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勐壠沙》講述的是1950年大西南解放後,解放軍民族工作組深入傣族聚居地,在緊鄰國界線的勐壠沙開展鬥爭的故事。
影片改編自昆明軍區國防文工團話劇隊創作的三幕九場話劇《遙遠的勐壠沙》,取材於雲南瑞麗邊防部隊民族工作隊楊慶鎖的先進事蹟。1959年6至7月間,該劇參加了在北京舉行了全軍第二屆文藝會演,本次會演湧現了一大批優秀劇目,其中包括了話劇《槐樹莊》、《東進序曲》、《南海戰歌》,歌劇《紅鷹》、《柯山紅日》和舞劇《五朵紅雲》等,全面展現了建國10年來部隊文藝工作者勵精圖治的豐碩成果。中央軍委指示八一廠要把這些劇目儘早搬上銀幕,呈現給全國廣大觀眾。
當時八一廠在故事片方面的製作力量相對薄弱,為爭取進度,他們首先挑選了舞劇《五朵紅雲》,拍成舞臺藝術片於當年上映。接著又在話劇作品中先選中了《遙遠的勐壠沙》,交由導演王蘋和剛剛進廠的袁先,將其改編成故事片。
按照軍委指示,改編過程中應儘可能啟用原來的演員班底,這樣才能極大鼓舞部隊各演出單位的創作熱情。但是電影畢竟不同於舞臺劇,對演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透過試鏡頭看樣片,王蘋最終做出“基本保留、區域性調整”的決定,除江洪、刀愛玲改為八一廠的王心剛和重慶話劇團的曹櫻扮演外,其他角色均由原來的國防文工團演員擔任。
江洪、刀愛玲的角色之所以易人,是因為從話劇改編為電影后這兩個人物的戲份增加較大,如果演員沒有缺乏在鏡頭前表演的經驗,演起來就會相當吃力。作為八一廠頭號小生的王心剛擁有外形英俊、內在剛強的“本色”,同時又具備順應不同角色變化戲路的能力,由他挑起《勐壠沙》中男主角、民族工作組組長江洪的重擔最為恰當。
原劇中,江洪的角色是由王丹華扮演的,後來他去了峨影廠,在1979年峨影廠拍攝的《挺進中原》中飾演旅長方軍。
曹櫻是重慶話劇團的當家花旦,她17歲從藝,在舞臺上扮演過《雷雨》中的四風、《原野》中的金子、《膽劍篇》中的西施,而王蘋之所以挑選她出演集狂妄兇狠、陰險妖豔於一身的美蔣特務刀愛玲,一來是因為原來扮演刀愛玲的鐘耀群年歲偏大了一些,更重要的是,曹櫻之前曾在引起熱烈爭議的影片《五更寒》中飾演過“像無根的浮萍一樣”的人物巧鳳,顯示出她具有塑造錯綜複雜角色的巨大潛力。
在保留下來的演員中,吳漾和劉龍都有著豐富的銀幕表演經驗,解放前他倆都是香港永華影業公司的演員。尤其是劉龍,曾參加過《假鳳虛凰》《國魂》等片的拍攝,他在《勐壠沙》中飾演頭人布亢兒子、大少爺帕戛。為了深入揭示其受美蔣反動宣傳毒害很深、不惜自甘投靠為虎作倀的面目,王蘋與劉龍一起確定了人物蠻橫、霸道、愚蠢的基調,化裝師顏碧君還特地為他鑲上了四顆大金牙。劉龍正是因為這部影片一舉走紅,後來他調入八一廠,成為飾演反派的專業戶。
影片的外景地選擇在雲南西雙版納享有“孔雀之鄉”美譽的瑞麗,片中的勐壠沙實為地處瑞麗西北部的勐秀鄉。這裡風光秀麗,但條件卻是十分艱苦。因為是少數民族地區,為尊重當地群眾的生活習俗,攝製組自搭帳篷在野外住宿,蚊蟲的困擾自不必說,還經常遭遇蟒蛇和野蜂的突然襲擊。拍江洪下到水田裡幫老鄉拉犁的戲時,王心剛的腿上叮滿了螞蟥,但也只能堅持著把戲拍完。
《勐壠沙》劇組合影
回到北京拍攝內景時,攝製組迎來了更大的考驗。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糧食不夠吃,連八一廠院內的樹葉都打得光光做窩窩頭餡。雖然國防文工團按隸屬昆明軍區糧食標準是36斤,為和北京廣大市民同甘共苦,演員們在京拍攝期間每人只發糧票28斤,除了上交8斤,還要響應號召節約糧食支援災區人民,因吃不飽普遍體重下降,有的還出現浮腫現象。儘管如此全體人員情緒始終飽滿,團結奮戰堅持到圓滿完成拍攝任務。
《勐壠沙》是八一廠拍攝的第一部民族題材電影,上映過後大獲好評,尤其是主題曲《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洋溢著濃郁的傣鄉風情,優美婉轉,廣為流傳。
1997年1月,瑞麗市決定將這首歌定為市歌,授予曲作者楊非榮譽市民的稱號,並在當年的創作地———瑞麗勐秀鄉原雲南省軍區邊防某團一營二連的舊址旁,樹立起了一座紀念碑。
最後再來說說鍾耀群的故事。鍾耀群不僅是話劇《遙遠的勐壠沙》中刀愛玲的扮演者,也是該劇的編劇之一。她早在抗戰時期就參加話劇演出,是國防文工團的資深演員兼編導,在西南地區被讚譽為“話劇皇后”。鍾耀群沒能演成電影《勐壠沙》,卻因此成就了她的一段姻緣。
原來,當時已經39歲的鐘耀群一直單身,文工團領導生怕她在外地找物件被調走,就把軍區未婚的和喪偶的首長的照片拿來,讓她看挑選,可是她一個也沒相中。
蕭紅和端木蕻良
由於沒有參加電影拍攝的任務,團裡派她到北京收集素材,好創作下一個劇本。結果在北京,她經人介紹認識了年屆五旬的作家端木蕻良。端木蕻良的前妻是大名鼎鼎的蕭紅,1942年蕭紅在香港病逝後,端木蕻良便一直沒有再婚。鍾耀群早年看過端木蕻良的小說《科爾沁旗草原》,端木蕻良也看過鍾耀群演的《陳圓圓》,兩人心心相惜,彼此有了好感。
就在這時,文工團政委的妻子自殺了,如果鍾耀群這次在北京找不到物件,團裡就將以組織決定的方式把鍾耀群嫁給文工團政委。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鍾耀群和端木蕻良倉促結了婚。
鍾耀群和端木蕻良
婚是結了,但文工團方面不願放人,兩人只好兩地分居。時任昆明軍區文化部長馮牧知道此事後,認為這種做法不妥,便親自簽署調令,派鍾耀群前往給北京給正在寫長篇小說《曹雪芹》的端木蕻良當專職助手,《曹雪芹》一書的中卷就是他倆合力創作的。
鍾耀群與端木蕻良牽手36年,直到1996年端木蕻良去世。為了實現丈夫生前的願望,鍾耀群將他與蕭紅的情感和生活寫成了《端木與蕭紅》一書。鍾耀群寫作此書應該說是經歷了一個複雜的情感矛盾過程,然而她以其女性特有的理解和胸懷,向世人展示了一個真實的端木與一個真實的蕭紅,也為後人瞭解中國現代文學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