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能夠改編成這樣,真的很難得了很難得了。畢竟,影視化的呈現也有自己不成文的規矩。哪怕文字是那麼寫的,但演員真的不能那麼演。而柯瀅、封瀟聲也儘可能有著最高程度的還原。不少網友感慨:為什麼,封瀟聲對柯瀅這麼好這麼好。她就是不感動呢?她就是還要將對方繩之以法呢。但凡封瀟聲不是彭冠英來出演,換個形象截然不同的男演員——你還會有這樣的想法嗎?想想,好好想。
02
三觀不隨五官走,這是理智告訴你的事實。姑且勿論,生活中有沒有封瀟聲這樣的男人。是的,他可以辜負全世界——偏偏對你柔情似水,言聽計從。你感動嗎?至少,柯瀅不感動。這是封瀟聲的自我感動,以他的方式表達對柯瀅的愛。可是,這並不是很柯瀅想要的愛。這就是矛盾的根源,也是兩人情感無法協調的關鍵。只是,隨著一個人的死去總有一些觸動。但只是感慨,與愛情沒啥關係。
03
拋開劇情,你對自我感動式愛情怎麼看?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張愛玲。抱歉,又把她帶出來了。因為喜歡她,她的文字、她的思想無處不在。甚至,她的人生也讓我時常回味。多好的女子,多懂得去愛的女子。她得到愛情了嗎?是的,“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深深打動了張愛玲。然而,胡蘭成是這麼說的並沒有這麼做。張愛玲還傻瓜瓜地千里尋夫,她以為這樣的卑微就能換回愛情。
04
不好意思,胡蘭成是才子、是風流才子。但在我看來,就是個逢場作戲的渣男。他明明知道張愛玲對自己的好,於是盡情享受卻也肆意傷害。在張愛玲面前,還與其他女子卿卿我我。他覺得,張愛玲愛他、不會計較這些個“花好桃好”。去你的,垃圾渣男。可張愛玲還沉湎在從前的愛意裡,如她這般聰明的女子怎麼會不知道男人根本就是渣。她筆下的渣男,雖不中亦不遠。但,她還在堅持。
05
直至,張愛玲明白了——自我感動,往往就是愛情的求之不得。
你到底是不肯。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夠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
好吧,你不愛我、我就萎謝了。這樣的愛情,不只是自我感動還是自我毀滅。
張愛玲,還與賴雅結婚了。但又如何,有愛情嗎?不,愛情早已隨風而逝。
06
回到《陽光之下》,你確實不能怪柯瀅。封瀟聲做了那麼多的壞事,他一定沒有什麼好下場。他是很愛很愛柯瀅,這種愛讓人感動。但我們都是旁觀者,都是局外人。當事者,她更加清楚知道:你愛我,這是你的事情。我,也有不愛你的權利。愛情不是施捨,不是贈與。它是來自雙方的交流,必須是雙向奔赴的。否則,那不是真正的愛情。封瀟聲不知道,或者他不需要知道。死,一了百了。
07
只是,痴男怨女還是想清楚了。純粹的自我感動,那不是愛情。也,切勿強加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