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常極少追劇,這兩年腦海中尚有記憶的就是《人民的名義》了,但是年假後的這幾天我卻被《山海情》這部電視劇震撼到了。
首先吸引我注意力的是故事發生地: 西海固,西海固原來就只是固原。我對固原懷有濃厚的敬意以及好奇,因為它是我孩子曾經的班主任老師的故鄉,也是因為這個地方水比油貴曾被稱作“苦瘠甲於天下”之地。現在的西海固是包括西吉、海原、固原、彭陽、隆德等幾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統稱。1972年聯合國糧食開發署將這裡確定為不適宜人類生存發展的地區之一。
故事講述的就是從1991~2016年間西海固湧泉村從最初7戶人家移民到吊莊,然後到全員搬遷的過程,耗費了10多年時間,政府基層扶貧幹部馬得福全程參與,和沙塵、貧瘠、落後做鬥爭的一幕幕映像。
本劇對人物刻畫的細膩令我印象深刻,從福建派過來的扶貧幹部陳金山講的閩式普通話令人啼笑皆非;
國家脊樑式人物福建專家凌教授一心為公,真正解決貧窮問題的頂樑柱;
命運多舛的李水花,她笑,我跟著笑,她哭,我跟著流淚。
湧泉村代理支書馬喊水,精明,樂觀,富有感恩心。
老支書為解決7戶湧泉村村民不願意移民吊裝而語出驚人,擲地有聲,如果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不可能解決問題。
還有想一心為人民辦實事的張樹成,最後犧牲在扶貧第一線,這是真實事件,2004年閩寧鎮書記李雙成因公殉職,現場2000多人送別。
令人肅然起敬的白校長,唯一堅持“致富,教育先行”信念的人。他深知基礎教育,才是關係到民族和國家未來前途的重中之重。他初心不改,始終堅持教育隔阻貧困,一切為了孩子,其他都是浮雲。
青銅峽的高書記慧眼識珠,將帶頭鬧事的馬得福後來變成了自己的女婿。
反派人物刻畫詼諧、諷刺,麻副縣長為了政績不惜代價做表面功夫,走形式主義。以李大有為典型的村民,目光短淺,說話尖酸刻薄,名言有“出水才看兩腿泥”。
最令我難忘的是原型故事處處展現了生活的影子,非常接地氣,就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將我們這一代人的所親眼目睹的經歷寫進了歷史,讓我產生了深深的共鳴!
有誰目睹過兄弟幾人共穿一條褲子?
有誰親身體會過長年夜晚點煤油燈的經歷?
有誰看見父輩墾荒篩沙石、剔除雜草樹根,然後從很遠的地方肩挑移土,最後才能勉強進行種植?
有誰經歷過一日三餐都是白水煮的洋芋?或者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紅薯?
有誰經歷過每天上學要走6里路,一天只能吃一餐的日子?
有誰體會過連學費都是老師代繳的經歷?
有誰親眼看到父輩直接用手拔除毛草棘荊?
《山海情》裡的男主角馬得福深愛的女人叫李水花,卻因為一頭驢、一口水窖就被她父親賣給了永富,得福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女人嫁給了別人。沒有錢,再合適的兩個人也變得不合適。
以上這些我都目睹甚至親身經歷過!
《山海情》上演了一樁樁感人至深的事蹟,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溫情、感動、向上是《山海情》向觀眾傳達的正能量。
順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難事看擔當。在得福身上,還是在凌教授身上,還是白老師身上,還是在水花身上,都能看到一股勁,不屈不撓,不服輸的韌勁,還有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眼神,讓人看了難免會落淚。點睛之筆是,正在上高中的馬得花,就是鎮長馬得福的妹妹,當她親眼目睹哥哥和父親勸鄉親們整體搬遷無果而造成家庭不和連飯都吃不下去的時候,一個人氣沖沖地跑到村委辦公室對著高音喇叭向全村人吶喊“兩條根”的話,醍醐灌頂,一語驚醒夢中人,這代表著00後一代充滿朝氣和希望!
羅潤良2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