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41年前,《異形》上映。

它的成就已經不用我再多說,足以名垂影史。

但我今天想要說的不是電影,而是去年由亞歷山大·歐·菲利普拍攝的一部紀錄片。

其目的是為了紀念《異形》上映40週年。

如果你愛《異形》,如果你愛科幻片,如果你愛電影。

那麼這部紀錄片你一定不能錯過。

本片從最原始的構思和起源開始,回答和探討了有關《異形》的諸多問題:

原始劇本是什麼樣的?異形的概念來自哪裡?異形破胸而出的經典一幕是怎麼拍的?業內人士怎麼解讀這部電影?

......

這些,你都能在這部剛出的紀錄片找到答案——

《回憶錄:異形起源故事》

2019.10.4美國

>>>>想法的成型

異形的誕生,首先要歸功於丹·歐班龍。

他是影片的編劇,也是這個故事的最初締造者。

其實在很早的時候,他就已經寫出過一部叫《They Bite》的劇本。

講的是沉睡了百萬年的蟬狀生物甦醒後,把駐紮在附近營地的人一個個殺死。

可以視作為《異形》的雛形。

而丹之所以能寫出這個故事,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才華和興趣,一方面也源於整個美國科幻恐怖類作品的滋養。

從小時候起,丹就很喜歡讀科幻小說,也喜歡那些奇怪而神祕的想法。

他老爹也是個神人,開了家名為"古怪之地"的古董店,專收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後來還和丹一起,偽造了個UFO的地球登陸活動。

天性使然再加上老爹的薰陶,想不走上這條路都難。

對科幻的迷戀,自然而然地讓丹接觸到了眾多相關的作品。

無論是故事模式還是主題思想,《異形》都毫無疑問受到了這些作品的影響和滋養。

甚至在有些地方和它們十分相像。

有漫畫。

比如1951年的EC漫畫刊載的《木星之種》,只有短短八頁。

講的是一艘航空母艦撞上了一顆球,發現球裡有很多奇怪的種子。

有位船員被同事惡搞,喂下了一顆種子,沒多久便生了重病。

而當醫生給他做手術,一隻章魚突然從他的胸口跳了出來......

有電影。

比如1958年的《外星惡客》。

講的是一夥小隊來到火星營救上一次探險隊的倖存者,後來發現行凶者是個藏在飛船上準備偷渡的外星人。

更巧的是,這個外星人藏身於通風管道。

也有小說。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洛夫克拉夫特的恐怖小說。

他的恐怖美學觀念在當時堪稱先驅式:恐懼源於未知。

而最讓人無從知曉的兩個領域是什麼?

深空和史前。

所以,異形的誕生並非橫空出世,而是師承於所有前輩。

但丹厲害就厲害在,把他多年來吸收到的養分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了新的正規化。

就像丹曾經說過的那句很經典的話:

我沒有抄某個人,那是因為我抄了所有人。

這不是剽竊,這是本事。

>>>>劇本成型

1971年,丹正式開始構思並動筆撰寫《異形》的劇本。

不過,他只寫了29頁便寫不下去了。

後來在好朋友羅伯特·舒塞特的幫助和支援下,丹才成功寫完了劇本。

而那些天才般的點子——

抱臉蟲插入人類、寄生於人體體內、破胸而出的蟲子......

這時都已經被藏在了劇本里,只待有人慧眼識珠。

>>>>籌資風波

看過異形的,一定都知道H.R.吉格。

因為負責《異形》的美術設計,他被人尊稱為"異形之父"。

實際上是丹把他拉入劇組的。

在丹在剛開始為自己的劇本找投資的時候,他就希望吉格來做美術設計。

但當FOCUS高層來看了吉格的畫作之後,卻二話不說就把他給炒了。

他們覺得這會嚇跑觀眾。

與此同時,當時的導演沃特·希爾也放棄了這部影片的拍攝。

說是讀了一點後,覺得這劇本不怎麼樣。

實際上當時製片廠對《異形》的態度就是這樣,不太看好。

可能是覺得太恐怖了,可能是覺得只是個普通B級片。

結果《星球大戰》爆了。

算是託了它的福,《異形》才作為一部太空科幻片被製片廠拍板投拍。

《星球大戰》

在這之後,《異形》才遇見了雷德利·斯科特(以下簡稱"雷公")。

據聯合制片人艾弗·鮑威爾說,他給雷公看了很多科幻電影,但雷公都瞧不上眼。

可是《異形》的劇本卻給他看嗨了。

但,有一件事讓雷公遲遲不能滿意——

異形的設計。

後來在丹的推薦下,雷公看了吉格的畫集《死靈之書》。

看到吉格畫作的那一瞬間,雷公就下定了決心:

不用找了,就是它了。

吉格畫作裡體現出的那種感覺,實在是太適合異形了。

機械和生物、危險和誘惑,還帶有強烈的性暗示。

就這樣,負責故事、視覺風格、造型的三位大神終於聚在了一起。

而最關鍵的是,他們對這部電影的美學觀念驚人地一致。

他們註定將會創造歷史。

>>>>影片的拍攝

看過異形的都知道,這個片子的魅力在於詭異和神祕的氛圍。

而它處理這種氛圍的高明之處,主要在於一個字——

藏。

在這部紀錄片裡,導演邀請到了很多業內人士。

聽了他們的分析之後我才發現,有很多細節都藏得太深了。

看開場。

鏡頭掃過空無一人、寂靜的太空飛船,本該是常規操作。

電影裡卻加了些奇怪的小細節。

鮮豔的永動啄木鳥玩具、無緣無故被風吹起的報紙.......

無人,卻有動靜。

聽聲音。

從幾位船員醒來的時候開始,影片就時不時會加入一些微弱的呼吸聲。

倘若鏡頭懟著角色的臉,倒是完全合理。

可鏡頭偏偏放得很遠。

這個場景裡也有輕微的呼吸聲

看錶演。

主要看飛船上的那個機器人,艾什。

當他擔心船長會傷害到異形的時候,故意說道這可能會害死船員。

說完後,偷偷瞟了船長一眼。

這個細節很容易被觀眾錯過,因為那時我們還不知道艾什的真正身份。

看雷公怎麼藏異形。

這大概是被說得最多的一個了,紀錄片裡並未過多涉及,但我還是想多說兩句。

因為時隔40多年回過頭再來看,還是不免讓人驚歎雷公的厲害。

當抱臉蟲突然扒在凱恩的臉上的時候。

鏡頭突然切到了大全景。

迷霧之中,新月形飛船靜靜地臥在夜色裡,聽不見一點聲響。

還有片中從頭至尾的"藏異形"的操作。

處理得太高階。

雷公深知,真正可怕的東西並不在於眼前所見,而在於你心中所想。

>>>>異形破胸

如果要從《異形》裡選一場最具代表性的戲,那一定是異形破胸。

當時,導演只是說要拍破胸蟲的戲,但沒告訴演員怎麼拍。

當演員們來到現場的時候,他們驚呆了——

場地裡擺著幾個裝滿了動物內臟的大桶,臭氣熏天。

所有裝置都被罩上了塑料袋,工作人員也都穿上了雨衣...

演員們知道這將是一場極為重要的戲。

他們興奮,但也帶著隱隱的不安。

而神奇的是,這場戲的第一條和第二條都沒有通過。

因為異形並沒有頂破厚厚的T恤衫......

你會發現,電影裡的故事和片場的現實在這個時刻重合了。

演員們也被籠罩在了一層影片所渲染的那種恐懼之中——

你知道它要來,可你並不知道它是什麼。

所以,當第三次異形終於破體而出的時候,從表情就可以看得出來——

所有人都是真真切切地被嚇懵了。

我甚至懷疑當異形走了之後,幾位演員都還沒緩過神來。

而這場鋪墊了近一個小時的戲,也毫無疑問地成為了影史裡的經典場面。

>>>>影片的內涵

這是一部可以從太多方面解釋的電影。

比如電影裡的現實隱喻。

在70年代的時候,很多電影都喜歡把好幾個人放在同一個畫面之中。

目的是為了自然地展現工人階級的日常生活。

而如果你仔細看的話,《異形》中也有同樣的設定。

還記得嗎?那兩個維修工。

在凱恩一開始被抬進飛船的時候,黑人小哥就一直在那嘀咕:

為什麼不把他冷凍起來?

但沒人理他。

後來,當他再一次說起這句話時,本來和他坐在一起的船長突然起身走到了畫面鏡頭,開始像船長一樣發號施令。

而家庭又是片中另外一個可以解讀的點。

又比如片中隱藏的厭女傾向探討。

70年代,整個美國影視工業都有這種傾向,或明或暗。

而在《異形》中,涉及到這個話題最明顯的一幕就是艾什想要殺死雷普利。

他可以砸死、掐死雷普利。

但他偏偏選擇了把雜誌捲起來堵住雷普利的嘴。

這可是個機器人。

由此延伸的含義也不言自明——

這種厭女情緒已經被編譯為程式,寫進了他的骨子裡。

作為對此種現象的控訴,電影裡也給出了三種極具代表性的場面。

你一定還記得:

男性被強X、男性懷孕並生下孩子、男性被刺穿。

>>>>寫在最後

說來也奇怪。

電影《異形》已經上映幾十年了,可人們聊起它時依然興奮異常。

在這部紀錄片裡,你會發現,接受採訪的那些人大多都是中年甚至是老年人了。

可當他們聊起《異形》的時候,還是會對各種細節如數家珍,滔滔不絕,雙目帶光。

彷彿他們才剛剛從電影院走出來一樣。

我想,這大概就是好電影的魅力吧。

最新評論
  • 1 #

    第一次看《異形1》大概是小學5-6年級期間,是租回家的一盤錄影帶,翻譯過的版本,當時錄影帶租賃店的老闆只說是科幻片,沒說是科幻恐怖片,看完後真是是被嚇得不輕,那種昏暗壓抑的場景壓的人喘不過氣!

  • 2 #

    買的第一套正版藍光碟就是異形了

  • 3 #

    以前的電影靠的是導演,也許不需要演員會演技

  • 4 #

    這部紀錄片是不是有很多當時拍攝的花絮啊

  • 5 #

    我他孃的小時候是怎麼堅持看完這電影的,大概是VCD真的不好租吧…

  • 6 #

    臥槽上映了四十年了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31歲李溪芮暴瘦“腿精”有祕訣,170身高只有84斤,方法適合瘦身