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看到這麼細膩又感人的劇了,明明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沒有狗血的愛恨情仇,但這部《山海情》卻令人慾罷不能。
電視劇《山海情》劇照
《山海情》以扶貧攻堅為主題,講述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海固的人民響應國家號召,完成“吊莊”,勤勞致富,將荒蠻之地建設成“金沙灘”的故事。
吊莊,通俗來說,是家裡的勞動力走出村莊,去另外一個資源相對豐富的地方開荒種地生活。
電視劇《山海情》劇照
於是我們看到了灰頭土臉,拖家帶口,被迫或者自願去“吊莊”的鄉親們。
王莎莎飾演的秀兒,是個年輕的小媳婦,抱著兒子去“吊莊”,她管兒子叫“先人”,因為他是三代單傳,十分珍貴。
熱依扎飾演的水花,丈夫在挖水窖的時候砸斷了腿,她只好用“板子車”拉著丈夫和孩子搬家,這一路她走了七天七夜,大人和小孩都被風沙折磨得不成樣子。
電視劇《山海情》劇照
1997年的鄉親們,究竟有多土?
人人臉上都頂著兩團“高原紅”,面板粗糙,頭髮乾枯,因缺少水源和營養,大多面黃肌瘦,穿著破爛,甚至是住在“土洞”裡。
不過這已經好多了,因為在幾年前,村長馬喊水去村民家裡的時候,發現村民在家光著身子,因為家裡窮得三兄弟只有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
電視劇《山海情》劇照
年輕的一代馬得寶和尕娃們長起來了,吊莊後在附近工廠打工,做搬磚的體力活,可因一次曠工,幾個小夥子被開除了;為了賺錢,他們甚至去扒火車上的貨物,人窮到一定程度,跟他談道德和法律都是多餘。
女人們也不輕鬆,往往都是一邊帶娃一邊幹活,水花用腳和泥,身上全都是泥巴;整個村子,幾乎看不見一張白淨的臉。
電視劇《山海情》劇照
全員“土”得掉渣,戲外的“馬得寶”怎麼著也是一枚小鮮肉,戲裡的馬得寶,活脫脫就是個泥娃。
你能想象,郭京飛飾演的福建過來的扶貧縣長,竟然是人群中面板和氣色最好的那一個?穿著襯衣的郭京飛,真的算是無比洋氣了。
電視劇《山海情》劇照
但就是這麼“土”的一群人,簡直燃爆了!
最先戳中我淚點的是水花,馬德福在為村裡裝電的事發愁,因為要達到60戶才給通電,現在來吊莊的村民只有59戶。
這時機緣巧合,水花拖著她的孩子和殘疾丈夫,冒著風沙而來,她不是來湊數的,她是真的想脫離貧窮,改變生活。
電視劇《山海情》劇照
馬德福很感激她,說她的到來給村子解決了大麻煩,水花卻略帶悲涼地說“我哪兒有那麼金貴”。
水花明明應該和馬德福一樣,靠讀書改變命運,卻一再被束縛於貧困的村子;明明也該被人捧在手心裡,卻成為了家裡唯一的勞動力,這樣的人生,真讓人傷感。
電視劇《山海情》劇照
但水花並沒有絕望。
丈夫殘疾後,她勇敢挑起家庭重擔,耐心照顧丈夫和孩子;村裡其他人有事,她都會去幫忙;臉上永遠掛著笑容,不怨天尤人,不輕易洩氣。
電視劇《山海情》劇照
這是鄉親們普遍具有的品質,雖被苦難摧殘,但仍能用心熱愛生活;無論什麼時候,都能懷揣著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心思純淨,樸實無華。
茫茫戈壁沒有醫院,秀兒孩子生病,她帶著娃東奔西走,卻沒想過放棄“吊莊”;
為了找回離家的尕娃,馬得寶隻身前往遼闊的新疆,幹著汗如雨下的重活,卻在給麥苗的信裡說自己找到的工作很輕鬆;
電視劇《山海情》劇照
聽說水花搬來了,幾位村裡的叔叔哥哥們自發前來幫她修繕房子,可以說是一家有難,全村幫忙;
外地無名年輕人死在村子附近,善良的村民們湊錢將其厚葬,因為他們堅信與人為善,自己的孩子以後也會有福報。
電視劇《山海情》劇照
正是這樣一群淳樸且堅韌的人,賦予了人生另外的可能。
麥苗去福建打工,沿途她看見了大海,吹著海風,內心雀躍。有追求有盼頭的時代,無論貧富,都是美好的時代。
電視劇《山海情》劇照
不得不說,這部敢“土”的《山海情》,真的太良心了,它用最真實的人物形象還原了西海固脫貧的勵志過程;比起美顏和濾鏡,我們更願意看見歲月真正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