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少皇、熊欣欣等“功夫男星”主演的《南少林之怒目金剛》上線已經一段時間了。
整體來說,這部電影敘事完整,港風武俠叫人情懷滿滿,在動作電影日漸沒落的時候,能看到這樣一部打戲過癮的作品,還是非常叫人驚喜的。並且無論主演配角表演都張弛有度,恰到好處,非常有質感。電影雖然開分不高,但是隨著觀影和點評人數增加,評分呈上漲趨勢。
這部電影,除了主角樊少皇再剃光頭,演一出功夫少林;熊欣欣飾演的反派和南少林的正反較量也非常精彩。
不過,對於這部電影,如果只看到武打和正反派的較量,就有點可惜了。
其實真正的精華內容在老和尚那裡。
老和尚作為方丈,帶領兩個弟子在尋找一處立寺之所,想要重振南少林。他可愛又不失威嚴,嘮叨但並不囉嗦。雖然手下沒幾個人,但他在培養弟子時的循循善誘和因材施教,絕對是“大師”級示範。
他的戲份有笑點、有淚點,最主要的還是有值得細品的價值。
樊少皇飾演海盜的瓢把子,被手下出賣打傷後墜船,被老和尚一行所救。
醒來後,因為身受重傷,需要找個棲身之所休養生息,於是他裝作失憶,隱瞞自己的海盜身份。
看似奸計得逞,但其實只是老和尚在陪他表演。
老和尚看破卻不拆穿,一步一步將這個瓢把子套路,誆得他剃度,引導他向善,最終讓一個扎著髒辮想要榮華富貴的海盜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心懷善念懲奸除惡的“金剛”,這過程還真值得現在的老師和家長們借鑑。
海盜受傷被老和尚所救時佯裝失憶,老和尚絲毫沒有懷疑的表現,看似愚善,但其實老和尚是下了好大一盤棋。
他在對方還不交心之時,看穿了對方的欺瞞也不直接拆穿。把一個可能作惡的人留在自己身邊,佈局著讓對方棄惡從善。其中有大善更有大智慧。
在對方沒有防備的時候,潛移默化地去感染他,薰陶他,看似漫不經意,其實精心設計,讓對方不得不接受著改變。
在讓海盜改變人生目標的時候,他並沒有“唸經”式地叫對方做好人行好事,而是因材施教。為他量身定製出家路線。
對於樊少皇這樣海盜出身的人,要帶入佛門,直接叫人慈悲為懷,很可能被對方嗤之以鼻。所以,老和尚跟他說“菩薩低眉,慈悲六道,金剛怒目,降服四魔”。
不要小看這句話。這句話不僅普及了他所在的佛門的包容性,也肯定了樊少皇的價值,給他提供了為善的方向。
然後便從各種細節入手,告訴他,其實他本來就是善人,對他的各種行為進行肯定和鼓勵。
在大家友好的眼神和有愛的氛圍下,原本暴戾的心境肯定是能有所變化的。
最後方丈為了救智清,受重傷圓寂,讓人十分意難平。也有人吐槽是主角光環太大,所以方丈才會奮不顧身去擋槍。
但其實方丈能有這樣的選擇,早有鋪墊,並不存在人設崩塌。因為他是自己捱餓也會把餅讓給別人的人,是看見他人有難奮不顧身出面保護的人,也是明知被騙但為了家國可以上賊船的人。
最後雖然身死,但精神烙在他每個弟子心裡,重振南少林也更有希望了。
方丈這個角色的存在,可以說是大大拔高了電影的立意。沒有大段的說詞,但教育意義非凡。
雖然方丈領導下的南少林人丁稀少,但是其散發的慈悲和正氣一點都不少。以往不少武俠作品總是把少林一派塑造得公信力盡失。這部電影裡卻憑藉4個和尚一個俗家弟子,讓少林“聲望”重回巔峰。
與劇本劇情設計有關,更與演員有關。
雖然這部電影裡並無大咖,甚至大部分都叫不出名字,但是他們真的沒有一個拖後腿的表演。
你發現《南少林之怒目金剛》這部寶藏電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