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末歲首好劇不斷,本以為接地氣的《裝臺》,以煙火味可拔得頭籌,卻又來了不輸第一部的《大江大河》2,之後又是震撼的史詩般《跨過鴨綠江》。
更想不到的是《山海情》,一部扶貧劇在這寒冷的冬天竟火的一塌糊塗。原以為該劇不會有什麼意思,無非就是配合政治需要宣傳罷了,但看了兩集後開始有點上頭 。沉浸之後,竟被那貧瘠的大山、荒灘戈壁、有趣的方言、尤其是那些帶感人物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
電視劇故事來源於真實,劇情踏實落地,不懸浮。黃軒一改有過的油膩,成功的塑造了馬得福這個人物。讓一個樸實真誠、腳踏實地、勵志扶貧的鄉村基層年輕幹部,帶領鄉親們擺脫貧困走向幸福生活的形象躍然螢幕。
熱依扎飾演的水花讓人眼前一亮,那骨子裡的堅強勇敢,讓人心疼。她拉著板車載著殘疾的丈夫和幼小的女兒及全部家當,迎著風沙唱著歌吃力地在戈壁灘上挪步的畫面不知感動了多少人。而在那一臉苦笑中不向命運低頭的倔強,讓人欽佩無比。
劇中的配角更是集體出彩,無論是喜感十足下派幹部郭京飛的陳金山,還是即傳授技術又跑市場黃覺飾演的科學家凌一農;無論是尤勇智的李大有攪屎棍般的存在,還是穿著破背心叼著小草,關閉喇叭後痛哭張嘉益的馬喊水;無論是看上去卑微卻內心強大堅持師者初心祖峰的白校長,還是不怕吃苦積極上進的年輕人麥苗和得寶。難怪有網友說:這屆電視節組委會要犯難了,不知最佳配角該給誰了。
《山海情》之所以火,不僅僅是劇情高於生活更來之於生活,以及演員的精彩表演,同時也是和諸多創作者的用心分不開。據說為了拍攝,劇組搭建了兩個村子,並親自在大棚裡種雙孢菇。小演員都是按著長大後的樣子尋找,哪怕只有20秒的戲,換演員後觀眾沒有絲毫的突兀,甚至是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就長大了。水花女兒小燕不同年齡段竟有五個小演員,可見其用心程度。劇中雖然許多場景是後p的,但觀眾絲毫沒感到虛假,若不是後來劇組爆出,還真沒人看出來。
電視劇的服化道還原度極高,與大地一樣色彩的土坯房、少而簡陋的傢俱、破舊的衣衫、臉蛋上掛著的高原紅、濃郁的西北方言等,都真實再現了西海固的風土人情。雖然電視劇展現的遠不如當年的艱苦程度,但依然讓我們感受到了那不適宜人居的千山萬壑的乾渴荒涼,西海固人那雖貧窮落後卻剛烈苦難的內裡。
遺憾的是因為劇集少,結尾來的有點急。有些情節缺少交代,有的地方則是蜻蜓點水,顯得倉促跨度也有點大,若是再多出幾集就更完美了,也就不會有史上觀眾要求“注水”的聲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