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了,也快過年了。
以往的春節,常爸都會給大家推薦幾部優質紀錄片,讓孩子們在放鬆娛樂的同時也能有所收穫。
今天這篇也是一樣,但略有不同的是,我今天想推薦的是一部電視劇,一部公認的,近幾年來最好的國產劇之一——《山海情》。
豆瓣評分9.4,74%的人毫不吝嗇打出5星。
估計很多人都已經看過了,我覺得這部劇也非常適合帶孩子看,讓現在物質生活優渥的孩子們,瞭解一下他們不曾見過的“苦”和“窮”,而為了走出“苦”和“窮”,當地的人們旺盛的生命力、堅忍不拔的意志力,也能給孩子非常正能量的激勵。
故事發生在90年代的寧夏閩寧村,講述了這裡從荒漠戈壁到塞上江南的變遷史。
號稱“貧瘠甲天下”的寧夏西海固山區,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定為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這裡沒有水,沒有植被,不能種植莊稼。這裡漫天黃沙,當地居民吃過的飯和吃過的沙子一樣多。
九幾年時候,這裡貧窮到讓人無法想象。而這部劇,非常真實地展現了當地生活的“難”和“窮”,很多人都說這根本就是一部紀實片。
我們習以為常的衣食,他們得拿命去“夠”先說吃。
因為乾旱,這裡的土地最適合種的只有土豆,其他的農作物比如玉米、小麥,都算是稀罕物。
又因為窮,買不起別的吃的,所以這裡的人頓頓吃土豆,每天的菜譜是烤土豆、蒸土豆、土豆煮馬鈴薯。
十幾歲的孩子,寧願冒著被抓回來挨鞭子的風險也要跑出大山,就是因為吃夠了洋芋(土豆)。
但是能跑出去嗎?跑不出去,方圓幾百公里地,全是荒漠和大山。
再說喝水。
這個地方之所以窮,就是因為缺水。
故事裡的湧泉村村民,很多人的名字裡都帶一個“水”字:水花、水旺、喊水。以水起名,是對孩子最好的祝福,也足以見得當地水有多缺、多珍貴。
山區的水牲口都不喝,只能在水槽上撒上麩子和糠,騙牲口吃糧的時候喝幾口。
為了種點玉米,他們要到機井排隊花錢買水,然後拉到地裡澆水,這些水村民自己捨不得喝,得讓莊稼先活著。
再說穿衣。
一家三兄弟,合穿一條褲子,誰有事出門就給誰穿。
村委會開會的這些村民,各個穿的都是髒兮兮的破衣爛衫,孩子可以看到什麼是真正的“衣衫襤褸”。
因為窮,當地的女孩因為一頭驢、兩籠雞、兩隻羊就嫁了人,而這些嫁妝,足以讓孃家成為村裡的“有錢人”。
其實這並非電視劇編劇的無腦演繹,這些都真真實實發生在90年代的寧夏西海固。
國家為了讓村民擺脫貧困,動員他們搬遷到離水更近的地方,只有這樣他們才有機會擺脫頓頓吃土豆的生活,才有條件種玉米、種小麥,能吃飽飯。
但剛搬過去時,那裡還是一片戈壁灘,村民們需要一寸一寸地用篩子篩沙土,還要走到幾十裡外的地方買土,再運回來改良土地。每隔一陣子還會遭遇沙塵暴,嘴裡、耳朵裡、鼻孔裡,全是沙子。
去開荒的人,沒有房住,只能住地窩子。
就是挖個地洞,找些木頭搭成門和梁,夜裡風沙大,一覺醒來,身子一半都在土裡。
再後來,終於能種上地了,農民們每天勤勤懇懇,像“供奉先人一樣”地伺候地裡的莊稼。
因為沒有自己的水站,他們還要花錢買水灌溉莊稼,當時的農民本來就沒什麼錢,僅有的那些積蓄,還得東拼西湊拿出來交給水站。
經歷過這些,這才能換來一年的收成。
彈幕不斷地有人說:農民真的太辛苦了,我再也不會浪費糧食了。
常爸覺得這部劇最動人的地方是,它非常細節地、能讓人感同身受地去刻畫,那些我們看來再平常不過的衣食住行,對於這些山溝溝裡的人來說,到底有多“難”。
考學,比登天還難說完了生活的苦,再說說“教育的苦”。
村裡的女孩子水花(熱依扎飾),讀書的天分非常高,很聰明、也好學,但是她父親為了把她嫁出去換一口水窖,讓她輟了學。
劇中的男一號,帶領村民們走出大山的村官馬得福(黃軒飾),從小也生長在這裡,也是因為窮,家裡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於是父親靠抓鬮,讓馬得福唸了中專,讓弟弟輟了學。
而後來生活變好了,村民們靠打工、種菇掙了錢、改善了生活,時間跨越到千禧年(2000年),村子裡的孩子,依舊沒法受到好的教育,連讀完初中都是個難事。
為什麼?
因為家長被“窮怕了”,讓孩子讀書不如出去打工,讀書顯然是個“高投入低迴報”的事。
很多孩子因為家裡條件差,想給家裡分擔些壓力,自己也主動想輟學去打工,這些孩子的命運根本由不得自己。
而再看看學校的條件。教室的孩子,高的高矮的矮,一看就不是一個年齡段的,但他們都在上同一個年級。
一所學校算上校長也就三個老師,校長三番五次坐汽車,去遠在幾百公里外的教育局申請經費,想給孩子們建個操場,但能從教育局批下來的,也就是一個地球儀。
這讓我想到了一部紀錄片——《出路》。
2008年,12歲的馬百娟在甘肅省會寧縣頭寨子鎮野鵲溝小學,讀二年級。
學校是兩間土房,一共5個孩子,兩個老師,馬百娟是裡面年齡最大的一個孩子。
馬百娟很愛讀書,她的理想就是考大學、考北京的大學。每天天不亮爬起來,從井裡打一碗冷水,把饃饃掰碎,泡著冷水當早飯吃。
吃完,高高興興地去上學。
當年馬百娟一家的開銷,一年,不超過50塊錢。
三年過去,攝製組再回到這個地方的時候,15歲的馬百娟已經輟學了,開始去小縣城找地方打零工,又因為年齡太小找不到工作,她坐在橋頭上,一個勁地只是搖頭。
馬百娟的父親說,女娃娃總歸是別人家的人,以後生了娃也找不到工作,書少念一點,夠用就行了。
再後來,馬百娟嫁給了自己的表哥,重複著她的上一代、上幾代的命運。
雖然在扶貧政策的幫助下,馬百娟一家的生活越來越好,但馬百娟的人生卻從輟學以後,永遠停擺。
長期處在貧窮和閉塞的環境裡,即便是物質條件變好,陳舊的觀念卻很難轉變。在那些貧困山區裡,生孩子就是生勞動力,長到十幾歲就能出去打工、改善家庭的生活,所以多生一個孩子,以後家裡就能多一個勞動力。
所以很多人問:窮為什麼還不好好唸書?窮為什麼還要多生那麼多孩子?這部電視劇、這部紀錄片,會告訴你答案。
《了不起的蓋茨比》裡有句話:“每當你覺得想要批評什麼人的時候,你切要記得,這個世界上的人並非都同你一樣具備你所擁有的條件。”
深以為是。
對他人生活多一些瞭解,也是拓寬眼界的方式《出路》的導演何瓊說,她覺得現在的社會,很多人其實並不瞭解另一群人的生活。
我出生在80年代,一個物質條件和當今比起來,仍然是匱乏的年代,我在看《山海情》的時候是非常震驚的,沒想到都千禧年了,有些地方過得比我們80年代都困難,吃口飽飯、喝口乾淨的水都成問題。
而就在大概幾個月前,微博和B站上有個話題非常火,叫“衛生巾貧困”, 2020年,中國還有大概4000萬女性處於“衛生巾貧困”,十幾塊錢一包的衛生巾她們負擔不起,只能買2毛錢一片的、大袋的散裝衛生巾,而更窮的女性,只能用不穿的衣物來代替衛生巾。
除了同情的聲音,網路中也有很多這樣的觀點:隨隨便便打工都好幾千,怎麼可能用不起十幾塊錢一包的衛生巾?
有人說“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但富足的、物質充裕的生活,也會限制我們對於貧窮的想象。
《出路》紀錄片裡的另一個主人公,出生於北京中產家庭的袁晗寒,17歲從中央美院附中輟學,每天想著如何對抗大把無聊的時間,她說:“我只要不被餓死就行了,然而沒有人會餓死。”
不同群體的人是無法彼此瞭解的,他們不能理解對方的生活,也沒有見過。我們的孩子也是這樣。他們在最基本的物質上,已經得到了非常多的滿足,所以他們時常會產生“我為什麼要學習、學習的意義是什麼”這樣的問題。
給他們看看別人的生活,讓他們瞭解在另一個世界裡,有些人連吃飯喝水這樣的小事都要拿命去掙的時候,他們或許能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有新的思考和認識。
拓寬眼界不僅僅是讓孩子去看星河浩瀚、看名山大川,瞭解真實存在於這個社會上的另一個群體的生活,並由此生髮出最基本的共情和悲憫,也是拓寬眼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