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視劇,能夠讓你把知名演員們以往的人設統統推倒,只記得他們在劇中的樣子,可不是容易事兒。
但是《山海情》做到了,所有演員都可以用“土生土長”四個字來形容。
他們土得親切,土得樸實,土得像紮根在黃沙裡的樹,屹立不倒,生機勃勃。
眾多的“樹”中,最精明的一株,要算是馬喊水了,這個代理村主任,不僅自己混得好,還培養出三個優秀的孩子——老大是縣幹部,二兒子是知名企業家,三女兒是博士,當真是光宗耀祖了。
按理說,《山海情》裡“精”的人,可不止馬喊水一個,李大有小聰明不斷,白校長書讀得最多,水花姐做人通透,李老爺子更是一肚子心眼,但為啥偏偏馬喊水成了“人精”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馬喊水是個“情”場高手——是最懂情的一個人。
1.把事兒幹明白,可不僅僅是幹好世間文字八萬個,只有情字最傷人,把它玩明白,就很少有辦不成的事兒。
馬得福初出茅廬,參加工作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最棘手的“移民吊莊”,讓本就貧苦不堪的村民,搬到廖無人煙的地方吃沙子,這誰能願意去?
但是為了兒子的前途,馬喊水必須得把這件事幹明白,所謂明白,可不是把事兒辦成那麼簡單。
首先,他第一次見兒子的領導張主任,就直接表態,想讓兒子進縣裡跟他幹,這是表決心,給張主任吃定心丸;
接著,他領著張主任把七戶人家都跑遍,明知道村民不會同意,但還是讓張主任吃癟,這對方瞭解這事兒多難辦;
然後,千方百計攔著張主任開會,這是怕主任在自己手下面前出糗,等張主任最後真的被村民懟的時候,他自然會明白馬喊水的良苦用心;
最後,深知村民脾性的他,早已跟李老爺子透過氣,在開大會時順水推舟,讓李老爺子帶頭吊莊,還要拉著他一起,大家一看老支書和村主任身先士卒,自然不再有異議,這是拿支書的老臉“換”村民的舊情。
這一趟事兒辦下來,張主任、兒子馬得福、村民代表三方的情緒都有照顧,幾乎是面面俱到,馬喊水最知人心所向,自然能把話和事兒做到人心坎裡。
2.馬得寶是他最大的痛如果說馬得福是馬喊水最值得驕傲的兒子,那麼馬得寶就是他最上心的一個孩子。
馬得福在醉酒時,曾經跟馬得寶說,當年父親馬喊水哭著跟他解釋過,為什麼家裡最好的資源都給了他,而不是二兒子得寶。
因為,馬喊水堅信一句老話,炮彈都要裝到一個炮筒裡,炮才能打得響,打得遠。
他深知教育的很重要,但家裡太窮了,所以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於是他採用抓鬮的方法,聽天由命。
結果馬得福被抓中,馬喊水頭拱地也要供他讀書,而馬得寶只能早早輟學,幫家裡打雜。
馬喊水用藤條當眾抽過馬得寶,指著鼻子罵他不學好,得寶把尕娃弄丟了,馬喊水更是撂下狠話,不找回尕娃就不原諒他。
乍一看來,得寶一直像是家裡的累贅和恥辱,一路吃盡苦頭,卻永遠活在哥哥的光環下,那麼努力不過是想讓父親高看自己一眼。
但實際上,馬喊水打他、罵他,是因為他關心則亂,因為他太在乎這個二兒子了,在乎他的一舉一動,這是他的情債。
就因為自己當年的決定,導致二兒子無法接受正規教育,只能在自己手裡長大,一旦長“歪”了,他怎麼有臉去面對自己和孩子。
“子不教,父之過”,馬喊水認理,所以“保老大棄老二”像一根刺,深深地紮在他的心裡,得寶有個風吹草動,他都怕,都疼。
但怕歸怕,他了解得寶的善良,更明白他是個不服軟的人。
所以他只需要讓兒子心裡有所忌憚、有所牽掛就可以了,就像是千里馬栓了繩子,有了讓老爹驕傲這個念想,馬得寶就不會信馬由韁,還會越來越好。
難以想象,在無數個自責和思念的夜晚,馬喊水是不是一想起得寶,就禁不住心疼的落淚,以至於會在得福面前崩潰,要不那麼強的一個西北爺們,怎會在兒子面前掉眼淚呢?
3.故鄉情,才最動人山海情,山海情,定要落在一個“情”字上,而最後讓這股故鄉情昇華的,便是馬喊水。
馬得福成了鎮長之後,他坐車回湧泉村,卻讓司機把車停在村口,自己走著進村,因為這是父親馬喊水交代過:即便當了省長,也不能坐車進村。
這不是低調,而是要尊重自己的根,對於故鄉來說,鄉親們就是他們的根。
湧泉村整村搬遷工作難,馬得福隨口說“怪不得別人說咱村裡人都是刁民”,馬喊水氣到把碗都扔地上了,第一次對自己的大兒子怒不可遏。
原來,當年李氏家族才是村裡的原住民,馬氏家族為逃饑荒東奔西走,幸得李氏家族收留才不至於被活活餓死,這不是過命的世交。
故土難離,馬喊水深知鄉親們的情愫,更懂得知恩圖報,所以一貫要面子的他,直接交代兒子就是罵你"先人",也不要回嘴。
馬喊水的格局很高,跟文化程度高不高沒關,甚至跟他兒子做不做鎮長都無關。
他看得,是如何不傷害任何人的感情,順利地讓全村人與外面的世界接軌,因為有根,就不會忘本,因為沒有顧慮,才會讓下一代踏踏實實地去發展、去打拼,而不會被老一輩的情感所拖累、所忌憚。
把“根”留住,留好,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欣欣向榮,枝繁葉茂。
如此通情達理的馬喊水,不成“人精”,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