹得政府都要伸手“干預”,的確顯得相當耐人尋味。

因為當政者顯然知道影視文化無遠弗屆的影響力,而他們認為這樣的影響力,很可能已經傷害了王室形象。

而這只是多慮嗎?回顧漫長影視史,大銀幕與小螢幕,塑造了多少平民的意識形態。

在皮特·摩根的呈現之下,王室與民眾的距離顯然更近了,卻也讓人看見這群王族的蒼白與可悲,使人有星星一一落入塵世之感。

固然看得見同情意識,但也同時能被人解讀成對特權的批判。

此時,英國人若再想到自己還要付納稅錢去支援這群特權階級的生活,大概也是百感交集。

幕後掌舵人皮特·摩根已經宣佈《王冠》將在第六季完結。

許多觀眾很期待能夠看見梅根大搞顛覆的情節等等。但他卻坦言,一件事情真的距離太近,至少是十年之內的事,他不會願意去觸碰。

畢竟去拍了,難免也只可能觸碰表象。

無論如何,未來這部劇集會往何處走,顯然已經不只關乎大眾的娛樂文化問題了……

29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薛之謙為趙英俊發的長文,這不是歌詞啊:看到倒數第二段直接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