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娛樂圈的明星,成功轉型為導演和生意人的不少。但是能夠成功轉型為作家並且獲得文化界認可的,想必只有林青霞一人。要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文人相輕的傳統,作家和碼字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境界,前者的門檻極高,尤其是對於跨界者,要想獲得承認更是難上加難;上個世紀的娛樂演藝明星,大多出身貧寒家庭,學歷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即便後來成名,也因為忙於工作和掙錢,很少有能夠沉下心來讀書學習的。唯獨林青霞做到了,而且是完成了如此華麗的轉身。

在開篇的自序中她寫到:在陸羽茶樓,董橋很嚴厲地對她說“你不能把自己稱為作家”,嚇得她不敢出聲,只能把董橋的話當做無形的鞭子,不斷苦讀訓練。疫情期間,林青霞一家避居澳洲,她所攜帶在身邊的是一箱書。白先勇鄭重地說“青霞現在真是作家了。”從2004年的第一篇文章開始,從《窗裡窗外》到《雲去雲來》,再到這本《鏡前鏡後》,這是整個林青霞寫作事業的真實軌跡,也奠定了林青霞從影視明星到散文作家的地位。

散文的精髓在於形散而神聚。真正好的散文,無須用過於華麗的辭藻和好詞好句的堆砌,但是讀起來行雲流水,能夠穿越時間和空間,順暢、無拘無束,讀罷之後流連忘返、回味無窮。《鏡前鏡後》憑藉著貼近人物的獨特調性做到了。書中的人和事,是她在長達20多年的親身經歷,早就熟記於心,沉澱在她的記憶中,只等待著她用文字來排程和展現;再加上經過這些年廣泛的閱讀和深度的思考,林青霞早已懂得如何用文字和語言賦予那些人物和事件新的歷史維度和解讀,直擊讀者的心理,令人身臨其境。林青霞的散文“無筆無法”,但是清晰可辨,這就是她的散文調性。也正是因為這種樸實無華但是貼近人物事件的寫作調性,成為了散文家林青霞的獨特標誌。

張叔平、施南生、爾冬升、黃永玉……都是港臺電影圈中的重要人物,對於這些人我們都是隻聞其名,更談不上了解,唯一知道的就是這些人在港臺影視圈裡有著非常重要的話語權,以至於對普通來說有些高不可攀的意味。林青霞用平和的筆觸,把她與她們之間的關係用細膩的散文表達出來,向讀者深刻展示出了明星大佬不過都是普通人的畫面。不失典雅,但也不是高高在上;不失明星風範,但也不是遠離塵世,能夠做到的,也只有現在的林青霞,只有她的閱歷和文字,才有能力做這樣的展示。

書的最後一篇是《走近張愛玲》,是林青霞2020年8月份首發於《南方週末》的文章,算是她閱讀張愛玲的心得。其實張愛玲和林青霞本身就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成名頗早,早早就奠定了生活的物質基礎;兩人都是極為感性的女子,兩人的筆調中充滿了細膩和溫柔的感性之美;還有兩個人的愛情,終究是愛而不可得,一人的幻愛,一地的雞毛。在文章最後,林青霞回憶一九八八年秋天,她拎著兩盒鳳梨酥,爬上三毛在臺北寧安街四樓的小公寓,聽她讀《滾滾紅塵》劇本。“三毛一句一句地念給我聽,讀到興起她播著一九四零年代的音樂,站起來一邊踩著舞步一邊演給我看,我陶醉在她忘我的演繹中。現在想起,原來當時她的身體裡住著三個作家,一個三毛自己、一個張愛玲、一個劇中的女作家沈韶華,她萬萬沒想到在她眼前看得目瞪口呆的林青霞,將來有一天會把張愛玲和她的故事寫進自己的文章裡。”而與張愛玲的緣分,她也感慨,“我拍過的一百部戲,唯一一次演作家,角色竟然以張愛玲為原型。這千絲萬縷,到底還是與張愛玲有一線牽。”

從《窗裡窗外》到《鏡前鏡後》,我們也看到了林青霞的寫作水平不斷進步的歷程,或許單單從文字上看,她距離專業作家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是我們同時也看到了她身上所蘊含的巨大的寫作天賦,雖然長期以來這種天賦被她影視明星的光環所覆蓋。當然,林青霞的閱讀和思考之路也還在繼續,她的寫作之路也仍將持續,作為一個讀者,我們也希望林青霞不辜負上天所賦予的天分,開花結果,寫出更多雋永的篇章。我們對作為作家的林青霞,抱持著更大更久遠的期待。

3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連載樋口毅宏的《我想被你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