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棒熊專欄】

鄭爽遭封殺被棄用賣房還債:悲劇,早已註定!

鄭爽“代孕棄養”被曝光後,短短几天就跌下了神壇。

她與父母的言行和態度,實在是超出了大眾的底線,遭到了全網的譴責。

在經過幾天持續的網路發酵後,鄭爽迎來人生的至暗時刻:

不僅被廣電點名封殺,各大品牌的代言被解約,參演的電視劇被下架,所有涉及她的電影、綜藝、書等等也都將全部下架。

據導演周國剛爆料,目前鄭爽有四部未播電視劇,保守估計四部戲,鄭爽總共要賠償8億;12個品牌代言,按照一個品牌陪1000萬,總共就是1.2億。

隨後,媒體爆出,她在微博上炫耀的上海豪宅,也被其低價出售。

如今,鄭爽為自己的失德,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而毀掉鄭爽的不是張恆,也不是粉絲,正是她的雙親。

從被曝光的錄音中,不難發現正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成了鄭爽性格養成的源頭。

她在大眾面前的壞脾氣,不敬業,行為極端,任性自我等奇葩言行,就不難理解了。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

心中無愛的父母,看到的都是眼前的私慾,孩子耳濡目染也好不到哪去。

俞敏洪說過:

“如果家庭是一臺影印機,父母是原件,那麼孩子就是影印件。”

只有心中有愛的父母,才能養出有責任感的孩子。

01

因為父母的私慾,

從小離家,導致鄭爽缺乏安全感

鄭爽從小缺少父母的愛和陪伴,因為父母的成名夢,12歲便離家學藝。

鄭媽在綜藝節目上說過,自己有演員夢,嚮往女兒能代替自己做大明星,所以從小對鄭爽要求特別嚴格:

兩歲開始學才藝,五歲開始各種比賽;

每天練鋼琴,彈錯音就會被媽媽打手;

即便考了91分,還是要被媽媽打罵……

為了完成媽媽的演員夢,她轉過很多學校,也跳過很多級,每個地方都待不長。

12歲時,父母為了她能“出息”,讓她孤身一人到成都學舞蹈,參加大大小小文藝比賽。

因為“東北鄉巴佬”的身份,她被同學孤立瞧不起。

內心的委屈,父母看不到,但卻還在給她不斷施壓,導致她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讓她在渴望父母肯定的同時,也希望得到外界對她的認可。

剛出道時,她對自己的演技和長相很不自信,在鏡頭前眼神飄忽不定,很明顯的自卑感。

為了讓粉絲喜歡自己,寧願節食暴瘦,變成“討好型人格”。

當年和張翰談戀愛,她下定決心去“整容”,也是為了“想讓自己變得更好,才配得上張翰”。

鄭爽就這樣一邊害怕受傷,一邊又渴望被接納。

但從小缺少父母的愛和陪伴,極大地影響到了她性格的養成與三觀的建立。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安全感的人,必須將很多東西抓在手上放在身邊才能安心,你們可以不懂,但請別再怪他們自私”。

深以為然!

02

父母的功利心和漠視,

導致鄭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鄭爸鄭媽對鄭爽的愛從一開始就有私心。

無論是她成名前父母的高壓教育,還是成名後對她的消耗,都帶著功利性。

鄭爸特別喜歡利用女兒名氣做生意:開店,賣面膜,甚至微博付費回答女兒戀愛問題……

鄭爸對名利的嚮往都寫在臉上,消費起女兒來,吃相真的很難看。

把自己的女兒當成賺錢的工具,卻從不關心她內心的想法。

2011年,鄭爽北電畢業,回學校拍畢業照,她跟誰說話誰都不理,被同學孤立,最後拍照自己站在一邊。

她心裡很受傷,說給媽媽聽,卻得不到安慰,媽媽反而不屑說:“她們就是都紅不了,才嫉妒你”

記得在《旋風孝子》裡,鄭爸說她太瘦不吃飯,她則擔心胖了粉絲不喜歡,兩人因此吵起來。

最後她哭著問鄭爸:“你覺得我心理健康嗎?”

她爸看見她哭,一句安慰也沒有,反而說為這點小事有什麼值得你委屈巴巴的?

那一幕很心酸,她從不被看見,不被聽見,無論她怎樣大聲地吶喊,怎樣渴望父母的關心和愛,都得不到父母的任何迴應。

無處發洩的負能量、痛苦、讓她歇斯底里的感覺越來越多,也直接影響著她和其他人的相處方式。

要麼卑微討好,要麼開啟害者模式;要麼過度防禦,很容易就被激怒。

她總是處在情緒的兩個極端。

在宣傳活動上,突然啪啪自扇巴掌。

在綜藝節目中,隨意發飆。

帶貨直播,看到銷量不好,中途發瘋。

她只要一做,媒體幾乎一邊倒的嘲笑和批評,而她的粉絲都是誇讚和維護。

但作為父母,更多的卻是縱容女兒的任性,因為女兒一上熱搜,就有粉絲,就能漲片酬。

而鄭爽也曾在節目中沾沾自喜透露:

“大家透過微博,很多人知道了我,我的片酬就會漲。”

正是父母愛得功利,愛得畸形,才導致鄭爽在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路上越走越遠。

李玫瑾老師說過:

“不要指望沒被善待過的人善待社會。”

一個沒有被善待過的人又如何知道善待人呢?

鄭的媽爸說給了女兒很多愛,為了培養她付出了很多心血。

對女兒明明很冷漠很功利,卻說這是愛。

真的關心,真的愛女兒,是應該看見她的情緒,認真迴應女兒的感受,這樣才能讓孩子慢慢體會親密與被愛的感覺,感受到愛的溫暖。

這種溫暖會讓孩子覺得,她正在被世界善待,她才會知道如何善待世界。

03

思維狹隘的父母,

導致鄭爽自私,沒有責任感

哈佛大學有一項研究表明:

父母是什麼樣的人,遠比為孩子做了什麼更重要。

隨著錄音接連曝光,我們才真正瞭解鄭爽的父母。

他們一直強調孩子“不能要,棄養,送人。”猶如買一件商品一樣,不想要,就退貨。

像網友所說的:“1.5億的豪宅容不下兩個嬰兒床?你好惡毒啊!”

他們如何物化女兒,如今鄭爽就會如何物化下一代。

“孩子打不掉,TMD, 我都煩死了!”

鄭爽所謂的“負責”,就是把代孕所生的孩子拋棄,忘掉。

一家人對生命冷漠的態度令人害怕。

從她連發的3條迴應裡,看不到任何一條提及人們關注如何負責孩子的問題。

到現在他們都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一直在強調當時是因為張恆出軌,太生氣,才說出棄養孩子的話。

凡事永遠不從自身找問題,永遠是別人錯。

正是父母的功利又短視、狹隘又漠然的教育,讓鄭爽的自私與責任感,變得沒有底線。

當初鄭爽拍《精品購物指南》雜誌拍到一半說去洗手間,然後人就消失了,後來被時尚圈封殺。

戲拍到一半能直接跑路,導演沒辦法只能找個替身。

郭敬明問:“如果這場戲不得不拍,你怎麼辦。”

鄭爽無所謂:“那就哭啊。”

她從來不知道什麼叫“責任心”。

對於自己的不敬業,沒有一絲愧疚,甚至覺得理所應當,還沾沾自喜,把“不敬業”當作談資說出來。

正如茨威格所說:

“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短短几天,鄭爽的人生就像過山車一樣,從天堂跌落地獄,讓人們更加明白了:什麼因種什麼果。

有句話:“父母所有的言行,猶如一本沒有文字的教科書,每時每刻每個場景都會潛移默化重塑孩子的命運。”

父母做的每一件事,藏著孩子的禍福。

以身作則,做好榜樣,才是對孩子最負責的教育。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說:

充滿愛的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教育只能導致不幸。

真正的教育就像一場修行,是父母透過孩子這把鏡子,不斷髮現自我、修正自我、並用新我,為孩子做表率的成長曆程。

誰都不是天生的教育高手,也不是天生就會做家長。

犯錯沒關係,關鍵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能與孩子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長。

只有愛的教育,才能讓父母遇見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孩子。

作者簡介:玲子,成長型的媽媽,下得廚房,寫得文章,很開心能給他人帶來價值。

9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盤點:老戲骨(吳京安)12部影視作品,演技炸裂,全看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