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不同年齡段的女藝人:王琳、黃奕、白冰、王子文、蔡卓宜,她們再次踏上尋愛的旅程,不比咖位,不比唱跳,沒有撕逼,到底有什麼看頭?
《怦然再心動》以熟齡女性為原動力,王琳、黃奕、白冰都是符合我預期的選擇,但還是跟綜藝《女兒們的戀愛》內容同質化了。
區別之一是《怦然再心動》節目中配置了保媒拉縴的倪萍和王大陸。倪萍是丈母孃的身份,王大陸則是暖心的弟弟角色,他們讓我看見了一名“紅娘”的自我修養。
在姐姐們見男素人之前,倪萍領著王大陸先見完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男士。
此時,節目鏡頭快速切換了好幾位男嘉賓的身姿,簡短地介紹有哪些行業的男士:室內設計師、廚師、電視節目主持人、中國男排的國手……
介紹男嘉賓們很牛逼的學歷:美國密蘇里大學的法律專業,美國斯坦福大學,哈佛商學院……
問詢男嘉賓對哪位姐姐有心動的感覺,以及他們對姐姐們過往的看法和態度等等。
劇組的這段剪輯是給觀眾們看的,致力於告訴觀眾們:姐姐們的相親物件到底有多優質。這是絕大多數現實中的普通人接觸不到的階級,更關鍵的其實是這段被剪輯掉的流程。
誰讓你心動?她的過往會阻礙你的心動嗎?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讓男嘉賓先主動做出選擇,這個選擇意味著年齡的差距、離異、有孩子、流言蜚語等情況並不構成阻礙,他對自己感到心動的那位姐姐是具有好感的,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另一個重要的點則是對資訊的收集。後續姐姐們做選擇的時候,她們手中都有一份男方的簡歷,包括姓名、職業、出生地/所在地、外形、年齡、學歷、興趣愛好、收入、家庭情況……再加上表示男方態度的一封信,這讓姐姐們不斷好感+1。
透過這些詳盡的資料,姐姐們在做出選擇的時候,同樣對男士帶著初始的好感。
見面時,一束花、一份小禮物、一杯冬日暖手的咖啡……在初始印象還不錯的情況下,這些小驚喜都成為了加分項,心動的感覺就這樣一步步累積起來。
反觀現實生活中偶爾做媒的親朋好友,她們的介紹連個基本情況都搞不清楚,往往就是兩三句話簡而概之,關鍵字眼:國企上班,家裡有房,老實。
比如“我老公有個兄弟挺靠譜的,在國企上班,是廣州本地人。”“我有個朋友,人挺老實,在國企上班,還在佛山買房了。”“你舅媽介紹了個人,爸媽都退休了,他在國企上班,人也挺老實的,而且在深圳有套房子”……
資料很籠統,說了跟沒說一樣,再加上也沒見到真人照片,可以說雙方只是為了完成父母交代的任務,對彼此都徹底的沒好感沒印象,更別提心動的感覺。結果往往就是聊天越聊越不想聊,相親越相越懷疑人生,直接見光死。
對於沒有了下文的相親,紅娘往往諸多意見。在他們看來,身高不是問題,學歷不是問題,年齡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你太挑了。
在節目中,王大陸的態度與觀點都是剋制的,儘量客觀地評價男士,而不輸出他的個人喜好。
“如果你沒有選擇他,他會不會封殺你。他的回答我忘記了,但他回答得很棒。”
現實中的絕大多數紅娘都會為男方說盡好話,放大老實、工作穩定的優點,缺點一字不提,將她們對婚姻、家庭的價值觀塞進你的腦海,不斷妨礙你的思考、判斷。
拒絕就此成為一件很麻煩的事,紅娘們的好心成為一個很沉重的負擔。
當倪萍介紹對王琳有心動感覺的男士年齡跨度在26歲至47歲時,大家都忍不住“哇”地喊出聲,黃奕更是激動地說:“這個好。”
然而王琳很介懷年齡的差距問題,26歲、33歲這兩位男性她都不打算繼續看下去。
倪萍建議可以看看他們說了什麼,而王琳再次態度很堅決地說:
“不要,我不要看,說啥我都不看。”
倪萍的態度是很寬容的,她說:
“第一次不用有任何負擔,真的不是說,我今天必須要成,或者怎麼樣,要怎麼著,都沒有,就是認識新朋友。”
將選擇權完全交給男女雙方,對他們做出的任何選擇都不予置評,不誇大優點,亦不貶低某個小缺點,儘量客觀的表態,這是很難做到,卻又是極其重要的一點。
一名優秀的紅娘是怎樣修成的,學倪萍和王大陸這樣做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