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盲ㆍ道》作為李楊導演“盲之三部曲”(《盲井》《盲山》《盲ㆍ道》)的收官之作,於2018年上映。不同於前兩部力作,他將大部分鏡頭給回到了城市生活,這也是李楊將人文關懷範圍擴大的作品。

男主趙亮與盲人女孩的邂逅

曾經不可一世的歌手趙亮過著燈紅酒綠的光鮮生活,無奈人生的變故讓他一貧如洗,最終選擇了偽裝成盲人,在街上乞討為生。

偽裝成盲人是典型的騙子,而這也是趙亮真實生活的一部分。除了這份“工作”以外,他選擇了更加頹廢與無望的休閒,三陪女、啤酒、泡麵、百無聊賴等元素串成了他每日的業餘生活。

某日在“工作”的時候,發現地盤被一個睡著的小女孩(晶晶)佔據了,趙亮推搡之後才發現女孩是個盲人。遇到“同行”的趙亮顯出了世故的冷漠,在他眼裡只是一個“搶生意”的瞎子。下班後他發現晶晶還坐在那裡,很可能是和“主人”走散了。

晶晶與趙亮

起了惻隱之心的趙亮準備將晶晶暫時帶回住處,晶晶只有一個要求:不要打她

趙亮卻在途中將晶晶帶到了派出所門口,警察將孩子帶走後趙亮便回家了,在他的心裡一定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同時也不影響自己苟且的生活。

第二天警察又傳喚趙亮去派出所,女警察說孩子提供的資訊全是假的,還說趙亮就是自己爸爸,女警調查後只能拜託趙亮將孩子送往救助站,並主動前往護送。

晶晶打死不去救助站,非要和趙亮在一起。趙亮只能買點包子先哄住晶晶,然後自己悄悄地走開了,當他回頭望著可憐的晶晶啃著包子,第二次動了惻隱之心。

趙亮最終帶著孩子回了自己的住處,晶晶睡覺前猶豫了一下,將自己的房門用箱子堵住了,觀眾也不難理解她一定在夜裡受過驚嚇。

一夜相安無事,次日晶晶在房間中無意摸到了一個八音盒,卻因為一聲“放下”被驚到,摔壞了八音盒。

趙亮因此氣急敗壞將晶晶趕出了屋門,自己開始修理八音盒。

晚上下班回來趙亮發現晶晶還坐在家門口,晶晶拿出一疊人民幣質問他:“賠那個八音盒夠不夠?”心軟的趙亮再次收留了晶晶。

慢慢熟悉了晶晶的趙亮要求孩子好好洗個澡,還準備了一身衣服讓孩子換上,正當他幫助晶晶整理衣角的時候,晶晶突然大叫,這是趙亮才發現她後腰有嚴重的傷疤。

偶遇犯罪團伙頭子

某日,趙亮和晶晶配合在街上行乞的時候,碰上了專門控制乞丐討錢的犯罪團伙,他們也正好在尋找晶晶的行動中,團伙的頭子叫郭偉。

當郭偉看到晶晶的時候,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孩子的父親,並準備強行帶走,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巡邏的女警察看到此幕,將所有人帶到了派出所。

團伙頭子郭偉

最終,派出所核查的結果就是晶晶的父親不知去向,母親已經改嫁,而繼父將晶晶賣給了這個團伙。

筆供的結果出乎意料,晶晶說腰上的傷痕是自己摔的,與別人無關。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這個團伙就從警察眼皮子底下領走了晶晶。

趙亮只能鋌而走險

看著團伙大搖大擺地將孩子扭送上車,趙亮情急之下打車跟蹤,追到山村裡以後趙亮下車攔住了郭偉團伙。

但是當郭偉逼問晶晶的時候,知道大勢已去的孩子選擇了說“不認識”,無奈之下趙亮只得返城。

他開始肆無忌憚地酗酒、抽菸,一副六神無主的樣子。

經過多日的摸排,趙亮已經知道晶晶的住處,同時瞭解到他繼父及生母的住處。

在一個夜裡趙亮成功從山村裡解救了晶晶,但是另一個失誤給所有人都上了殘酷的一課。

當趙亮建議讓晶晶去上學的時候,女人無奈地說:“沒辦法,還有孩子要養活”,其實就是指炕上的那個兒子。

隨後趙亮掏出一筆錢讓女人收下,給孩子上學用。臨走時趙亮說道:“叔叔要走沒有辦法,這是法律規定的,等你長大就明白了。”

改嫁的母親

晶晶哭著要和趙亮一起走,這時繼父無情地喊道:“放手!”說罷上來就打孩子,這也激怒了趙亮。

浪蕩江湖多年的趙亮露出了兇相,一把明晃晃的刀比向了繼父的喉嚨:“你再敢動她一根毫毛,我就殺了你!”

出了屋門,女人建議趙亮領養晶晶,但是要拿三萬塊錢,因為她要把這個錢還給郭偉團伙,還說有合同作證,不敢違約。

繼父

話音未落繼父跟出來說:“我不能白養活她這幾年,要六萬!”

愛心爆棚的趙亮決定讓晶晶等著自己,他準備去籌錢。

籌錢過程也展現了什麼叫人走茶涼

回來路上,趙亮撥通了能找的所有人的電話,這些人都是趙亮年輕時演出的合作伙伴。

結果也不難猜到,世態炎涼讓趙亮心灰意冷,他落魄以後所有的人脈,已經煙消雲散。

冤家路窄,就在途中設法籌錢的趙亮,竟然看見晶晶已經被郭偉團伙接走,他跑過去用刀威脅團伙成員交出晶晶並取得成功。

這次趙亮再也不會讓晶晶離開自己的身邊。返城的路途很遠,只能中途在老鄉下住下來。

夜裡晶晶做了噩夢:一隻黑手悄悄地掀開了她的被子,而懷孕的母親只是在旁邊哭著,扇自己的耳光。

驚醒後,趙亮一直陪在晶晶身邊。回到城裡,兩個人終於暫時安全下來,晶晶也問起了關於八音盒的故事。

原來在趙亮最風生水起的時候,根本不顧妻子和女兒的生活,每天歌舞昇平、花天酒地。

某日醉酒後與妻子吵架並拉著女兒離開了家,由於喝酒過多,他們在路上出了車禍,而這起車禍奪取了女兒的生命,在女兒身邊就是她最喜歡的八音盒,趙亮從此一蹶不振。

死去的女兒

趙亮遇害

就在影片的結尾,他們在街上又遇見了喋喋不休的郭偉團伙,在他們眼裡,晶晶就是個小金庫。

所有人衝上來開始爭搶自己的“財產”,幾人打作一團,情急之下郭偉掏出兇器刺向了趙亮。圍觀的群眾開始叫120,這時郭偉團伙才算罷休,不顧一切地跑了!

晶晶抱著趙亮不斷地喊著:“爸爸”,但是趙亮可能已經聽不到了,街上木訥的人群漸漸散去,卻沒有一個人上來伸手援助,故事在這起兇殺案件中結束了。

很多朋友不忍看類似的電影,筆者也是如此。總覺得現實過於殘酷,可現在想想殘酷的不是現實,而是我們很難直麵人性。

影片最容易忽略的就是《盲ㆍ道》片名中間那個點,這裡面可以解釋四重含義:盲、道、盲道、“圓點”

關於盲

所謂的盲,是指我們看不見任何事物,生理缺陷的盲;

除了晶晶是生理層面的盲,其他人都是心中的盲,這也是很多影評寫出來的內容。

拋棄孩子的家人盲,是封建的重男輕女,更何況晶晶有生理缺陷;

大叔趙亮的盲,是不瞭解那些愚昧家庭的無知與無情;

理想總是美好的,男主叫趙亮,意為“照亮”。女主叫晶晶,有光才能亮晶晶,而這微微的光僅僅出自善良大叔的悲憫之心,卻無法照亮其他角落,那個黑暗的“道”也有了生存空間。

關於道

好人有好道,惡人有惡道。想要不斷地傷害別人並形成生存鏈條,只能暗藏在空氣中,誰也看不見。

正因為作惡之人太多,才形成了道,自古黑白二道勢不兩立,卻為什麼沒有除盡所有的惡?

因為二者之間有一個看不見的阻隔:那個“圓點”。

關於盲道

正義之士就要講究正義之舉,所謂正義之舉要符合天道和人道,天道是天理,人道是人倫。

在不能窮盡天理的社會中,只有法律的完滿才能解決問題,可世界上哪裡有完滿的法律呢?

丘吉爾曾說:“目前為止,民主是看似最不壞的政治制度”。而這也體現出人類在理想化的正義面前只能無奈地仰望。

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人倫價值觀,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人性的說明書”,而說明書的武器就是道德。

人有自我尊嚴的道德,家有內部和諧的道德,社會有人人向善的合作道德等等。

當人倫道德無法借力正義與法理的時候,就是我們迷茫的盲道。

在盲道上,我們選擇了保全自己並隔出一道屏障,逃避“盲人”和“天道”之間的圓點鴻溝——無間道。

什麼是無間道

“無間”本是佛教用語,無間地獄出自《法華經》、《俱舍論》等經文,是八大地獄中最苦的一個,只有極惡之人才會到這裡。

沒有時間和沒有空間的區分,不斷往復的痛苦,從開始到結束,結束輪迴下一個開始,永無寧日。

晶晶這個可憐的群體因為被變成了商品,也就被剝奪了人權,在現實的“無間道”中受著永無止境的苦難,卻沒有能力自救,他(她)們被捲入了無間道。

而我們,選擇了遠離這個“圓點”,能做的無外乎於驚詫、恐懼、嘆息、沉默......

說道這裡我想各位也明白了,關於散佈在街頭巷尾的乞討兒童,誰心裡沒有個數?我們盲的不是心,盲的是責任與念頭。

這種念頭被道德與法理的鴻溝阻隔著,包括男主角趙亮也獻出了自己無辜的生命。因為他太善良,也因為壞人太窮兇極惡,更因為這個利益鏈條的無形與黑暗。

責任“盲”了,盲於膽怯,膽怯“盲”了,盲於“麻木”,最後麻木也“盲”了,盲於推卸,這個鏈條又指回了寄希望於人類的法理,此刻我們真真正正的變成了魯迅筆下的阿Q。

“貫”是穿錢的繩子,每一千枚為一貫,穿滿為“盈”,“盈”了就會溢位來。

作惡之人一旦參與“無間道”的建設,大多難以回頭,作惡滿貫,必受天譴。

而天道在哪裡,百姓為什麼總是說老天爺看著呢?因為天道就在人心,這也是善良之人最後的底線,社會的責任恰恰是由點滴組成的。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提高警惕,在網路時代保護好個人隱私。

善待身邊的每個人,提高防範意識,防微杜漸,種下責任的種子。

9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霍英東二房孫女首曬女兒,產後的她與妹妹同框顯憔悴但近乎零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