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上期的節目中聊到了斯皮爾伯格於1975上映的經典鯊魚電影《大白鯊》,提起鯊魚電影最近的一部正兒八經大作應該就是郭達斯坦森啊不對傑森斯坦森和李冰冰主演,於2018年上映的《巨齒鯊》了。在這四十餘年的時間裡兇獸電影彷彿已經逐漸淡出了觀眾的視野,兇獸電影的式微也彷彿已成定局。

兇獸電影

兇獸電影是曾經一度火爆的電影型別,兇獸電影其實很容易定義,與《哥斯拉》、《環太平洋》這種大規模的重設世界觀的電影不同,兇獸電影的世界觀往往都是以現實生活為基準,只是插入了一個略顯誇張的兇獸的設定。比如大家都熟悉的狂蟒之災系列,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確曾發現過長達五六米的巨蟒,巨蟒食人的案例也曾真實發生。

狂蟒之災經典封面

80後90後的小夥伴可能是最熟悉兇獸電影的,在大家觀影仍停留在音像店裡租賣的影碟和家裡的VCD、DVD時,在成摞的碟片中隨便一扒拉都能找到多合一的兇獸電影合集,一張碟上十幾部鯊魚巨鱷蟒蛇電影,相信看過的小夥伴一定都還有印象。

滿滿的年代感

真實的恐懼往往更令人崩潰

也就是說這些“主角們”都是在生活中可見的猛獸毒蟲,也正是因此所以兇獸電影不像科幻怪獸電影那樣有距離感,看完哥斯拉你去海邊游泳不會害怕因為你知道水底不會真的有巨大的哥斯拉,但是看完《大白鯊》和《狂蟒之災》後你再下水,可能腳邊的每一股水波都會撩動你緊繃的恐懼神經。在當年的《大白鯊》上映後,美國各海灘的遊客量明顯減少,正是因為當時的人們第一次產生了真實的恐懼。

輝煌的開端

大白鯊經典海報

過去的幾十年裡兇獸電影一度氾濫,產量極高但是質量普遍較差,而其中的高質量電影屈指可數。四十多年過去,《大白鯊》仍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天花板,1975年上映的大白鯊豆瓣評分7.8,作為在豆瓣文青嚴重的一貫不討喜的兇獸電影能拿到7.8分的高分,其質量不言而喻。直至今日大白鯊的經典形象已經演變成全球範圍內的鯊魚文化。

在《大白鯊》之外,1997年的《狂蟒之災》算是大蛇災難片的開山鼻祖了,大多數人恐怕都對蛇有著天然的恐懼,而巨蟒更是很多人惡夢中經常出現的怪獸,這部《狂蟒之災》讓人們在銀幕上經歷了惡夢中的景象,影片從一開始就營造出一種很緊張得氛圍,讓觀眾自然而然的代入到這種環境中,而這隻從電腦上製造出來的巨蟒令人驚歎,在那個年代看來太逼真太嚇人了,尤其是片中巨蟒把反派男吃下去後又吐出來的鏡頭堪稱童年陰影。

《史前巨鱷》和《逃亡鱷魚島》則為鱷魚挽回了一些牌面,對於觀眾而言幽靜湖邊潛伏水底的巨鱷同樣讓人毛骨悚然。

輝煌後的迅速衰敗

《大白鯊》和《狂蟒之災》為大家指明瞭兇獸電影應該怎麼拍:

片頭必有作死的小情侶或者路人在水裡、林子裡、海邊搞事情死於兇獸之口。

負責逗樂的黑人

鏡頭一轉到了主角身上,主角多半是動物專家或者冒險家,一行人為了探險或者抓回因實驗變異的巨獸而遭遇巨獸。主角一行人必有帥氣男主和堅強過人的女主,還有個黑人話癆插科打諢調節氣氛,也有幾個你一看就知道這人肯定要死的龍套。與主角相對立的是某個肯定會死在怪物手裡的人類反派。

打怪冒險大同小異,結尾說不定還要埋個伏筆暗示怪物不止一隻。

鯊捲風已經在爛片的道路上放飛自我了

後面所有的導演循規蹈矩的推出一部又一部兇獸電影,而質量也是肉眼可見的下滑,以《大白鯊》為例,在大白鯊席捲全球票房後市面上一夜之間冒出了大量的鯊魚電影,從7.8的評分一路跌到3、4分,直到同樣出名的鯊捲風系列問世——爛得出名。

反響平平的狂暴巨獸

隨著特效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願意把機會留給《哥斯拉》、《環太平洋》、《侏羅紀世界》這樣的大片,而老派的兇獸電影因為劇情簡單且一度氾濫缺乏吸引觀眾的賣點已經走到了下坡路的終點,強森的《狂暴巨獸》和傑森斯坦森的《巨齒鯊》恰恰說明了特效用在鯊魚和鱷魚的身上有些大材小用的意味,觀眾們想要的是更具有視覺衝擊的怪獸而不是動物園裡就可以見到的鯊魚和蟒蛇。

16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21世紀初的經典港片,15項金像獎提名,尺度大到造成童年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